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作者:顾氏造船厂厂长

2007年12月25日中午,泰米尔猛虎组织的海军(以下简称“海虎”)为了撕开政府军的海上封锁线,为一支从印度往斯里兰卡的“猛虎”控制区走私军火和物资的船队打开航线,双方在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北部代尔夫特岛(当时由‘猛虎’控制)附近的海域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

自斯里兰卡内战从2006年8月重新爆发以来,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接下来简称“猛虎组织”)在军事上接连失利。虽然通过在占领区进行竭泽而渔的动员使组织总人数从2.5万人增加到约3万,但作为核心的武装人员数量却从2005年巅峰时期的11000人下降到2007年的7000人。

在2007年1月,“猛虎组织”丢失了东部重镇瓦卡拉伊,到当年7月,整个东部地区都落入了政府军之手。接连的失利不但使地盘缩水,也导致“猛虎组织”的物资开始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为了摆脱困境,“猛虎组织”加大了在境外的募捐力度,并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大批军火、粮食和必需物资(有资料称“猛虎组织”仅囤积在印度泰米尔人聚居区的物资就达数千吨之多),但由于斯政府军对“猛虎”控制区的海岸线进行了严密封锁,这些物资一直无法运抵“猛虎”的地盘。到2007年底,严峻的形势已经逼得“猛虎组织”不得不铤而走险,严令其海上力量“海上猛虎”(以下简称“海虎”)必须要突破斯海军的封锁,尽快将这些物资运到己方控制区。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次运输任务对已经山穷水尽的“猛虎组织”来说堪称至关紧要。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战争后期的“海虎”突击艇队

“海虎”在之前的几次海战中损失不小,不但损失了不少技术和意志都较为出色的“人弹”,整支部队的士气和斗志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和多数人想像的不同,“海虎”要补充操纵自爆艇的“人弹”可没二战期间的日本招“神风敢死队”那么容易。首先这是个有点难度的技术活,不是街上随便找来个“炮灰”,然后洗个脑就能上阵。至少需要有相当的文化底子,经过洗脑后,然后再进行驾驶快艇的培训,还要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进行演习,操纵着速度三四十节以上的快艇模拟避开对方密集的火力,再对着敌方的要害撞上去与目标同归于尽,这种“人弹”整个训练流程耗时要好几个月甚至一年。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早期的“海虎”自爆艇

小日本当年好歹是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近代化国家,短期强化培训一大批“人弹”相对容易,而对于斯里兰卡这种农业国来说,培养这种具有一定的操纵技术、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难度很大,而“猛虎”组织的控制区更小,资源也更少,要培养“人弹”不是一般的困难。

为了提高“人弹”的效率,“海虎”采用的是“精兵路线”,从候选人中先挑出一批备选人员在攻击艇上服役,然后再从中挑选敢死队员充当“人弹”。这种方法在战争前期保证了“海虎”自爆艇和斯军舰艇有很高的交换比,但随着斯海军总结经验教训,自爆艇的攻击效率不断下降,在内战重新爆发后,就没有取得过什么值得一提的胜利。

在战局逐步恶化和领导层的双重巨大压力下,“海虎”只能加速了选拔“人弹”的速度,以补充之前的损失,同时“海虎”还针对之前自爆艇较易在战斗中被打爆的缺点,在要害部位增加了装甲板,同时增加快艇的尾部挂机,以便在增加防护的情况下机动性不下降太多。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海虎”的火力艇,其艇尾有多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其航速相当惊人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海虎”使用的高速自爆快艇,其艇首下方的触角是引爆船上炸药的引信,艇上还有小型雷达和12.7毫米机枪

对于战场的选择,“海虎”也做了精心的挑选,选在北部保克海峡中的代尔夫特岛。这座被白沙和珊瑚环绕的美丽小岛长约8公里,最大宽度约6公里,面积47.1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9.9公里,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岛上的地形平坦,约4000居民多数是泰米尔人,植被茂密,便于隐蔽,而且小岛四周都是珊瑚礁,不熟悉当地情况的船只如果贸然进入这片海域很容易触礁。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红色箭头所指的就是代尔夫特岛

但这个岛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过于远离“猛虎”老巢贾夫纳半岛,而且面积较小,一旦在岛上驻扎大部队很容易遭到封锁,被切断陷入绝境。因此长期以来“海虎”多数情况下只是将该岛作为印度和斯里兰卡本岛的少量人员和物资的中转站,并没有在这里设置重兵。斯海军也只是对此岛进行一般的监视,没有严密封锁。“海虎”这次决心一反常态,利用该岛的便于隐蔽且不被重视的特点将艇队暗中集结在这里。然后伺机攻击没有防备的斯海军舰艇。

