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清西方“双标”面目的刚果(金)逆转气候承诺:拍地促石油开发

作者: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王露

看清西方“双标”面目的刚果(金)逆转气候承诺:拍地促石油开发

拥有地球上最大的原始雨林之一的刚果(金)将于近日拍卖大量土地。人民视觉 资料图

拥有地球上最大的原始雨林之一的刚果(金)将于近日拍卖大量土地,试图将该国打造成石油投资的新目的地。

此次拍卖将于7月28日至29日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举行,有多达30块土地可供拍卖,其中包括27个石油区块以及3个天然气区块。

要知道的是,刚果盆地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量的雨林,专家们将其描述为世界上最不适合开发化石燃料之地。

而就在8个月前,在英国格拉斯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刚果总统齐塞克迪曾批准了一项为期10年的协议,以保护该国热带雨林。

为何刚果(金)做出的气候变化承诺会如此迅速地转变?《纽约时报》分析称,此次拍卖凸显了非洲大陆许多政治领导人所指责的“双重标准”:西方国家的繁荣建立在排放有毒、导致全球变暖的化石燃料气体之上,它们有什么资格要求非洲国家放弃煤炭、石油开采,并声称这是为了保护其他人?

讽刺的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飙升的能源价格已逐渐让曾经“坚定”捍卫气候承诺的西方国家领导人向现实“低头”,他们正忙于四处采购能源,已无暇顾及此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唯一的目标是赚钱”

刚果(金)今年5月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宣布了此次拍卖的消息。在该国能源部门发布的视频中,一条闪亮的河流流淌在茂密的热带雨林深处,随后画面切换到了一个加油站泵的特写镜头,淡黄色的液体涌入汽车油箱。这条推文还提及了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和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能源。

谈及此次土地拍卖,刚果(金)石油部长布丁布在接受《卫报》采访时承认这其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但他强调了捍卫该国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利。布丁布称,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收入将用于保护刚果盆地森林和促进该国经济发展。

“我们对刚果(金)纳税人负有主要责任,他们大多生活在极端不稳定和贫困的条件下,渴望通过石油开采来改善民众的社会、经济福祉。”布丁布表示。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刚果(金)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18年,该国6000万人口中有近四分之三的人每天的生活费不到1.9美元。

尽管在去年年底的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国际社会承诺在5年内向刚果(金)提供5亿美元援助,但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的反应,极大地动摇了刚果(金)履行气候变化承诺的决心。

刚果(金)气候问题首席代表、石油部长顾问托西·姆帕努犀利地指出,该国已经注意到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应对能源价格飙升的行动。例如,长期呼吁保护森林资源的挪威,正在增加石油产量,并计划开展更多海上钻探活动;尽管美国总统拜登在执政初期承诺要让世界摆脱化石燃料,但最近他却前往沙特,要求欧佩克增产石油。

因此,姆帕努指出,刚果(金)此次拍卖土地的唯一目标是赚取足够的资金,为这个陷入困境的国家提供促进经济增长的资金。“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拯救地球。”姆帕努坦言,“是时候给我们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我们得到补偿了。”

与此同时,诸多刚果官员也认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殖民统治和政治管理不善之后,该国的需求应该优先于世界的需求。

石油部长布丁布今年5月介绍称,该国目前的石油日产量约为2.5万桶,有潜力将产量提升至100万桶。按照目前的油价,后者相当于年收益320亿美元,超过刚果(金)当前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气候变化的“转折点”?

然而,刚果(金)拍卖土地的这一决定已招致气候领域专家的批评。专家们认为,化石能源开发将破坏宝贵的雨林和泥炭地,而这些资源为抑制全球气温上升提供了“最后一道防线”。

泥炭研究专家告诉《纽约时报》,能源开发可能导致泥炭地流失和脱水,最终使得泥炭地分解并释放其捕获的碳。对此,英国莱斯特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苏珊·佩奇分析称,若情况如此,大量释放的碳“可能成为全球气候的一个转折点。”

除此之外,《纽约时报》还认为,促进化石能源开发不一定能带来收益,反而会使刚果(金)陷入“资源诅咒”,即民众不能从国家开发自然资源中受益,经济增长仍然乏力。报道举例称,在尼日利亚,石油是经济的支柱,但石油生产也导致了灾难性的泄漏事件,并加剧了贫富差距。

刚果(金)拍卖土地促进石油资源开发,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仍有待观察。但值得关注的是,正如前文中姆帕努观察到的那样,此前西方国家做出的气候承诺正面临挑战甚至倒退。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称,全球能源价格上涨,降低了西方领导人对气候变化议程的兴趣。尽管西方国家正遭受着气候变化导致的高温、火灾甚至伤亡,他们也愿意以气候政策“开倒车”为代价,去解决生活成本上涨带来的危机。

报道指出,在去年11月气候变化大会上,西方领导人们承诺要应对气候变化,但现在却难以付诸实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期也表示,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的合作已经被“削弱”。尽管一些西方国家仍坚称,冲突带来的通货膨胀不会影响他们实现“崇高的环境目标”,但气候倡导人士愈发担心,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领导力真空。

气候行动追踪组织(CAT)近期的一份报告也指出,我们当前正在见证化石燃料项目的新一波“淘金热”,世界可能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变暖。

责任编辑:张无为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施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