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作者:奈落堇梦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上,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都蓄势待发,精神充沛。

在女排的赛场上,中国选手身形笔直依次上场,这里面有一个姑娘看起来和别人不太一样,她的左臂被白色的绑带吊起,然后挂在脖子上。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中充满了坚定,原本安静的观众席上喧闹了起来,显然大家都注意到了她,摄像机也随着大家的好奇把镜头切到了姑娘的身上。

她依旧不慌不忙,摆动着一只手臂走到了赛场。这次比赛过后,姑娘有了一个新的称号——“独臂将军”。她就是中国女排国手陈招娣。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与排球的不解之缘

1955年,陈招娣降生在浙江杭州一户普通家庭,家里孩子好几个,父母要赚钱养家,自然不能全面地照顾到。

陈招娣天性爱玩,对于学习总是不够自觉,成绩虽然不是差得离谱,但是也称不上是个读书的料子。

不过她长得比同龄孩子体型要大,从小就有着使不完的精力,跑跑跳跳一天也不觉得疲惫,所以在运动一事上有着天生的优势。

所有的学习科目中,陈招娣最喜欢的就是体育,跑步、跳远、扔铅球,每一项她都能获得第一名。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在1972年的时候,浙江省队开始筹备女排运动员,陈招娣在第一时间就被推荐上去了,教练测试过她的弹跳力以及耐力后,直接就把她定为了人选。

在体校进行的专业训练要比她平时的玩闹般的锻炼差太多了,况且陈招娣之前也没有接触过排球,因此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也觉得很困难。

不过在训练了一段时间,逐渐掌握了窍门之后,陈招娣是彻底爱上了这项运动。不久之后她因为能力出众又被选中了在北京体院青训队进行训练,只不过这次她需要远离家乡。

来到陌生的北方,陈招娣初来时因为不适应还生了一场病。还好教练及时发现了她的状况,让她得以有时间调整身体。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后来她又来到了八一排球队,她在这里度过了两年的时光后,在1976年进入了国家排球集训队和郎平、孙晋芳等人成为队友。

这里的队友都是经过万里挑一选拔上来的,大家都有着超强的实力,微小的差距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持平。

陈招娣是不能接受落后于别人的,因此她训练得格外刻苦,但也导致许多动作不规范。

那时候她进队还没有多久,参加大学生比赛,然而她却在吊球的时候失败。教练袁伟民看到后发现了她使用了错误的动作,非常有碍效率。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陈招娣当时心高气傲,觉得自己长期以来都是这种做法,从来没人说过不对,此次失败只能说是意外。

她心中很不服气,想到:“你就看见我没‘吊死’的时候,我‘吊死’的时候你怎么没看见?我一定要‘吊一个好的给你看。”

于是又按照原来的操作吊了一次球,结果很不幸又是失败。没有给自己证明的陈招娣显得有点心虚,整场比赛都没再往袁教练那里去看。

等到结束后,没出意外,她挨了袁教练一顿批评,然后又苦口婆心的劝她要有集体意识,适当的改变自己才能更优秀。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陈招娣听进去了,她不再一味地单独作战,而是开始学会配合。在袁教练的指导下,陈招娣再次取得进步,每天汗流浃背的苦练,也让她得到了收获。

练球成了陈招娣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她和队友在灯火通明的球馆里一待就是一天,从不喊累。

有一次大家加强了训练,结束后都累得直接瘫倒在地上不愿意起来,等到稍微缓过来一点后开始捡洒落一地的排球。

这是袁教练平时温和的声音如同魔音一般传了过来:“谁还想再加练一会儿?”陈招娣喘了一口气,直起身子大声说:“我加练一会儿。”说完她就活动了一下关节再次加练了15个。

后来这段经历还被放在了中学的语文教材里面,以《苦练》为题,让祖国新一代的学习见识她这种肯吃苦的劲头。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断臂”仍上赛场

陈招娣的这种性格也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她不会认输,即使用尽全力也不会放弃。

在1978年打全国甲级联赛时,她摔倒在地致使左臂桡骨负伤,等到包扎结束,她还乐观地调侃自己问题不大,不影响在比赛时发挥。

可谁都知道,运动员最重要的就是身体情况,不说手臂受伤,就算是手指伤到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赛场上磕磕碰碰不可避免,造成二次受伤的几率也非常大,加之排球主要还是用手部发力,不彻底养好,很难参加比赛。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此后,陈招娣谨遵医嘱,用最快的时间恢复伤口。等到1979年在太原与日本展开比赛时,陈招娣再次站在了赛场上。

