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国藩的故事:一个“小镇做题家”的破局之路

作者:笃篪

曾国藩,是晚清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他创立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过人的天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却成长为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被毛泽东和蒋介石视为偶像;作为一介书生,他没有一天从军的经历,却训练出一支剽悍的沙场劲旅,直接秒杀大清的正规军八旗和绿营。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官场,曾国藩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中国传统社会最后一个圣人”。他的成才之路,至今仍吸引众多渴望成功的奋斗者去探寻。

“小镇做题家”的逆袭

在现实生活中,天赋异秉的人永远是少数,大部分的人都是资质平庸的普通人,面对不够优秀的自己,是甘于平庸,自暴自弃,还是接受平庸,改变自己?做出怎样的选择很重要。

曾国藩的选择是:接受自己平庸的现实,然后突破自我。在六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后,他终于明白,不是自己不够努力,实在是自己太笨了!怎么办呢?那个年代,登上青云路的途径只有一条,不甘平庸,唯有更加玩命地努力。这回,他决定不再用蛮力,而是停下来认真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优秀的文章逐一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来下功夫。

通过“拆解爆款”,加上不断的反思和钻研,曾国藩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变得信心满满,第七次科考,他如愿以偿考上了秀才。这之后,考举人,考进士,考翰林,他一路凯歌,终于从一个小镇做题家成功逆袭成为京官。艰难的科举经历,没有让曾国藩自暴自弃,反而强化了他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的性格,塑造了他崇尚笨拙的人生哲学。曾国藩通过后天努力改变了自己命运,这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非常具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初为京官时,曾国藩是春风得意的。可是没过不久,他开始自卑起来,他感觉到,在精英云集的翰林院里,自己就是一只来自湖南乡村的丑小鸭,没见过什么世面,也没读过什么书,从内到外都透露出一股庸俗的气质。怎样洗刷掉这些鄙俗之气?曾国藩很焦虑,他又开始反省自己,他接受了同乡大儒唐鉴的建议,广泛进行阅读和结交朋友,通过读书,他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而交友则增长了他的见识、提升了他的谈吐和气质。

三十岁那年,曾国藩立下了一个高远的志向:成为圣人。在大学者唐鉴和倭仁的指导下,他每天坚持看书,练字,笔耕不辍。通过每天写日记,对自己的性格、脾气进行反省,他把自己的日记拿去给朋友们看,请他们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点评,让大家来监督自己。写日记反省自己这个习惯,曾国藩坚持了一生,直到去世的前一天他都没有停笔。曾国藩不断地反思和打磨自己,凭借这种坚韧不拔的内省力和意志力,他的气质和习惯一天天地发生变化,一步步地离圣人的标准越来越近。

曾国藩不甘于平庸,不因为自己没有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沮丧,而是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相信自己的未来还可以闪闪发光,然后一点一点努力,一点一点进步,从布衣成长为圣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儒。他的出身和天性,像极了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他立志高远,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的精神,是普通人学习的榜样,他勇于突破自我的成才方法是人人可学的。

“官场愣头青”的成长

曾国藩成为京官后,很想马上能为国家做点实事,但是,现实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新皇帝刚登基的时候,表现出非常谦虚纳谏的样子,主动叫群臣提意见,曾国藩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可以发表自己郁积心中的政治见解了,于是接连给皇帝上了好几道奏折,在责任感的支配下,他在奏折中直言批评皇帝,指出皇帝的缺点,他希望这个年轻的皇帝能改弦更张,把国家带上繁荣富强的道路。让他没想到的是,皇帝不但不买帐,还大发雷霆,甚至让大臣们孤立、排挤他。

这件事让曾国藩很受打击,他通过反省,意识到自己做人太过鲁莽和刚强,忽视了人性和政坛的复杂,他以前看不起处世圆滑的人,但是现在他知道做人不圆滑就没法生存,适当地绕弯子,才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吃一堑长一智,在以后上奏折的时候,他就吸取教训,不再直言不讳,而是先扬后抑,再就事论事地提建议,就这样,他渐渐地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官员。

