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8年春,一枚命名为“红箭-73”的导弹,在飞行中突然拐弯,直向正在观摩最新研制的导弹试射的主席台徐向前主席的袭来。

作者:用户心若辰

1978年春,一枚命名为“红箭-73”的导弹,在飞行中突然拐弯,直向正在观摩最新研制的导弹试射的主席台徐向前主席的袭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缺乏称手的反坦克导弹,对坦克的攻击只能冒着生命危险为代价炸毁敌军坦克,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只用战场缴获的火箭炮,山炮野炮还有那种无后座的力炮去崔毁美军的坦克。

可是这些武器都必须近距离才能摧毁敌军坦克,每摧毁一辆敌军坦克,就有可能要牺牲我军一名战士,用生命去换取胜利,对我军来说损失实在是太大了,改变这种短距离倍上生命的打法,提高远距离反坦克的武器是重中之重。

新中国70年代,全世界远距离的反导弹武器主要是导弹,导弹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一门顶尖精锐武器。撑握此核心枝术,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所以对外严密封锁技术参数,优其是反坦克方面的技术。

在这个关键时期,新中国陆续从朝鲜和罗马获得了当时比较先进的苏制“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为了突破这种反坦克导弹研究领域。新中国1973年开始以“AT-3萨格尔”为样本。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反坦克导弹。

历经5年的艰苦研发,攻破层层技术难关,克服各种艰难困苦,1978年春,中国技术研究人员终于研发出自己的反坦克导弹由“红箭-73”,“红箭-73刚正式进行打靶定型,当审查报告送到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处。

中央军委决定派徐向前元帅前往观摩指导。军委秘书长罗瑞卿一同前往。主席台的位置设置在南口靶场靠北,标靶的位置在南口靶场1000米之外,徐向前元帅和罗秘书长坐在了主席台中央,按计划,今天将会试射5枚“红箭-73”反导弹试射。

两枚试射导弹在指挥一声发射口令:“发射”中,两枚导弹冲破云空,精准无误地射中1000米之外的标靶,在场的官兵和主席台的领导人一片欢呼声掌声,徐向前元帅在笑道:“好啊!打得真准咯!”

两枚导弹试射完毕,指挥员继续指挥试射“红箭-73”导弹时,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这枚“红箭-73”导弹差点就酿成重大的安全事故。眼看“红箭-73”导弹冲破天际,没想会突然拐弯,直冲主席的台而来。

就在大家都傻了眼,还没反应过来时,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卧倒”,大家条件反射性地立刻趴下,只听见“红箭-73”一声巨响扎在了主席台前,在地上拱出了一个小坑,随后便冒出了白烟。

等到白烟散尽,导弹研究人员小心翼翼上前检查,才发现原来导弹没有安装炸药弹芯。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气得正要发飙,只听见徐向前元帅笑道:“不要紧,不要紧嘛!既然是试射,发生点事故那是再正常不过的。”

“坐下,坐下,把剩下了继续试射”,于是大家都各就各位,导弹试射正常进行,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两枚导弹直接射中千米之外的靶心,全场又是一片欢呼声,掌声,徐向前元帅站起来直喊:“打得好,打得好啊!”

当第二天导弹研究所的领导来拜访徐向前元帅,向他赔礼道歉时,徐向前元帅笑首:“我不兴这一套哈!就这么点小事,犯不着兴师动众的”。

在历经千难万险,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这点事对徐向前元帅来说,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的区区小事。

1979年,“红箭-73”反坦克导弹终于定型批量生产,发给各个装备部队。也在1987年7月的越南反击战中,越军的356师149团1031高地的营,连指挥所,被我军国产的4枚“红箭-73”反坦克导弹疯狂猛击摧毁,同时击毙了越军官兵17人,这是中国国产反坦克导弹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战列。

1978年春,一枚命名为“红箭-73”的导弹,在飞行中突然拐弯,直向正在观摩最新研制的导弹试射的主席台徐向前主席的袭来。
1978年春,一枚命名为“红箭-73”的导弹,在飞行中突然拐弯,直向正在观摩最新研制的导弹试射的主席台徐向前主席的袭来。
1978年春,一枚命名为“红箭-73”的导弹,在飞行中突然拐弯,直向正在观摩最新研制的导弹试射的主席台徐向前主席的袭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