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喜蛙: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与元宇宙的艺术

作者:评论家曹喜蛙

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与元宇宙的艺术

——北约峰会领导人配偶合影的背景画

文、曹喜蛙

今年的北约峰会在西班牙举行,从媒体报道看历史将证明这是一次失败的峰会,本文不谈这次峰会内容,也不谈这次峰会的花絮,作为一次世界性的大爬梯,北约峰会领导人配偶合影那张照片的背景画引的话题有点少,那张画《格尔尼卡》出自大师毕加索之手,毕加索也是令西班牙人骄傲的世界艺术家。

《格尔尼卡》是以1937年4月26日发生的一次战争性灾难事件为背景:这天,德军对西班牙北部的小镇格尔尼卡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轰炸,使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肯定会勾起人们关于历史、现实、未来的许多叠加复杂的思考,这就是艺术作品的伟大、魅力,也是艺术家永远与时代脱不开关系的文化纽带,艺术家与时代是互相加持的,互相须臾离不开的,再纯粹、抽象的作品也呼吸的是他所在时代的空气、水、观念和颜料,即使当下的自媒体、元宇宙也只是更自由的呼吸。

曹喜蛙: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与元宇宙的艺术

北约峰会领导人配偶合影(自媒体版本之一)

《格尔尼卡》有它的独特魅力,这个来自创造它的艺术家的立体主义艺术,也来自它特有的现代文化背景,毕加索是立体主义艺术的大将,受现代主义的文化熏陶极深,在他的艺术中把这些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即使表现悲情也是那么大气。在《格尔尼卡》中有多个层次的预言,他把他要表现的物象全部打碎、精确的分解,然后重新把它们做了立体主义艺术的重构,与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哲学思辨、社会发展、宗教信仰都相一致,预示二战后全球化、自由化、和平鼎盛的一个人类新世界,乌托邦、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几乎相安无事,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年真的是人类的新黄金时候,尤其在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一再变异、俄乌战争爆发,人类已经开始回顾那个时代原来是那样的美好,我们还能回到那个时代吗?对未来人类恐怕多是悲观的,在未来的短期比如十年、八年内恐怕都很难回去了,拟全球化、后冷战的时代、分崩离析的价值观混乱的社会已经拉开序幕了。

当然,人类依然是有希望的,毕竟人类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初的新黄金时代还是有灿烂的文化遗产,如果人类能够反思、善于利用这些遗产,在二十一世纪人类还是能创造出不愧于时代的贡献,尽管在一个相对脆弱各个区域的人类共同体里,寻找到一个相对和谐、相对自由、进步、合作的新白银时代,我们新时代各个区域的文化艺术需要表现、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元宇宙,也许现实的世界还是割裂的但却有一个更有魅力相互融合、相互平衡的元宇宙,由相安无事、相互竞争、相互吸引到最后的人类共同体不是不可能,一个世界好不算好,两个世界好那才叫世界好。

曹喜蛙: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与元宇宙的艺术

毕加索,油画,格尔尼卡,7.76mX3.49m,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回到《格尔尼卡》这幅画,它表现的是那次轰炸的惨烈,但它并不是单独表现痛苦,而是要给予人们以希望,也是马的勇猛、希望与牛的沮丧、反思的表现,也预言了未来世界有可能的分崩离析。一幅画是视觉的,是通过视觉符号表达的,符号可以有多个指向,有美好的指向,也有焦虑的指向,同样一幅画有人看了抑郁,有人却看出快感。比如这次北约峰会领导人配偶就选择以《格尔尼卡》为合影照的背景,这些花枝招展、西装笔挺的领导人夫人、先生,几乎各个表达了对主办国的招待满意,至少表面上各个都是对这次西班牙之旅或西班牙剧组都十分满意。《格尔尼卡》这幅画,在这次北约峰会只算个小剧场,也上演了一出不错的剧目,但今后的剧目恐怕会多一些。

《格尔尼卡》只是毕加索画笔下表现的那三个多小时的轰炸,试想想,如果那三小时如果发生在今天,就有许多不同的手机以不同的角度去拍,同样在视频库里肯定有不同的见证,甚至还有真切的体验和感受。北约峰会领导人配偶合影,现场肯定有不止一位摄影师、工作人员,肯定有很多相机、手机都拍了,肯定有不同的版本,这不同的版本就有不同的说法,再加上不同媒体、撰稿人、编辑的主观的取舍,肯定就有不同的想要的效果,不像《格尔尼卡》只有毕加索的一个版本。

