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作者:名流档案

“百年慈善第一人”、“中国第一辆劳斯莱斯拥有者”、“好莱坞影星妻子”……隐藏在种种标签之下的,并不是年年出现在福布斯榜单前列的新贵总裁,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李春平。

在喜剧电影《西虹市首富》中,主角王多鱼因继承亲人遗产变成亿万富翁,而李春平的经历,比起王多鱼更加传奇。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三年劳改犯,摇身一变成为亿万富翁,这句话足以概括李春平的传奇经历,而围绕在他身上的种种谜团,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神秘。

李春平的好莱坞妻子真有其人吗?

能继承亿万遗产的李春平有何过人之处?

李春平为何被称为“百年慈善第一人”?

在种种议论声之外,也许我们,更应该去还原一个真实的李春平。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锒铛入狱少年郎

李春平的经历与那个年代大多数人没什么不同,父亲早年间参与革命,是一名老红军,建国后由于能力突出,在北京进行文艺相关工作。

1942年出生在江苏的李春平,因为历史原因,直至1965年,才到北京与父亲团聚。

自幼生活在南方的李春平,很难适应北方的环境,但是由于长相英俊,他在学校里特别受欢迎,特别是女同学之间。

大约李春平一生与女子之间无法言说的缘分从这时候就确定了吧。

高中毕业后的李春平先是在昆明文工团工作,钢琴、手风琴、长号样样拿得出手的他在文工团可谓风生水起,收获了不少女孩子的芳心。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事业感情双得意的李春平没想到很快他的人生就将跌入谷底。

1977年,李春平被调往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此时的他看起来前途无限,只是很快,李春平便亲手打断了自己的前途与人生。

事业一帆风顺的李春平喜欢上了一位护士,护士也对英俊潇洒多才多艺的李春平芳心暗许,原本这应该是一桩完美的爱情,但很可惜的是,护士已经名花有主了。

也许是自幼习惯了被别人追捧,李春平并没有半点退却的意思,终于,在一次和护士恋人相遇时,一场冲突就这样爆发了,一时冲动大打出手的李春平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在那个年代,打架斗殴是一种很严重的犯罪行为,李春平不仅被开除公职党职,他面临的,还有三年的劳改处罚。

从风流倜傥的英俊少年,到锒铛入狱的劳改犯,李春平用了不到十年时间。

从人人追捧到人人避之不及,没有一个用人单位敢要他,甚至曾经以他为傲的父母,也立即和他断绝了关系。

偌大一个北京城,对于此刻已经绝望无比的李春平而言,竟无一处容他之所。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异国他乡流浪客

李春平曾经说过:“容貌是我唯一的武器,我能够凭它出国,凭它改变生存轨迹”。

而他也是这样做的。

被社会抛弃的李春平只能躲在当时女友的房子里,那是一位文工团的女孩,即使每月只有54元工资,依旧无怨无悔地养着李春平,而前途灰暗的李春平,并不想成为女孩的负担,为了女孩那份深厚的情谊,他必须努力。

七十年代的中国恰逢改革开放前夕,无数人选择远涉重洋去海外淘金,而这,给了李春平一条生路,因为劳改经历,他在国内无法工作,去国外,是唯一的选择。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于是,当时外国人最常光临的北京饭店,开始日日出现了这样一个身影,他面目英俊,身材挺拔,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每次出现都可以获得不少的关注。

李春平对自己的外貌显然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一对热心的英国夫妇,很快便被李春平的魅力所折服,愿意资助他去英国。

但是文工团那位女孩显然是无法忍受李春平抛弃她前往外国的行为,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吵后,这段感情还是不得不结束。

李春平如愿以偿到了英国,但是,一切并不如他想象中那般美好。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由于不会英语,李春平只能在唐人街从事一些从事一些底层工作,微薄的薪水也只能勉强养活自己。

不幸总是成双结对出现,在李春平为了生活苦苦挣扎时,一场车祸让一切化为乌有。

英国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于此时的他犹如天价,于是,在医生草草包扎下,李春平拄着双拐狼狈回国。

出国梦碎,当李春平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时,他内心除了绝望,一无所有。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传说中的软饭王

在机场心灰意冷的李春平没想到竟有一个人在等他。

那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美国老太太,李春平之前在北京饭店游荡时,常常看见她。

李春平对这位老太太印象深刻,因为这位老太太刚见到他时,就向他求婚,只因为李春平长相酷似她的初恋。

此刻这位老太太对于李春平而言,不是故人胜似故人。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心有所触的李春平在老太太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终于被感动,原来这些年来,老太太一直在等待他,对于此刻无亲无友一无所有的李春平来说,来自老太太的感情犹如甘霖一般滋润着他已绝望的心。