首先在做了如此多的准备工作后,“海虎”上下甚至“猛虎”组织都对这次战斗充满了信心,盼望着能像以前那样一举扭转乾坤。2007年12月,通过蚂蚁搬家等手段,“猛虎”挖空心思地拼凑了一批船只准备运送这批物资到斯岛“猛虎”控制区。

这种大规模的行动自然很难掩人耳目,斯政府一面多次向印方提出交涉,要求其立即查扣这批物资,同时也加强了在保克海峡的巡逻。印方迫于斯方的强烈抗议和国际社会的压力(当时“猛虎”组织已经被国际上公认为恐怖组织,印度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包庇该组织),不得不加强了在泰米尔聚居区的搜捕行动,使得许多“猛虎”人员被捕或者逃亡,部分物资甚至船只也被查扣。

形势逼人,“猛虎”最终决定在圣诞节当天全部船队出海将物资运往贾夫纳。于是在2007年12月25日上午,满载物资的“猛虎”船队三三两两地驶离了泰米尔人聚居区的港口,然后在外海逐渐汇聚为一支船队,据称这支船队的规模多达140艘渔船和各型机动船。

大规模的船队活动很快引起了斯军方的注意,虽然当天是假日,但斯军仍然保持了较高的警惕。在发现有大量船只正从印度海岸线驶向斯岛后,斯海军立即调动正在保克海峡巡逻的艇队前往查看情况并拦截试图进入斯领海的船只。

这支艇队由12艘炮艇和巡逻艇组成,旗舰是一艘有“海上猛虎”之称(居然和“海虎”的绰号撞车)的国产62型炮艇,环绕着这艘62型炮艇的是6艘以(色列)制的“毒蜂”级快艇和5艘装有12.7毫米重机枪的武装快艇。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斯里兰卡海军的62型炮艇,上层建筑和中国自用的062型炮艇明显不同

62型护卫艇是当时斯里兰卡海军的主力舰艇,一共从中国进口了六艘,和中国自用型的不同的是:斯里兰卡海军购买的62型加大了上层建筑,改善了居住性能,用两座可以用光电火控遥控操作的76式双联装37毫米机关炮替换了只能由人工操控的61式双联装37毫米机关炮,副炮则用双联装14.5毫米重机枪替代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因为对比后者,前者重量更轻,操作更便利而且备弹量更多,更适合持续作战。

六艘62型护卫艇在斯里兰卡海军表现活跃,但是在1995年4月19日“海虎”对亭可马里海军基地的自杀性突袭中,62型护卫艇“苏拉雅”号和“拉那苏鲁”号被当场炸沉,“拉赫萨卡”号被重创(经过修理后勉强又坚持了1年,最终不得不在次年报废),直接导致斯里兰卡海军实力瞬间报废了一半,但即便如此,剩余的三艘62型护卫艇依然是斯里兰卡海军的绝对主力。

但这支艇队以高速驶到代尔夫特岛附近水域时,也就是当天中午12时45分,“海虎”隐蔽在此的14艘攻击型快艇和自爆艇立即出击,高速扑向政府海军编队。

应该说这次突袭的确大出斯海军的意料之外,当“海虎”的攻击艇以猛烈的火力向政府军艇队殿后的2艘“毒蜂”快艇倾泻时,斯军才发现“海虎”竟然在代尔夫特岛上隐蔽了这么大的一支力量!政府军快艇仓促应战,还没有来得及组成防御队形,“海虎”的攻击艇就已经冲破了火网,将2艘“毒蜂”快艇与主力分割开来,紧接着自爆艇高速机动向2艘快艇直冲而来,攻击艇则一面隔绝2艘快艇,一面以火力对斯舰艇主力进行拦阻射击,为自爆艇创造战机。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斯里兰卡海军的以色列制“毒蜂”级巡逻艇

2艘“毒蜂”快艇以猛烈的机炮和机枪火力向“海虎”艇群还击,一时间海面上弹如雨下。此次“海虎”们有备而来,正午的强烈阳光使艇上火器的光学瞄准具作战效能大为下降。同时,强化防御的装甲快艇的要害部位对20毫米及以下的小口径的火器有了较强的抵御能力,虽然在战斗中“毒蜂”的20毫米机关炮多次命中对方的自爆艇和攻击艇,但竟然无一被击毁。

在激战中,一艘“毒蜂”艇很快被2艘自爆艇包围,虽然快艇靠着高速机动没被自爆艇撞个正着,但2艘自爆艇上的“海虎”人员在近距离上先后引爆了艇上的炸药,伴随着强光和剧烈的爆炸,这艘舷号为“P-413”的快艇当即被爆炸的强大冲击波重创,甲板的上层建筑几乎被一扫而光,12名艇员全部阵亡,整艘艇也如同死鱼一般漂浮在海面上。

