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英国《经济学人》惹众怒!曾被马克思犀利嘲讽

作者:财经正解局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英国《经济学人》惹众怒!曾被马克思犀利嘲讽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因为一句话惹怒了中国网友。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英国《经济学人》惹众怒!曾被马克思犀利嘲讽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

该杂志在28日发了一条推特,称“2019年猪吃了4.31亿吨粮食,比中国人吃的多45%。”

这句话的出处是6月23日发布的文章《世界上大部分粮食并非被人类吃掉》。原文中写道,“根据我们的计算,2019年猪吃了4.31亿吨粮食,比中国人吃的多45%。当前世界对肉类的需求增加,加之一些谷物副产品不适合人类食用,共同构成了这一现状:很大部分粮食喂给了牲畜。”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英国《经济学人》惹众怒!曾被马克思犀利嘲讽

文章中将猪食用的粮食总量和中国人的消耗量相提并论,以此达到“将粮食用作畜牧饲料和生活燃料的行为加剧了本就严峻的全球粮食危机问题”的论点。这种逻辑经得起推敲吗?

在网友们唾弃其如此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行为的同时,也同时指出美国约40%的玉米和25%的大豆作物用作生物燃料,但这一点在文章中只字未提。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英国《经济学人》惹众怒!曾被马克思犀利嘲讽

将猪和中国人进行对比的言论很快激怒大量中国网民,认为这是种族主义式的对比。据环球网报道称,《中国日报》欧洲分社社长陈卫华怒斥《经济学人》的经营者才是猪,是一群“种族主义的猪”。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英国《经济学人》惹众怒!曾被马克思犀利嘲讽

CGTN主持人刘欣一针见血地评论表示,“人写不出来这种话。”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英国《经济学人》惹众怒!曾被马克思犀利嘲讽

舆论发酵后,该引发众怒的表述已被删除,《经济学人》在文章末尾做出“澄清”,狡辩称“这篇文章的早期版本将猪的粮食消费量与中国人的粮食消费量进行了比较。我们选择中国仅仅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小麦和大米的主要消费国。”

《经济学人》杂志在面对《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的追问时,给出的解释是“一方面是为了突出猪吃得比人要多很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现实中所有国家里吃大米和小麦最多的国家。”在遭到中国读者质问后,称“我们的初衷并不是引起冒犯”。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英国《经济学人》惹众怒!曾被马克思犀利嘲讽

1843年,一个名叫詹姆斯·威尔逊的苏格兰帽子生产商为了反对英国《谷物法》而创立了《经济学人》,又名《政治、商业、农业和自由贸易报》。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英国《经济学人》惹众怒!曾被马克思犀利嘲讽

马克思曾一语道破《经济学人》本质

1843年,苏格兰帽子生产商詹姆斯·威尔逊为了反对英国《谷物法》而创立了《经济学人》,报纸的目标受众是“占有土地和金钱利益的上层社会”,因此该杂志从创刊伊始就面向精英,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阶级属性。

英国《新政治家周刊》2019年11月27日的文章曾直言,《经济学人》从一开始就不懈地为自由帝国主义辩护。

"猪比中国人吃得多!"英国《经济学人》惹众怒!曾被马克思犀利嘲讽

马克思曾一语道破《经济学人》的本质,“伦敦的《经济学人》,是金融贵族的宣传工具。”

观察者网去年有篇文章指出,《经济学人》编辑芭芭拉·史密斯在2003年的告别专栏回忆道,曾经有一个新来的编辑问一个老编辑,“怎么写出《经济学人》那样的文章?”那名老编辑精辟地回答,“假装你是上帝。”

对于崛起的中国、逐渐式微的自由主义,《经济学人》忧心忡忡,在经济板块保持一贯高水准的同时,政治板块则陷入一会“唱哀歌”一会“歇斯底里”的分裂状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