教练和队友原本担心陈招娣的手臂没有彻底恢复,因此在赛前反复叮嘱,让她量力而行就可以,陈招娣笑着活动活动的手臂表示自己已经没问题了。

赛场上一开始大家都蓄势待发,双方看起来势均力敌,难分上下。然而就在陈招娣起跳拦网时被对方选手撞倒在地,刚好砸到了之前受伤的左臂。她闷哼了两声,脸瞬间就白了。

其他队友连忙赶来要把她扶到治疗室,陈招娣却摇了摇头说自己问题不大,坚持在观众席上看大家比赛,等到打赢了比赛,陈招娣跟着大家一起欢呼后才赶紧去治疗。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果不其然她的手臂再次断裂,两个月后的第四届全运会都没能恢复。可是这场比赛事关重要,陈招娣不想因为因病退场给大家带来不好的影响,便吊着一条胳膊出现在赛场上。

她这副坚强的模样赢得了大片赞扬,观众席上掌声雷动,呐喊鼓舞声久久不绝。“断臂将军”的称号是对她的敬佩也是尊重。次年,陈招娣因为感染人心的体育精神获得了运动健将的称号。

拼命三郎一般的训练强度让陈招娣全身负伤,但是作为运动员,大家或多或少身体都会有不适,因此陈招娣也没怎么向外人说过。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除了她手臂的旧伤以外,最疼痛的就是她的腰伤病,因为长久的站立、起跳,对于腰腹部的力量十分看重,陈招娣早早的就察觉到自己的问题,按时服药治疗。

但是像这种病只凭药物治疗没什么用,主要还是得靠休养。

但是让陈招娣休养,那不如不说,她依旧强忍着不适上场比赛,虽然每次下场休息,她都疼得无法走路,但是每次比赛她就如同奇迹上身,完全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不舒服。

在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时,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前去日本参加,所有的队员都压力很大。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陈招娣作为老队员,被安排一对一帮助新队员郎平,她们住在一个房间里,一起给对方鼓励,中国女排最终获得了7战7胜的好成绩。

而陈招娣在比赛中腰伤复发,紧咬牙齿才坚持下来,领奖时还是被郎平等人扶着走向奖台。

1982年,中国女排负分进入世锦赛的复赛,袁教练站在全体女排面前鼓舞士气,大家都有实力,只要发挥稳定,一定能赢。

陈招娣内心也颇为紧张,这场比赛关乎着能否扭转战局,所有队员都铆足了劲打球。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最终中国以3比0取胜了古巴队,然后又以3比0打败了前苏联队,犹如逆风翻盘,反败为胜,成功走进前四强。

并在与秘鲁队对战时再次以3比0的战绩打败对手,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从此后,中国女排连续赢得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世界冠军,以极其辉煌的表现获得了五连冠的历史成就。

不过后面三次的比赛陈招娣并未参加,她因腰伤加重,无法再参与比赛,无奈离开了赛场。

直到很久之后,陈招娣依然清晰地记着自己腰伤复发的感觉,她整个人都不能动弹,稍微转动身体都是锥心刺骨的痛。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正常的上下楼梯也成了大的阻碍,只能让战士们背着她跑上跑下的做事,为此,陈招娣还说:“心里特别过意不去,总觉得给人家添麻烦,可是不背,又寸步难行。”

虽然离开了一线,但是陈招娣依然在我大陆排球事业贡献力量。她在1983年,先是到北京体院读书。

毕业后她出任了“八一”女排副政委,为新的女排运动员提供技术指导,还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于对她职业生涯的肯定,国家体委还给她颁发了体育荣誉奖章。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定格在58岁

在退居二线的时期,陈招娣还完成了人生大事,与爱人郭小明结为夫妻。

每次谈起自己的丈夫,陈招娣都是一脸幸福她表示:“我们是在部队认识的,他转业后开始下海经商,我们俩互不干涉彼此的工作,遇到事情一起商量解决。”

1986年的夏天,陈招娣察觉到自己的食欲不振,身体总是疲乏,还以为是工作劳累,身体吃不消了。

同事见她总是干呕,有些狐疑地让她去医院做检查,因为她的反应很像是怀有身孕。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陈招娣觉得同事分析的有道理,来到医院果然是有了孩子,只是她这时工作正忙,要带着运动员打比赛,天南地北的四处跑,害怕影响孩子,但是她又不想放弃一手带起来的队员。

