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作者:文史的视界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自古以来我们会将为国鞠躬尽瘁,戎马一生的好汉奉为英雄,但是任何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心中也必然有一块柔软的存在,那便是亲情。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但今天要说的这位英雄,为了祖国抛家舍业,耗尽心血,在科研尖端和财政建国两者兼顾的情况下为国家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然而,他却抱憾终生,只因未能报答祖母的恩情。

他便是张劲夫,国家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将自己一生谱写成传奇的革命战士。

童年的美好,皆是祖母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1914年,张劲夫降临在安徽肥东一个普通农户中,成为全家的掌中珍宝。

由于他小时候虎头虎脑,又属虎,祖母便给他起了个乳名唤他“虎仔”。

本来享受全家宠爱的日子令他万分快乐,但是很快母亲在他三岁之时给他添了个弟弟,使他不得不一夜长大,担负起兄长的责任。

因为弟弟年幼,母亲也自然将更多注意力分给了他,张劲夫心酸也无奈,但一束光填补了他心中的空白,那便是赐给他小名“虎仔”的祖母。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祖母一直都对张劲夫这个长孙格外疼爱,朝夕相伴,给予他一切最珍贵的东西。

当时处在民国时期的混乱年代,底层人民生活艰苦,食难果腹,银根紧缩,能活下去便是农民们最艰辛的挣扎。

张劲夫的家庭原本也算中农级别,但奈何家中不断添丁,生产力却未得开发,所以生活水平只得直线下滑,孩子们都过得艰辛。

祖母的爱却并未因为这样的艰辛而损失一分一毫。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为节省粮食,家中人口主要靠吃杂粮饭过活,由于祖母的偏宠,张劲夫的碗里总能有最纯净的白米饭,让他吃得香甜。

祖母作为家中长辈,节俭的本事也是从生活中历练而来的。

时不时祖母就会腌一些腊肉腊鹅来补贴家中的油水,当然,最好的一块,总是留给她最心爱的长孙“虎仔”。

看到这儿或许大家会有疑问,家中钱粮这么吃紧,祖母明面上这么偏心张劲夫,其他孩子们不会闹情绪吗?家人不会提意见吗?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这个缘由张劲夫在长大后回忆到:祖母是全家最有资格的长辈,也是家中权威的体现,任何人都不能对祖母的作为指点分毫。所以即使祖母在当众偏心,大家也是没得敢说。

祖母除了是张劲夫的生活上的保护伞,也是他人生路上的启蒙灯。

那个年代的女人除去为家中做农活,还要做些纺织布料来卖些银钱,分担家中的辛苦。

祖母是个开朗和善的人,邻居家的婶婆都是她的闺中密友,经常凑在一起做女红,在欢笑中织出匹匹长布。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除了性格活泼,祖母的文化底蕴也不俗。

在张劲夫看来,祖母有一肚子的神话和历史故事,每个夜晚,躺在祖母怀中听她讲述牛郎织女的爱恋,七仙女的执着,包青天的铁面等生动的故事,便是他最惬意的时光。

祖母也时常用故事告诫他不可扯谎、忍让谦和等人生哲理,树立了他的价值观。

这些美好的时光也总让一个念头在他心间盘旋:“将来等我长大,一定要好好孝顺祖母,让她也过上幸福的日子。”

为未来迁居,惜别祖母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一晃眼,张劲夫也到了读书的年纪了。

祖母和父亲的意思都是希望他能得到最好的教育,毕竟乱世之中,知识更显得弥足珍贵,有了学识,对未来也是一种保障,于是家中倾尽所有,送张劲夫去了私塾。

张劲夫也天赋异禀,没让祖母和家人失望,在班上一直是优等生,学习的速度也异常的快,先生也直夸这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美好的生活一天天继续,但是终有被打碎的一天。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1924年,家中实在钱粮无几,周转不灵,父母决定迁居到江苏省江浦县多找些地耕种,贴补家用。

祖母年事已高,不适宜奔波劳碌,这也就说明虎仔是要与自己最爱的祖母分别的时候了。

祖母心中百般不舍,几度落泪,张劲夫也闹起了脾气,实在不想离开,父亲只得大怒:“如果不去迁居,不仅书读不上,连饭都吃不上,弟妹还这么小,你有没有想过?”