这一次,李春平不再犹豫,决定陪伴这位美国老太太回家。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

当中国开始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曾经的李春平,已经成为了无数人脑海中的尘埃。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直到1991年,北京城出现了一位出手阔绰的神秘富豪。

在人们对于豪车的认知大多来源于当时的《赌神》等香港电影时,在大哥大已经是富豪象征时,这位神秘富豪一口气买了三辆劳斯莱斯。

甚至除了车之外,他还花8000万装修了一套1500平米的空中豪宅,雇佣了近二十个仆人,连马桶都是镀金的,这种生活,大约只有挥金如土的中东石油土豪们可以相媲美。

这位神秘富豪就是李春平,只是,曾经穷途末路的他,为何摇身一变,成为了生活奢靡的富豪?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事情还是得从那位美国老太太说起。

李春平跟随老太太到美国后,并没有依老太太所愿与她结婚,而是以干儿子的名义和她生活在一起。

在近十年的相处中,两人感情日益深厚,直至老太太患上了癌症。

李春平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重病的老太太,直到1989年,老太太自知时日无多,希望死前可以嫁给李春平。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李春平当然满足了老太太的愿望,40岁的他终于与78岁的老太太结婚,而老太太也将自己近90%的遗产交由李春平继承,条件只有一个,李春平不得再与其他女性结婚。

在老太太死后,李春平在清点自己继承的遗产时,才发现竟有数十亿之多。

据李春平说,老太太是二三十年代的好莱坞知名女星,但对于她的具体身份,李春平一直讳莫如深。

然而,李春平的故事真的如此传奇吗?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2002年,一场文物大案在承德警方的严密侦察下,渐渐浮出水面,原来在当年十月香港佳士得组织的一场拍卖活动中,竟出现了两件中国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这个被命名为“11·28”特大盗窃、走私文物案的缉查过程中,居然牵扯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名字,李春平。

在案中关键人物承德市文物局领导李海涛的供述中,他所盗的文物大部分买家都是李春平。

随后在李春平被刑拘的同时,侦查人员在他家发现8件珍贵文物。

虽然最后因为证据不足,李春平并没有被移送起诉,但关于他和文物之间千丝百缕的关系,则让他的近百亿家产来源更加扑朔迷离。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百年慈善与豪门悲剧

抛开李春平身上种种有关于巨额财产的谜团,真正让他成为大众焦点的,则是天价慈善。

2006年,李春平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捐款一千万元,因此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中国红十字慈善家称号”,这让他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百年来得此称号第一人。

甚至他还为朝阳消防支队捐赠26万元。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除去这些慈善项目外,李春平还向无数对他求助的人给予无私帮助。

据统计,在超过二十五年的慈善生涯中,李春平平均每天捐助的金额超过70000元,总额超过6.3亿。

财富可以让生活变为天堂,也可以让人心变成恶魔,一生致力于慈善的李春平,晚年却由于巨额财产,饱受折磨。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疾病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即使李春平家产几十亿,依旧逃不过病魔。

晚年时,李春平不幸患上了阿兹海默症,那些曾经围绕在他身边一派善良模样的人,此刻纷纷露出了狰狞面目。

2017年的一个深夜里,北京一家高级养老机构报警,有几十人闯进来强行带走了一位老人。

经过25小时,警方终于解救了这位老人,原来他就是李春平,据他说,在被强行带走期间,被强迫签订了一大堆合同,按了无数手印。

围绕在李春平身边争夺财产的主要有两派。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一派是以李春平之前好友刘长志为首的包括保姆、秘书、司机等一批人。

另一派则主要是李春平女友韩铠伊以及他远在国外的两个妹妹。

李春平的资产被这两派人用各种手段瓜分着,已经神志不清的他每日活在恐惧中。

“我惹不起他们,他们太可怕了!可别惹他们!”

夜中惊醒的李春平这样喊着,他的精神早已混乱不堪,每天一大把一大把地吃着药,双手手指满是因测血糖而留下的针眼。

李春平:娶大38岁美国富婆,捐6.3亿做慈善,晚年风光不再很凄凉

一生传奇,享尽荣华富贵的李春平,没有人料想得到他的晚景会凄凉如此。

围绕在李春平身边的故事远未停止,这一出发生在现代社会的人性悲剧,不知会以何结局落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