这次经历,虽然不愉快,但却在朝廷上展示了曾国藩正道直行的做人品格和对国家的忠诚,给他赢得了极高的政治声誉,这对他后来创建湘军,招纳人才起提供了便利。

曾国藩正直敢言,不仅得罪了皇帝,还被权要和同僚唾弃。这让他很想逃离官场、返回家乡,刚好皇帝要派他去充任江西乡试正考官,任务完成后就可以回家探亲,正处在郁闷中的他非常开心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可是没想到,同一天,他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不得已只能回湖南守孝。

这期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正在孝中的曾国藩被临危授命,响应朝廷号召,以一个文官之力创建了一支勘称国家支柱的私人武装部队湘军。创建之初,曾国藩先进行了反向分析,清军为什么总打败仗?为什么没有战斗力?从清军的失败中他找到了成功的关键,于是富有战斗力的湘军横空出世。

这支军队区别于晚清国家正规军的一点就是:有良心和有灵魂。曾国藩要求他们每月两次与正规军进行会操,还每月两次亲自训话,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家军精神来激励将士,教育他们不扰民,忠君爱国。他希望能给这支队伍注入精神的力量。在选将和选兵上,他也与正规军不一样,正规军将领多是大字不识的武夫,而湘军的将领2/3是书生出身,士兵多数是纯朴的农民,在制度上,湘军实行的是厚饷制。就这样,曾国藩花了一年的时间,招募并训练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湘军,在消灭太平军的战场上,完胜大清王朝用一百多年时间 、耗举国之力供养训练的正规军,成为挽救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支军事武装。

回乡给母亲守孝这段时间,是曾国藩官场生涯最失意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反思,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那就是:自傲、刚强又爱蛮干。这一认识,让他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从最初的做人锋芒毕露,变得善解人意,懂得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事情,在官场生活中,他变得越来越成熟。

湘军攻下太平军的首都南京后,风头之盛,达到了巅峰,曾国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裁撤掉自己的这支精锐之师,一方面,是为了消除朝廷的猜忌,免得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另一方面,裁撤其实是用另一种办法来保存湘军的实力,因为此时的湘军中,很多人已成骄兵悍将,湘军已不再是创建初期的湘军,加上养兵需要大笔的军费,于是曾国藩把最精锐的部分并入他最信任的学生李鸿章的淮军里,其余全部遣散,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湘军裁掉了,实际上部队还是那个部队,只是换了个领头人而已。此时的曾国藩,深深地明白了“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这也是他混迹官场半辈子,在挫折和反思中领悟到的道理。

曾国藩在反复磨炼中,性格渐渐变得越来越醇厚,做事越来越有信心有韧劲。青年曾国藩向中年曾国藩转型的一个标志就是:这个桀骜不驯、一根筋的青年学会了韬光养晦,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站得越来越高,也就看得越来越远,先前的钢铁直男终于蜕变成了踏实稳重的中年领袖 。

不管处在哪个时代,人性都是一样的。曾国藩因为觉得自己不聪明,他遇到问题时,总是先深入分析,再去把握要害;对待困难,他不怕失败,不怕费心费力,不断反思自我,哪里不好就改哪里,让自己做人和做事都变得日臻完美。曾国藩的笨拙,其实是大智若愚,他的成长经历,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有参照的意义。

一代名臣的格局

大清王朝从嘉庆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在鸦片战争中又遭受重创。国破家亡,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行动起来,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曾国藩是其中最积极的倡导者,也是最热情的实践者,勘称洋务运动的领袖。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国富民强,但两次鸦片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让曾国藩深刻认识到,这些西洋人的文明水平和使用的武器都远远超越了中国历史上的蛮族,他开始主动“师夷长技”,研究外情和接触西洋事物,学习掌握西方科学和技术,兴办洋务运动,试图把国富民强的梦想变为现实。

他先是开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军工厂;后来,为了更容易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曾国藩设立“翻译馆”,聘请洋人来管理,培养了许多科技人才,这些做法,深深影响了中国近代思想界。此外,曾国藩还积极学习西方的军事训练技术,做到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战。曾国藩兴办洋务运动的初心,是为了提升抵御外来侵略能力,维护满清政府的统治,但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的强大和进步。古往今来,只有像曾国藩那样心中真正有着大格局的人,才不会迂腐守旧,敢于面对学习和接触新事物。