张劲夫也赫然明白,自己不仅是躲在祖母疼爱中的孩子,也是弟妹们的长兄,必须要陪着父母负起责任。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于是在和祖母惜别之后,踏上了前进的征途。

但是求学之路刚开始也并不顺利。

最开始张劲夫求学于补习学校,但是无奈家境拮据,眼看父母借债却无可奈何,他决定帮父母分担一二,于是求教于邓西亭先生,得到邓先生的推荐进入了晓庄师范学院学习。

这个学院不仅能够节省支出,同时也能令他接触到了更多关于马克思列宁的先进社会主义新思想,使他受益匪浅。

结果不幸还是降临,才刚几个月的时间,学校作为中共秘密据点的事情就被叛徒曝光而走向解散。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离开了心心念念的校园,张劲夫无可奈何只能走上求职之路。

幸亏他经过多年积累,文笔还算不错,于是便加入了一个叫《生活教育》的杂志社,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职场旅程。

虽然每天撰写文章,生活也算有滋有味,但是心中自从被学院点燃了革命火苗后再也未曾熄灭,“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更是将这把火燃向高潮,催促他的脚步来到了魔都上海,安排了与陶行知的秘密相遇。

陶行知见到张劲夫万分欣喜,两人交谈甚欢,陶行知恳请张劲夫前往上海郊区大场山海工学团工作,张劲夫欣喜不已,满口答应,踏上了文工团的求职之旅。

加入共产党,为国奋斗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加入山海工学团是张劲夫收获颇丰的一段岁月,有才的他也在职场中平步青云,一路做到了团长的高职。

在每天与陶行知共事的经历,令他一颗红心越燃越烈,对于加入共产党无比渴望。

终于,1935年12月,张劲夫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党员的新身份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

太平岁月刚过不久,日军的侵略战火却烧上了中原大陆。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张劲夫当时被委任了战地服务团支部党员一职,向民众们宣传抗日救国的民族思想,希望大家共同将敌人赶出我们的领土。

但不巧,他所在的上海市很快便沦陷了,他也明白,光靠宣传赶不走鬼子,还是要积极反抗,才能挣得平安。

于是张劲夫先后在江苏省、安徽省等地担任宣传部长和政治部主任,深入军营。

虽然他不能真刀真枪地和敌人战斗,但是稳住军心,振奋士气,他却游刃有余。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在号召了无数百姓加入游击队与共产党支队后,日军终于在1945年选择投降撤离,太平的日子终于要被盼来了。

可惜在刚刚完成保家卫国的工作后,第一时间听到的是来自祖母的噩耗—她已双目失明。

据家人的描述,祖母见自己年岁渐长,国家又处于危难之时,不想成为一家人的负累,打算绝食而亡。

家人百般劝解才让老人家放弃了这个念头。

祖母听说了自己最心爱的虎仔已经有了出息,做了抗战一线的干部,心里高兴得不得了,每天也都盼着虎仔能早日完成任务回家团圆。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张劲夫听说一切也愧疚不已,但自古忠孝不得两全,无奈的他只能在后来自己撰写的回忆录中写道:祖母眼瞎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我想我这一因素,必然包含在内,每每一想到这儿,我的眼泪便止不住。

一颗炙热的孝心跃然纸上,血脉相连的祖母也每天依旧在村口盼着虎仔胜利归来。

好景不长,一山怎容二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解放战争又再度打响。

张劲夫并未退缩,而是选择坚决前进,随军南下,落脚浙江省杭州市担任市委书记和副市长,稳定地方经济。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在一场场腥风血雨后,共产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和平终于重新降临中华大地。

张劲夫也终于有机会回到他最爱的祖母身边,向她诉说着多年来的思念。

但是踏上熟悉的乡村沃土时,他才听说,祖母早在解放战争时就已过世了,全家怕他分心不敢告诉他。

一生将他放在心头疼爱的祖母却在最后一刻都没能摸到虎仔,张劲夫顿时泣不成声,奔跑至祖母坟前磕了几个响头,纵横的泪也将他多年来的思念、愧疚、不舍等复杂情绪宣泄一通。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祖母为他付出了一辈子的爱,自己却未能为她回报分毫,最后的离别也尽是对他的思念,这让他如何释怀。

但在痛苦后张劲夫也想起了祖母的话:“要做诚实勇敢的人,要坚强!为国做贡献的虎仔,是我的骄傲!”

