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种本土牛获得“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中国牛,牛起来

作者:老胡说三农

牛,一群牛,是一种食草动物。原来,牛都是野生品种,后来经过人们的驯化,有一部分品种的牛变成了牲畜。

8种本土牛获得“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中国牛,牛起来

在我国,因为牛能帮助人类农业生产,所以,牛被赋予了风雨的良好道德,国泰民安。

8种本土牛获得“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中国牛,牛起来

在历史上,牛的主要功能是服务,老百姓会用牛拉车,耕种田地,直到牛死后,人们都会"喝血","吃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养牛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弱,所以人就会把牛当牛来饲养, 它的主要功能是-----供人类食用。据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牛肉消费量为8.3293亿吨,比2016年增长11.36%,人均消费量正在逐步增加。

8种本土牛获得“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中国牛,牛起来

中国的本土牛原本属于"外来牛"。据史料记载,大约8500-10500年前,我国的本土牛从南亚和西亚迁入我国定居下来。

然而,自从牛进入我国以来,一直被用作养牛服务,再加上朝代都严禁屠宰牛供人食用,因此,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对养牛的"肉牛"进行改进,导致我国本土牛从体型上移开, 肉类产量甚至肉类质量都与外国牛有很大不同。

8种本土牛获得“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中国牛,牛起来

以引进国外品种的西门塔尔牛和中国本土牛秦川牛为例,西门塔尔牛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46公斤,成年牛的平均体重可达1150公斤,而秦川牛的平均出生体重仅为27公斤,成年后平均体重仅为620公斤。仅就体重而言,中国本土牛就失去了"江山"。

8种本土牛获得“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中国牛,牛起来

有鉴于此,2011年,原农业部发布并实施了《全国牛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改进方案,此后,我国建立了一套养牛制度,开放地方品种牛改良,引进牛品种和种牛品种。

通过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在"外来牛""国产化"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先后培育了中国西蒙塔尔牛、燕玄花牛、仙安牛、燕黄牛、辽玉白牛、云岭牛等新品种,使我国"牛产业"有了质的飞跃。

8种本土牛获得“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中国牛,牛起来

2020年12月2日,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品霞牛肉,兴国品牌,丰人餐桌"。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成立的全国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主办,品尝了当地九个肉牛品种和牛群的优质牛肉产品,讲述了中国本土肉牛的品牌故事。

在本次评定大会上,经过48项评价指标的"严厉"评价,我国"地方牛"渤海黑牛、燕县红牛、新疆褐牛、云岭牛、津南牛、泸溪牛、文山牛、宜岭牛被评为"优质牛肉生产推广品种"。当然,在本次评测活动中,平凉红牛也获得了质量特别奖。

新品种牛的培育难度很大,与其他品种相比,"一年一孩、一孩、一孩"超低的繁殖效率使得养牛之路漫长而艰辛。纵观世界肉牛的发展历史,世界主要牛品种持续繁殖了几十年,甚至超过一百年。毫不夸张地说,培育一种新品种的肉牛,是养牛专家"终身"的追求,而新品种牛经过不断的优化和推广,也是一代又一代的"接力赛"。

8种本土牛获得“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中国牛,牛起来

但是,在我国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自主品种的优良牛必将成为"世界名牛",中国牛,一定会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