早在京官时代,曾国藩就认为当时天下一切弊端的根源都在吏治,要挽救国家危局,就必须从吏治入手。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曾国藩前后担任过8年两江总督,这期间,他的工作重心从军事转移到民生和整治上来,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吏治。

首先,他从自身做起,要求自己和家人,吃穿不讲究,生活简朴,不搞迎来送往,裁撤总督衙门陋规,管好身边工作人员,把做清官作为自己从政目标。但同时,为了与下属建立基本的情感联系,他没有完全拒绝别人送的礼品,但只挑一两样价值最轻的收下来。对吃喝应酬,人情往来,也不标新立异,尽量从俗。他不想做像海瑞那样一清到底的清官,他表面上和光同尘,骨子里却清廉刻苦,为的是能获得别人的配合,完成自己要做的大事。

此外,曾国藩外交观念也是超前的。当时,从上到下的很多官员,受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认为天朝地大物博,高高在上,外国人应该俯首称臣。曾国藩却认为,外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要互相尊重,不能强迫比别人给你下跪;与西方各国进行正常往来,要诚信,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他的外交理念,就是在对外交往中,应着眼于大局,要争里子,不要争面子,要争大处,不要争小处,要注重维护国家主权。这样的外交理念,影响了后来他处理“天津教案”的方式。

天津教案本是出于市井谣言:当地发生多起孩子失踪事件,恰好教堂发生瘟疫,死了不少孩子,于是坊间流传是教堂里的传教士把孩子偷到教堂,剖腹挖心,贩卖器官,被舆情煽动的天津人一把火烧了教堂,砸了法国领事馆,没想到,这给列强的进犯提供了一个借口。

无奈之下,清政府派出直隶总督曾国藩前往交涉,曾国藩深知这是一件棘手的案子,自己这一去,有可能有去无回,而当时,他正在重病中,本来完全有理由拒绝,但在收到处理教案的圣旨后,他还是写下遗嘱,决心就算牺牲“衰朽之身”,也要履行君命。

当时的清政府经过十几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加上两次鸦片战争,早已经不堪一击,是使国家和民族免遭战火,减少损失,向法方屈服,还是坚持自己的办案主张、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曾国藩在两难抉择中,内心极度纠结。他一贯认为,面对强大的对手,应该先隐忍,后图自强,为一时一地争勇斗狠毫无意义,而是要尽快地发展自己。

最终曾国藩选择从事实出发,坚持诚信原则,将二十个凶犯执行死刑,相关官员被罢免,对法国领事馆进行了赔偿,天津教案终于被平息,避免了发生战争和冲突。

曾国藩从国家大局出发,全力避免了一场战争,但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曾国藩对洋人未免太过软弱!人们给他扣上了“卖国贼”的帽子,他的很多同乡、追随者、甚至他的老师倭仁,也宣布跟他绝交。今天我们回看历史,两害相权取其轻,曾国藩当时做出的权宜之计,是他不得已的选择!

曾国藩从一个乡野少年,一直成长为两江总督。随着职位升高,不尽人意的事也增多。随着地位升高,他的眼界和格局也在变大,他的心态也变得包容和开放。去世前,他还为国家办了最后一件大事:建议朝廷选派优秀子弟赴美留学。

1872年3月,曾国藩去世,终年62岁。一代名臣的精彩人生就此谢幕,但100多年过去了,江湖上却还处处是他的传说。

曾国藩青少年时期,天资平庸,靠勤奋苦读一步步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中年后,更是靠坚忍的精神战胜了重重困难。他的一生,真实、励志、奋进,他的成功之路,展现出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力量。每个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困难挫折,选择悲观失望,还是选择坚忍不拔,人生境界会大有不同。走在奋斗路上的每一个人,在曾国藩身上都可以汲取到精神的力量。

很多人喜欢曾国藩,是因为他曾经和我们一样,是个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很多人敬佩曾国藩,是因为草根出身的他,也像我们一样,身上有着各种毛病,但他却凭着勤奋自律,改变自己,强大自己,成为了一个让人瞩目的人。他的成功,给了生来平凡的人们以希望,让大家相信,只要向曾国藩那样,一点一点,慢慢地,突破局限,提升自我,每个人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励志故事。##出身寒门,如何改变命运#​#如何提高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