于是他抹干眼泪,带着祖母深沉的思念继续走完人生路。

在随后的复兴建设与人民欢呼雀跃中,张劲夫陷入了沉默,因为他的心中渐渐涌起了一个念头:“战争给百姓和国家带来的苦痛实在太大了,像我这样骨肉分离的家庭太多太多,一定要在未来建设一个国富力强的新中国,不再有侵略,才能让人民能一直幸福安泰。”

从此他也踏上了建设之路。

科经两手抓,都要硬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建国后,张劲夫从江苏省常务委员一路升到了国务院地方工业部副部长。

但是发展工业,基础是要发展科技,科技才能来带动生产力升级。

于是1956年春,响应国家号召,也听从内心的感召,张劲夫积极前往中国科学院参与工作。

因为院长郭沫若实在分身乏术,难以顾及,于是作为副院长的张劲夫便挑起了权利的重担,积极与国防部进行紧密合作,研究各类先进技术为国防科技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国防建设好了,国才能安定,人民也才能富起来。

随后不久,新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顺利完工,让国防建设迈进了一大步。

张劲夫乘胜追击,拉着钱学森与郭永怀等科学家一同申办了中国科技大学。

为未来的科学家塑造了一个摇篮的同时,也积极为各位校园中教学科研的一线科学家们谋福利,做管理,校园内外井井有条,教授科学家们也可以无后顾之忧,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科技前沿的最新成果,帮助祖国越来越强盛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1975年,国家看到了张劲夫在金融管理上的出众能力,于是将他调往财政部,担任部长和安徽省省长。

张劲夫带着之前在中科院积攒的科学思维与成果来到财政部,看到了人工计算的麻烦与错漏,于是引入了计算机的应用,建立了计算机中心,大大提升了财政的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

同时,见到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在世界影响范围甚广,张劲夫也得到灵感,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自己的证券交易所,得到金融财富的金钥匙呢?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说干就干,张劲夫很快成立了沪深证券交易所,让金融板块在国内的热度迅速飙升,人民也有了更多机会富起来。

1982年,张劲夫再度升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而这一年更加不平凡的是,中共十二大会议召开,邓小平设立了中顾委并担任第一任中顾委主任,张劲夫则是该机构的最后一任中顾委常委,意义非凡,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突出贡献。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在张劲夫的不懈努力下,他所期盼的强盛中国的未来画卷终于徐徐展开,闪光的新时代在迎面走来。

1992年,中顾委随着退休制度的完善而渐渐失去存在意义,于是便被中央废除。

但是作为最后一任中顾委常委的张劲夫却不会为人所忘记,他一生的辛勤付出,被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退休后的张劲夫回忆:曾多次在梦中见到祖母,还是那么亲切慈祥,拉着自己的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享受着祖孙的甜蜜时刻。

每当他从梦中醒来,都只看到枕头上一层湿润的泪花,对祖母的思念与愧疚始终是他心中的一个结。

最终,在2015年7月,张劲夫于北京永远合上了双眼,享年一百零一岁。

但是他却从未感觉到死亡的痛苦,因为他终于可以和朝思暮想的祖母团圆,向她倾诉自己多年没来得及向她说的话,表达虎仔对她最深沉的爱,再次体会到儿时乡间的幸福。

结语: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憾事未报祖母恩

作为老一辈的革命家,张劲夫忧国忧民,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新一代所有中华儿女学习与铭记。

没有这些老前辈的无私付出,我们何来今日的繁花美景。

而我们能做的,便是珍惜生活,把握当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竭尽自己的努力,成为社会的一颗螺丝钉,卯足精力建设更加美好强盛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