最后只是摸着自己的肚子,对肚子里的宝宝悄声道歉,让她辛苦陪着自己一起工作。

等到孩子出生后,果然受到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对排球感兴趣,在孩子还不会说话走路的时候,就喜欢抱着网球不厌其烦地玩耍。

但此时中国女排的训练也迫在眉睫,陈招娣不顾生产完没多久的身体,在女儿还不满2岁的时候就把她送到了杭州给母亲照看。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她几乎是住在了队里,和新的女排运动员们一起训练,一起进步,最终在她的带领下,中国女排排名世界第三,在1990年和1991年时达到了第二名。

后来到了1993年,陈招娣因为借调期满转回总政文化体育局工作,她天生不是一个会安闲的人。

在这里她仍旧兢兢业业,组织各类体育活动以及竞赛,有时身兼数职,繁忙的时候能持续加班,工作两天两夜。

虽然已经不再直接接触赛场了,但是陈招娣的体育精神始终存在,她在偶尔空闲时依旧会上球场运动。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而且她曾说:“无论是什么样的球场,也不管我的实力能不能赢,我都会一门心思地想上场赢球,这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

她对于排球的热爱持续不减,一度想重回女排担任教练,可惜在1998年的时候陈招娣患上直肠癌,做过手术,身体已经不能再支撑她的梦想了。

此外她还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工作之余修完了清华大学研究生进修班的全部课程,她曾表示:“年轻时把时间都用来打球了没有很多东西都没学过,所以要不断地学习提高。”

她出色的职业生涯所有人都能看得到,2006年陈招娣被中央军委批准升到了少将军衔。此后她工作依旧尽职尽责,还在2008年奥运会上担任了中国女排解说员。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后来她就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年轻的女排选手们一代一代地成长起来,她心中宽慰,也对女排姑娘们感到骄傲。

在2013年左右,陈招娣的身体再次出现问题,年后她在家人的安排下住进医院,做全面检查。

此时她的直肠癌转移,发现时已经是肝癌晚期。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极致,陈招娣总想最后再做些事情。

她与刚回国的郎平好好沟通一番,提出如今中国女排的现状,还说:“当今天下,谁来当教练力挽狂澜?千钧重担舍君其谁!”强力邀请郎平回国执教。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当时郎平并未做出回复,只是犹豫一会儿,然后握住陈招娣的手让她好好治疗,她们老女排们都还等着再次见面呢。

然而陈招娣的病情始终反反复复不见好转,平时总是依赖她看起来一直长不大的女儿突然间成熟了不少,日日陪在她床前盼望着陈招娣尽早恢复健康。

丈夫郭小明也暂停了自己的工作,想方设法地让她的身体舒服一些。开始陈招娣在医院扛了四十多天,4月1日那天,她病情恶化被推进手术室进行紧急治疗。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这次,陈招娣再也没有醒来,她的女儿哀痛的发微博:“妈妈走好,那个地方没有疼痛,没有疾病,只有开心。还有两天我就26岁了,你又一次骗我,我不恨你,我依然爱你。”

陈招娣的亲人好友,以及曾经的队友教练很快都得到消息,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来送陈招娣最后一程。

4月5日,北京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中还是湿润的味道,八宝山的东礼堂门口密密麻麻站满了六百多人,这些都是来为陈招娣送行的。

大家安静站立,看着郭晨抱着母亲的遗像走入灵堂,自发的哀痛告别。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追悼会上,陈招娣的老教练袁伟民为她摆上花圈,昔日的队友郎平泣不成声,想起一个月前的畅聊,她不禁眼眶通红,看着冰棺里的陈招娣说:“我们来世一定还要做队友。”

而在陈招娣去世不久,郎平就回到了中国女排担任主教练。她听取了陈招娣生前对她的盼望,要为中国女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她的带领下,女排在2016年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2018年女排世锦赛季军、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等。

故事:陈招娣葬礼上,郎平泣不成声,不久遵她期盼:接手中国女排

而陈招娣的女儿郭晨,也继承了母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女排的精神一直存在,陈招娣为此奋斗一生的经历始终存在于每个女排姑娘的心中,她是传承者,也是后人的榜样。

参考资料

[1]《光明网》,《中国女排的“拼命三郎”》

[2]《中国新闻网》,《女排名将陈招娣魂归故里 众人缅怀泣不成声》

[3]《光明网》,《陈招娣:独臂将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