曹喜蛙: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与元宇宙的艺术

艺术家毕加索

当然,在元宇宙环境下,可以制作一个元宇宙版本鲜活的《格尔尼卡》,甚至版权可以还是毕加索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只要毕加索的后代授权。元宇宙其实没有什么新鲜的,比如俄乌战场的无人机、星链、精确制导等早就遍地开花了,这些战场上的实战早就超过虚拟游戏的电子穿戴了,只是普通大众还没有真实的感觉到,没关系这只是传导的延缓滞后,就像那句话说的,让子弹慢慢再飞会儿。就像互联网的短视频,一开始大家还不习惯,或者还受流量的限制,这不大家今年就感觉到了短视频传播的厉害了,从年初的铁链女,到现在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等等,都是短视频自媒体引起的社会运动,其实以前那些事情早都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才爆发,都是因为短视频自媒体的普及,尽管在此之前互联网自媒体早就存在了,但受流量的限制,而如今5G手机普及了,谁都可以拍视频、发视频了,从文字、图片到视频就是一个飞跃。

艺术重在原创,元宇宙时代艺术更是如此,尤其在复杂融合方向的创新,如虚拟加现实的新艺术。一时半会有的艺术家还被一些新概念、新名词弄糊涂,其实再新鲜的词语、概念都离不开基础的东西,如空气、水、土地、粮食、高楼、宇宙飞船、外星球探索等,就像画画是艺术的基础,再眼花缭乱的当代艺术依然离不开基本功和手上功夫,新的观念加上新鲜的材料、工艺、机器、电脑、大数据,但都离不开基本的兴趣、专业的培训,毕加索要活着凭他对新艺术的探索精神,他肯定依然是这个时代的大师。

2022年7月3日于北京月牙殿

曹喜蛙: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与元宇宙的艺术

刘智峰 油画 城

附:

在俄乌战争爆发以后,我写过一首诗《新冠病毒与无人机》,但一直没有发,这里借北约峰会的《格尔尼卡》的小剧场披露一下。在这首诗里,毕加索的巨幅画作《格尔尼卡》只是一堵墙而已,这个曾经的共产党员如果活着会有什么想法。 ——作者题记

新冠病毒与无人机

——2022年春天札记

诗 曹喜蛙

1

本是人道

一种主义的病

如今却在

21世纪登顶

小字辈的

新冠肺炎

不起眼的

小小病毒

生日爬梯

一份策划书

要把蛋糕

切成76亿份

总统府

猫咪的聚会

招来奢侈的

几十个罚单

2

火星探索车

遥远的那边

太阳系会议

冥王降为倭星

旧空间站

寿终正寝

星空课堂

已经开课

太阳家族

八大行星

早已经代替

九大行星

钢琴家的家

黯然失色

天注定这场

麦田的战争

3

美国总统

废寝忘食

不管奥斯卡

与通货膨胀

却到欧洲

北约会议演说

好像真能剥夺

谁谁的总统

乌克兰基辅

几个稻草人

遥控小飞机

哄走战争乌鸦

美元卢布大战

欧洲能源涨价

乌东美女配匕首

潇洒肩扛导弹

4

几百万

战争难民

离开了家园

涌入异国

联合国的

文明秩序

被二月的天气

预报员打乱

网上老司机

开着他的车

送走剧院

最后的客人

中国人排队

坚持做核酸

RMB沉稳成

世界的和睦

5

乌克兰一定

要打到最后

乌克兰人都是

开了花的铁树

西班牙在筹备

北约峰会

拜登老爷

摆弄着手里棋子

毕加索

那个共产党员

只守下一面墙

拍卖师有好几位

传说的苏联

没有那么不朽

列宁的旗子

早换了旗手……

2022年3月31日于北京月牙殿

2022年7月4日修订

作者后记:

1、我喜欢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快捷,有时甚至可以当新闻发,能大能小能长能短,与当代艺术非常相似,与现实常常不可分割。

2、这首诗写了后就放一边了,已忘了写它的意图,因为评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突然想起它,发在这似乎突兀,其实一点也不,有它内在的联系,尤其它画面的分崩离析在现时有特别的意思。

曹喜蛙: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与元宇宙的艺术
曹喜蛙: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与元宇宙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