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鱿鱼游戏》能够风靡全球?

作者:普洱世维克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知韩莫若朝,朝鲜的官媒虽然批判了《鱿鱼游戏》中的糟粕,但总体上还是认可的态度。

为什么《鱿鱼游戏》能够风靡全球?

《阿里郎回声》(메아리)网站页面

朝鲜官媒《阿里郎回声》(메아리)指出“《鱿鱼游戏》赤裸裸地展现了无法承担巨额债务的数百人,在地狱般的生活中垂死挣扎,只为了抢夺给最后1名优胜者的巨额奖金,彼此之间在残忍的游戏中杀个你死我活,剧中向观众巧妙呈现出在兽化的韩国社会下,人类在极端的竞争环境逐渐泯灭人性的悲惨现实。”

身为有钱人的游戏主办方,制订出“只要不是第1名,通通都得死”的弱肉强食游戏规则,将凄惨血腥的杀戮游戏视为娱乐。剧中透过描述这种现象,讽刺权力高层贪污腐败风气弥漫的社会,以及穷人惨沦为有钱人的玩物,如此不公不义的社会,激起观众们的悲愤之情;又称观众认为,“剧中是以经济不平等现象极为严重的韩国社会为背景”、“在激烈竞争下被淘汰的人们大大增加,这就是韩国社会的现况”。

为什么《鱿鱼游戏》能够风靡全球?

我们可以看出尽管《鱿鱼游戏》游戏中有攻击朝鲜政治制度的东西,而朝鲜作为一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充分的认可了作品对韩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这是即先前奥斯卡获奖作品《寄生虫》之后韩国也就是南朝鲜另一部风靡世界的作品。不管怎么说南朝鲜的那两部电影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除了情节设计方面过硬的功底外,主要是因为反映出了强烈的阶级矛盾,得到广大无产阶级的共鸣。

,寄生虫虽然反应了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却是不尊重劳动人民,完全是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的反动暗黑思维。相形之下尤其是《鱿鱼游戏》其主人公因为争取劳工权益而被黑心资本开除的设定,以及人物在斗争中种种英勇表现,则是一种属于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自然能够赢得广大观众的共鸣。

社会现象型电影算南朝文艺界一大优质特产,也许他们本来不想拍阶级斗争,也想用韩国官方的和谐思想糊弄过去,但即便如此,在揭露社会现象的同时,阶级矛盾必然会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观众。不想拍也拍出来了,所以说阶级矛盾才是这个星球的主要矛盾。

为什么《鱿鱼游戏》能够风靡全球?

另外鱿鱼游戏毕竟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糟粕。比如说其中有一些对中朝不友好的东西,希望大家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看待。

这两部文艺作品能够大火是文艺工作者的骄傲,却是一个民族的悲剧。那边是带有极重东方封建制残余的资本主义社会,东西方阶级社会的矛盾,在那里一样不少,容易引起各国观众的共鸣,所以说观众们或多少有看笑话的因素。

寄生虫有看高丽民族笑话的因素,鱿鱼游戏虽然也在看笑话,但主角身上却有着属于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希望这个人设被后来打磨成不输保尔的永恒经典,不要被续貂之作恶意歪曲成不堪入目的东西。

为什么《鱿鱼游戏》能够风靡全球?

至于雄狮少年则和这两部作品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东西,尽管它业内普遍得到好评,却也争议不断,在国际上虽然得到主流人士的认可,却也不怎么流行。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其实外貌有争议还都是小事,关键是在立场上。

这部作品细看它的情节始终没有跳出资产阶级情节规范的框架,也没有反映出无产阶级内在精神的觉醒。

剧中主角获胜除个人努力外,无非是靠天赋觉醒,和风清扬之类的高人指点。天赋觉醒是资产阶级的东西,相对于老老实实认命的封建思想有他一定的进步意义,则于风清扬似的设定基本上属于封建文化的残余,金庸老先生是旧时代的人自然是不用一般见识,在当下则是不足为取得。

个人努力奋斗在任何一个形态的社会都是要充分肯定,但关键是这种努力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取得成果,若像改革开放前的老电影《决裂》《春苗》那样,是以从劳动和实践中得出的新知识推翻传统教条,这样设定必然会让观众更加信服,也会进一步得到国内外市场的认可,争议之声也会有所缓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