天天看点

30年前在香港展出的这批齐白石精品 现在已经成为了拍卖市场宠儿

作者:翱翥
30年前在香港展出的这批齐白石精品 现在已经成为了拍卖市场宠儿

在今年银座10周年拍卖会上,有一件齐白石《大利图》格外引人注目。

30年前在香港展出的这批齐白石精品 现在已经成为了拍卖市场宠儿

齐白石 (1864-1957) 大利图

1948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戊子春八十八岁白石。

钤印:老齐、吾年八十八、寄萍堂

出版:

1.《齐白石》第88页,香港博物美术馆,1973年。

2.《齐白石书画遗作展览》陈福善撰,收录于《陈福善的世界》第68页,图版7,香港,1978年。

3.《大成》第216期,封面,大成杂志社,1984年。

4.《百舸争流——天下洞庭藏品集第四》第68-69页,中艺达晨,2012年。注:此出版物所载作品尺寸与实物尺寸有出入,据图片比例可知,当为出版物中尺寸刊印有误。

展览:“齐白石书画遗作展览”,香港大会堂博物美术馆,1973年9月14日至10月3日。

说明:

1.张碧寒旧藏。张碧寒,斋号静荫园,1909年生,曾师从赵梦苏、吴湖帆、冯超然。后与张石园、江寒汀、王季迁、徐邦达等创绿漪社。1957年起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艺术系任教,1979年移居美国。

2.陈福善(1905-1995),生于巴拿马,1910年随家人来港定居,二十二岁时开始几十年的美术创作生涯多年为香港美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人称“最具当代意识的第一代画人”。

101×33cm

此作《大荔图》为长条幅画作,绘有几枝带叶挂果的荔枝,再配有一只大竹篮,满盛着熟透的荔枝,寓意“多吉多利”。画中果实以洋红描绘,体现出佳果之娇红欲滴的鲜色,令人垂延欲滴。荔枝表皮独特的粗糙质感运用色点法表现,墨色树叶相称,形成鲜明的对比。

30年前在香港展出的这批齐白石精品 现在已经成为了拍卖市场宠儿

在整体构图方面,画面左下脚掉出来的几颗荔枝与画面上方垂挂的荔枝交相辉映,使得画面更具张力。从题字可知此为齐白石晚年作品,足见白石老人借喜爱的荔枝传达出健康长寿的心愿。

特别值得一提是的,这件作品曾经参加过1973年在香港进行的齐白石展览,而那次展览中的许多作品,不少已经出现在了拍卖市场上,很多都创造出了天价。

30年前在香港展出的这批齐白石精品 现在已经成为了拍卖市场宠儿

1973年,香港市政局下属香港博物美术馆举办齐白石画展,展出的作品包括齐白石的绘画、书法及印章。其中印章为香港博物美术馆藏品,绘画与书法均由私人藏家一砚斋、何氏至乐楼、李兆基、徐伯郊、陈上达、张碧寒、须磨未千秋等提供。

30年前在香港展出的这批齐白石精品 现在已经成为了拍卖市场宠儿

本书为此次画展画册,收录此次展览作品共136件,其中绘画76件,书法8件,印章52枚。绘画书法作品均注明创作年代、尺寸、款识、印章及收藏者。书内文字为英汉对照。

30年前在香港展出的这批齐白石精品 现在已经成为了拍卖市场宠儿

张碧寒,斋号静荫园,江苏嘉定人,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曾习画于赵梦苏,复请益于吴湖帆、冯超然之门。一九四八年移居香港。五七年执教于新亚书院,直至七四年退休。他精研古代书画,鉴赏眼光为同辈称许,所藏明清书画有名于时,与近代名家亦多有往还。他曾担任香港艺术馆顾问,作品先后展于美国及香港等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