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有功劳也有过失,他杀害的这4位重臣,间接加速了蜀汉灭亡

作者:热爱生活的猫咪at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后来人评价诸葛亮的一句话。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上是一个实打实的正面人物,他用贤臣,远小人,让自己的主公刘备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让蜀汉人才济济,在他的治理之下,刘备的军事实力大增。

在很多人的眼里,诸葛亮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才能极高,并且还重情重义,是一个人人都可学习的楷模。但他只要是人,那么就有优点和缺点,他有功劳,有过失,曾经杀害了四位重臣,间接地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诸葛亮有功劳也有过失,他杀害的这4位重臣,间接加速了蜀汉灭亡

一、被格局查办的李严

很多人到末年都不能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但是诸葛亮在受到刘备邀请出山的时候,才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因此在他入主了蜀汉之后,蜀汉的事业蒸蒸日上,甚至达到了一度让曹家和孙家都十分忌惮的地步。

刘备在前期只是个卖草鞋的边缘人士,虽然自己头顶了个刘皇叔的光环,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实权,更没有人望,在资金方面更是不足。

他邀请诸葛亮出山之后,协助他一路打天下,又收获了几员猛将,才能够让他称帝。

诸葛亮有功劳也有过失,他杀害的这4位重臣,间接加速了蜀汉灭亡

所以说诸葛亮和刘备之间不光是好友的关系,刘备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也尽可能地回报,因此蜀汉之内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可是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也潜藏着危机。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和李岩同为托孤大臣,撑起了楚汉的一片天

在古往今来,托孤的大臣之间相互内斗、权力倾轧的事件数不胜数。诸葛亮和李严也没有逃过互相内耗的结局。在诸葛亮好不容易集结大军进攻蜀国之后,后方却传来消息说是粮草不足,因此大军难以为继,只能班师回朝。

诸葛亮有功劳也有过失,他杀害的这4位重臣,间接加速了蜀汉灭亡

这件事情虽然是李严的错,但是诸葛亮按照律法严格执行,将李严革职查办,贬为平民,后在得知诸葛亮去世后,认为自己再无得到重用的可能,激愤而死。

他的死,可以说是诸葛亮有一定的关系。李严是自刘备死后能和诸葛亮并肩的政治人才,他虽然军事上不如诸葛亮,可却是治理国家却是一把好手。诸葛亮的做法直接让蜀汉损失的一员能臣志士。

二、孟达和刘封之死

如果说李严确有其罪,那么孟达之事的确是诸葛亮有些做得过火了。孟达虽然身在曹魏,但是他提出了自己要再度归顺蜀汉。按照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度量,他应该对于孟达放一条生路,甚至可以策应他投降蜀汉。

诸葛亮有功劳也有过失,他杀害的这4位重臣,间接加速了蜀汉灭亡

可是诸葛亮此时没有这么做,他修书一封给了孟达表示自己渴望他的回归,可是当孟达真的要起事的时候。他派去诈降的人却说话不算话,让司马懿抓住了孟达的小辫子,因此孟达两头难以做人,最终被司马懿给镇压了。

孟达的死完完全全是诸葛亮用计谋划的,而刘封之死则是诸葛亮犯下的又一大错误。在上庸之战时,关羽败走需要后方求救,但是刘封不但不来,反而和孟达进行内斗,这样一来关羽的困境就解不了,后来刘封自知有罪,要自裁。

诸葛亮有功劳也有过失,他杀害的这4位重臣,间接加速了蜀汉灭亡

或许他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一定的缺失,造成了他的眼光狭隘,在战争之际还和自己的同僚内斗,错失了救关羽的最佳时机,但是按照诸葛亮爱才的程度来说,他是主公的义子,应该保下来才是,但诸葛亮却毫不犹豫的送他上了“西天”。

因为诸葛亮是非常信奉正统出身这一些伦理道德的。刘禅是刘备的亲儿子,更是大家寄予厚望的少主,所以有刘封的存在,刘禅就不能安然继位,或许诸葛亮正是考虑到了这一层,才认为刘封的存在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三、被逼谋反的魏延

魏延是蜀汉的一员猛将,但是诸葛亮对他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他初入营帐时,诸葛亮命令周围的将士将魏延擒住,因为他脑后生了反骨,所以要将其杀掉。在魏延的再三保证之下,诸葛亮才没有对他动手,并让他一直鞠躬尽瘁。

虽然魏延十分听从诸葛亮的话,但是毕竟这件事在他的心里落下了阴影。想必这件事就是激发两人矛盾的一件大事情,后来每次魏延提出一些建议的时候,诸葛亮都会不听,或者说是在开军事会议的时候直接把魏延排除在外,这对于一个军事长官来说是极大侮辱。

诸葛亮有功劳也有过失,他杀害的这4位重臣,间接加速了蜀汉灭亡

他好歹也是高级将领,诸葛亮这样的排挤是不避人耳目的,公开做这件事情,属实是诸葛亮有些气量狭小了。他一直在忌惮反骨的说法,其实按照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即使他反了,诸葛亮也有能力制裁他,原不必如此挤压他。

魏延一直渴望建功立业,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魏延提出了直上许昌之计。这个计策被诸葛亮给否决了,其实若是诸葛亮听从了魏延的计谋,那么许昌和曹魏直接就是蜀汉的囊中之物了。

也是因为这件事,魏延彻底寒了心,他真正的明白,丞相从来没有将他放在心里。

所以说,魏延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从很早之前就种下了,后来诸葛亮又频频的任用和魏延对付不来的杨仪,让两个人一直在同一岗位上互相内斗。这就造成了魏延对诸葛亮的意见越来越大,在诸葛亮死后,魏延想为自己出一口气,那就是谋反。

没想到此举还是被诸葛亮识破了,魏延被马岱和杨仪设计杀死,此情此景实在是让人寒心。魏延毕竟是蜀汉的一员猛将,若是由他在蜀汉主持军事,刘禅的事业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但是他的死直接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这是诸葛亮自己犯下的错误。

诸葛亮有功劳也有过失,他杀害的这4位重臣,间接加速了蜀汉灭亡

四、总结

诸葛亮的确智谋无双,并且在前期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功劳,算得上是鼎鼎大名的谋臣。可是在后期,他的优缺点也逐渐地显露出来,那就是他不会弹压朝臣,只能以对错来论英雄,这是一个当政者最不可取的把持朝政的态度。

刘备虽然没有什么其他大才能,但是他在用人上却是一等一的高手,他能够弹压得住各方的势力以及派系。诸葛亮,马岱,魏延、李严等人在刘备的手下面都是好员工,可是一到诸葛亮这里就出了差错,所以说用人之道大为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