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加里宁格勒,是插在西方心脏的钢刀,还是砧板上的肉?

作者:老白聊华夏

加里宁格勒对俄罗斯到底有多重要?立陶宛此番封锁其与俄罗斯本土之间的陆运,背后存在着怎样的地缘博弈?俄罗斯对此又能拿出什么应对举措?要解答这些个问题,就得了解这块俄罗斯飞地的前世今生。从地图上看,加里宁格勒位于欧洲东部波罗的海南岸,面积为1.51万平方公里,比北京还要小一些,人口则只有48万,大概相当于大陆一个中等县城规模。若抛开欧洲存在俄罗斯跟欧盟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地缘对峙的话,加里宁格勒可以说是毫不起眼般的存在。可问题是历史不容假设,今天的加里宁格勒不幸沦为了俄罗斯同西方之间的对弈桥头堡。

加里宁格勒,是插在西方心脏的钢刀,还是砧板上的肉?

加里宁格勒东邻立陶宛,南接波兰,离它祖国则相距370公里,而波兰和立陶宛对俄罗斯的仇视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我们对日本,因此自苏联解体后,加里宁格勒一直存在遭西方地缘围堵的隐患。当然俄罗斯仍算得上家大业大,尤其军事实力傲视整个欧陆,而其最大敌人老美又远在大洋彼岸,所以在老俄眼里,则视加里宁格勒为插在西方世界的一把地缘钢刀,将波罗的海舰队驻扎于此,直接威胁西欧。因此加里宁格勒也一直不受欧盟待见,除了地缘上的威胁,这块俄罗斯飞地也名不正言不顺。早在11世纪西欧十字军发动对东欧异教徒的征战中,便占据了今天的加里宁格勒这一带,将其命名为哥尼斯堡,后来这里又诞生了一个普鲁士公国,1871年普鲁士通过一系列战争统一了整个德意志,使得哥尼斯堡成了德国的龙兴之地,相当于入主中原后东北在满清的地位。

加里宁格勒,是插在西方心脏的钢刀,还是砧板上的肉?

二战后纳粹德国战败,哥尼斯堡沦为战利品划入了苏联,名字也被改成了俄式风格浓烈的加里宁格勒,并延续到了今天。冷战时期因苏联这头军事巨兽太过强大,以及东欧诸国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西方没有想过也无能力打加里宁格勒的主意,但苏联解体和东欧倒戈后,地缘实力遭重挫的俄罗斯沦为了西方极力打压的核心对象,因此加里宁格勒自然变成了北约和欧盟优先封堵的俄罗斯战略要地。西方对加里宁格勒的压制分为军事和经济两方面,其中以经济为主。在军事上北约先后在波兰和立陶宛建造了军事基地,形成了对加里宁格勒的两头围堵;在经济上对进出加里宁格勒的货物和人员实行严苛的过境手续,加里宁格勒的居民不能自由出入边境去到欧盟成员国,使其成为了一处孤岛,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长期依靠俄罗斯本部的援助而过活。如今,加里宁格勒的经济水平远低于隔壁的波兰和立陶宛,虽然此处的俄罗斯裔占到了近八成,但跟周边敌对国家之间愈发严重的经济剪刀差,通过长期累积很可能激起当地的民怨,进而沦为西方颜色革命的温床。这是西方人最乐意看到的结果。此番立陶宛封锁加里宁格勒的陆运,根本的原因是俄罗斯跟西方之间长期地缘对峙的结果,当然本次立陶宛背后的主使者是美国而非欧盟。加里宁格勒被突然截断陆运,短时间的确会激起当地人更痛恨西方国家,转而和祖国同仇敌忾,但若时间一长生活在加里宁格勒的俄罗斯人便会对俄罗斯倒戈相向,将怒气往自己国家洒。毕竟人都是经济动物,让大家饿着肚子忍受不便生活去空喊口号,除非是圣人,否则肉眼凡胎的人们没几个人做得到。

加里宁格勒,是插在西方心脏的钢刀,还是砧板上的肉?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只有三条路,一是通过其他运输方式替代陆运;二是进行军事干预;三则是利用手中能牵制西方的资源来要挟。俄罗斯若走海运往加里宁格勒输送物资,效率太慢,空运虽快但耗费的成本令俄罗斯承担不起。而对立陶宛动武的话,根据北约缔结条约规定相当于对整个集团诸国动武,深陷俄乌战争泥潭的俄罗斯肯定不能选这条路。所以俄罗斯便打算用能源牌来进行反制,你欧盟不是每年朝我进口海量天然气嘛,现在你一个小弟不听话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看你管不管?不管那不好意思,能源输送管道直接给你掐断,管的话咱至少还能和气地做生意伙伴。大毛的这一招果然不错,据最新消息欧盟坦诚立陶宛截断加里宁格勒是不明智的行为,将不承认其制裁结果,会跟俄罗斯谈判恢复加里宁格勒的陆运通道。立陶宛和俄罗斯之间的此次博弈事件,充分证明了国与国之间打交道,想要避免被对方卡脖子,一定得手握至少一样能牵制对方及其背后势力的法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