在这艘“毒蜂”丧失战斗力后,另外一艘“毒蜂”形势更为孤立,眼看着“海虎”们一涌而上,就要摧毁另一艘“毒蜂”快艇之际,作为编队旗舰的62型护卫艇已经转向带领其他快艇前来增援。其37毫米主炮在1000多米的距离上就开始射击,虽然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没能击中目标,但强大的火力迫使“海虎”们纷纷操艇躲避炮火,其队形出现了混乱,那艘几乎已经被完全包围的“毒蜂”趁着这个机会利用对方包围圈上的一个缺口逃了出来。虽然被打得弹痕累累,但总算是全身而退。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在掩护己方快艇突围后,62型护卫艇立即横过来,以全舷火力对着“海虎”猛烈射击。“海虎”的攻击艇和自爆艇见有机可乘,立即向62艇冲来,企图扩大战果。

62艇一面以高速机动与敌艇保持安全距离,一面集中火力打击对方的指挥艇,破坏“海虎”的指挥链条,同时指挥其余快艇从侧翼向“海虎”的艇群发起攻击。62式炮艇以37毫米主炮和14.5毫米机枪组成了密集的火网,很快就连续击中冲在最前的一艘“海虎”攻击艇。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不过,这艘攻击艇是“海虎”之前的战斗中缴获的政府军快艇,其功率本来就比较大,防护性能较好,其驾驶舱、发动机舱等要害部位安装了50毫米的钢板,并且在艇后安装了多台日制“雅马哈”挂机以保持其机动性。实战表明,20毫米机关炮弹对这种防护无可奈何。

但这次很不幸,它遇到了62艇,37毫米机关炮弹的威力岂是20毫米炮弹可比的?炮弹连续贯穿这艘“海虎”的装甲板,随后将其艇首炮位的一座双联装23毫米机关炮连同上面的炮手连人带炮一同打飞;随后又有炮弹凶神恶煞般地穿透有装甲板防护的驾驶舱,将里面所有人全部打成一团血糊糊。这艘“海虎”艇当场失控,瘫痪在海面上。62艇又集中火力连续射击其水线下,终于将这艘“海虎”击沉,上面的人员无一生还。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双联装23毫米机关炮

这艘“海虎”显然是其它“海虎”的指挥艇,在其被击沉后,其它的“海虎”顿时陷入了混乱,一批快艇见势不妙掉头向代尔夫特以南纳奇库达地区猛虎组织控制的水域撤退,其余的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向斯军舰艇编队实施攻击。此时的62艇立即发出信号,要求“毒蜂”艇队立即切断“海虎”逃回代尔夫特岛或贾夫纳的航线。随即“毒蜂”艇群很快以钳形攻势兜住了3艘企图掩护“海虎”大队撤退的攻击艇,并集中火力将其一一击沉。

战斗临近结束时,斯里兰卡空军的以色列制“幼狮”战斗轰炸机和俄制米-35攻击直升机也加入战斗,航空兵对逃往贾夫纳半岛的“海虎”残余艇队实施了追击和扫射,迫使慌不择路的“海虎”不得不逃到代尔夫特岛,虽然靠着岛上的防空火力躲过一劫,但由于岛上缺乏维修和保养快艇的条件,这些受伤累累的攻击艇和自爆艇就再也无法投入战斗,而且艇上的操作人员也被困在岛上,这使得“海虎”本已捉襟见肘的人力变得更加紧张。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斯里兰卡空军“幼狮”战斗机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斯里兰卡空军米-35直升机

战斗在斯里兰卡的62艇,2007年代尔夫特岛12.25海战中的中国炮艇

还未完工的“海虎”快艇

14时30分,战斗宣告结束,斯军以损失1艘“毒蜂”级快艇,轻伤1艘,12人阵亡的代价,击沉“海虎”4艘攻击艇,击毙大约40名“海虎”成员并挫败了“海虎”的这次运输行动。“猛虎”方面只承认损失了2艘自爆艇和4名成员。

但无论“猛虎”如何否认己方的损失,这次海战毫无疑问是斯海军赢得了胜利,这次胜利不但重创了“海虎”,而且使“猛虎”组织精心策划的物资运输行动完全失败,上百艘船只不得不将物资全部丢入大海而后退回到印度。

这次失败使得“猛虎”组织和“海虎”元气大伤,此后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海战,只能依赖携带自杀炸弹的蛙人对斯海军舰艇进行偷袭。

正是这场海战的胜利,极大地坚定了斯政府歼灭“猛虎”的决心。就在海战结束约1周后,也就是2008年1月2日,斯里兰卡政府内阁全票通过废除与“猛虎”组织达成的停火协议,持续了24年的斯里兰卡内战终于走向了最后的决战。在东方大国军事顾问团的调教下,斯里兰卡政府军越战越勇,连战连捷,最终“猛虎组织”迈向了灭亡之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