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9年宋希濂被特赦,晚年塞钱给陈赓遗孀傅涯,临终遗言催人泪下

作者:澜阅史记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谈及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既感叹于它的神奇,又感慨于他的无情。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有机会碰见与自己有缘的人。

同样,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也都可能与曾经的有缘人走散,而这也是命运神奇之处的一种体现。

在大陆近代的革命史中,就曾有这样两个人,他们是同学、是同志、亦是兄弟,但莫测的命运最终却将他们带往了两个方向。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宋希濂与陈赓之间的故事。

1959年宋希濂被特赦,晚年塞钱给陈赓遗孀傅涯,临终遗言催人泪下

1907年的4月4日,宋希濂出生在了湖南的杏子铺村。他虽出身于农民家庭,但家中却十分富裕,并不像其他贫民家庭那样朝不保夕。

因为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宋希濂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私塾读书,后来更是考入了省内有名的中学,并开始参加各类爱国运动。

在当时那个年代,如同宋希濂一般的年轻人总是心存报国之志,而在思考救国之法的最初,他们总是投身于学习之中,期待能从知识中获得更多力量。

在此之后,宋希濂还曾入过军校,但在听说了黄埔军校的成立后,宋希濂马上就转投黄埔,并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中的一名学员。

也是在这里,宋希濂遇见了同样考入黄埔军校的陈赓,他们是同期的学员,平日里训练学习都在一起,脾气性格也十分相投,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彼此以兄弟相称。

1959年宋希濂被特赦,晚年塞钱给陈赓遗孀傅涯,临终遗言催人泪下

这个时候的陈赓已经是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他比宋希濂大四岁,平日里对这个弟弟照顾之余,也会向他分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在陈赓的感染下,宋希濂逐渐也对共产主义产生了兴趣,并最终在18岁那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意志坚定、信仰坚决的党员同志,陈赓以为宋希濂会像他一样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却没想到仅仅在一年之后,命运就将他与宋希濂推上了不同的道路。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蒋介石设计软禁并监视了大量共产党员,并开始逐渐向我党露出他的獠牙。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对我党的诸多成员大肆拉拢,其中就包括陈赓与宋希濂。陈赓在蒋介石对其进行拉拢之初就坚决拒绝,但宋希濂却出乎他意料地选择了与蒋介石离开。

面对宋希濂的选择,陈赓既惊又怒,他找到宋希濂希望他能给出一个理由,但面对陈赓的质问,宋希濂只能苍白地表示他绝不会做不利于国共合作的事情。

1959年宋希濂被特赦,晚年塞钱给陈赓遗孀傅涯,临终遗言催人泪下

就这样,宋希濂退出了我党,成为了国民党中的一员。他在之后一直很受蒋介石的重用,是蒋介石手下的得力干将,有着“鹰犬将军”的称呼。

他深知自己已经与陈赓站在了对立面,命运的天平在两人之前摇摆起伏,最终总要有一个人沉下去,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宋希濂也猜到了那个人会是自己。

他在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被俘,曾经的“鹰犬将军”如今成了阶下囚,宋希濂被关押在看守所内时,或许也会感慨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再次见到了陈赓。如同从前一样,陈赓还是对他十分亲切,与他回忆过往,并嘱咐他好好接受改造。宋希濂的改造生活持续了将近10年。他在1959年被特赦,在出狱后,他又见到了陈赓。

1959年宋希濂被特赦,晚年塞钱给陈赓遗孀傅涯,临终遗言催人泪下

那时的陈赓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但还是强撑着参加了一场黄埔军校学员间的聚会。在聚会后,他与宋希濂一同散步,就如同从小在黄埔军校时一样,仿佛又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兄弟。在谈话的最后,陈赓提起将来台湾解放的事情,对宋希濂表示:这事还需要你们奔走。

在之后的多年里,宋希濂一直把陈赓的话放在心上,也始终为两岸关系的改善做着努力。他后来随儿女定居在美国,哪怕在陈赓死后,也一直挂念着这个朋友。

在陈赓的妻子傅涯赴美公干时,宋希濂还特意准备了些钱送给傅涯,不为其他,就希望傅涯能帮忙买些东西替他去祭奠一下陈赓。

1959年宋希濂被特赦,晚年塞钱给陈赓遗孀傅涯,临终遗言催人泪下

宋希濂后来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最终于1993年因病去世,终年86岁,而他留下的最后一句遗言是:台湾回归祖国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感情,我们如今只能窥见一二,而宋希濂与陈赓之间的友谊,也如同这句话一般,始终有着沉甸甸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