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作者:金泽谈娱乐

01

1969年高晓松出生在北京一户书香门第家庭,他既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也不是有权有势的“官二代”,

而是生活在一个高知识分子家庭的“知二代”,从祖辈开始就已经人才辈出。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也是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的院士,

外婆名叫陆士嘉,和祖父的成就不相上下,她是北京航空学院最开始的筹建者之一,也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授权唯一一位中国籍博士学生,

祖父高景德曾是清华大学的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电机工程专家,

而母亲张克群在清华大学毕业,师从梁思成,还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父亲高立人是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学识颇深。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在高晓松的家里,清华大学的门槛似乎是最低的,而且他曾骄傲地说:

“随便踹开一家的门,进去聊会天就很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在我家前面的院子。”

这句话不是吹牛,而是真的。

从小就受到身边人的熏陶,考入清华大学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1988年,就像所有人所预期的那样,高晓松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

不过,在他的大半人生中,自己的身份似乎和家族没有一点的联系,

虽然是个理工男,但他却心怀艺术梦,上大学时,他就经常抱着吉他和朋友一起坐在草地上弹奏,

而且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而这个人就是“老狼”,当时的俩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们迅速的组建了一个名为“青铜器”的乐队。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高晓松的想法自然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他们怎么可能允许家里出来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呢?

搞艺术离不开金钱的支撑,可身边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给他提供帮助,高晓松自认为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最终还是决定坚持下去。

终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大三那年,高晓松和老狼接到了厦门一场商演的邀请,俩人也即可踏上了前往那里的飞机,

只可惜最后演出并不是很顺利,两个人也没有了回来的经费,于是开始了长达半年的流浪,

在这期间,他们俩还结识了一个女孩,她被高晓松的歌声所打动,

而同样,见到女孩的那一刻,高晓松的内心再也按耐不住了,也是这段奇妙的经历,让他有了创作灵感,这才有了后面的金曲《同桌的你》,

在往后的回忆中高晓松写道:

“和她手拉着手,在夜凉如水的东边幽深小巷里,接了10分钟41摄氏度的吻。”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同桌的你》发行一年后,这首由“老狼”主唱的歌瞬间成了爆款,仅仅一年的时候,就收获了各大音乐奖项,

作为歌词的创作者,高晓松也火了,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北京,之后就和女孩失去了联系,

这趟冒险之旅,让高晓松知道了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他也变得更加坚定。

所有人都没想到,即使考上了国内最顶流的大学,但高晓松还是选择了退学,

当时母亲生气地喊道:“我培养你是要你做科学家,不是让你去玩音乐的。”

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高晓松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之后他报名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的预科班,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路。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02

只可惜,尽管自己已经放弃了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但是高晓松还是意外的落榜了,后来经过朋友的介绍,他来到了亚视做实习编导。

之后的一段时间,高晓松开始不断地为外面的公司拍广告、写剧本、拍MV,当时公司的人都十分的诧异,一个理工男居然有如此高的艺术天赋,

高晓松也凭借着这份工作拿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身穿皮夹克,夹着公文包,手里拿着BB机,开的是林肯,要多得瑟有多得瑟。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很快这位潇洒的才子就被一位飒爽的女孩所吸引,她叫筠子,同样也是一名歌手,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晓松听了她的歌《一起做吧》,面对迷人的嗓音,高晓松的内心也开始不断地涌动,

俩人第一次见面,他就对这位才女一见钟情,默默地在心里发誓:“我一定要追到她。”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为了把筠子追到手,他可是下足了功夫,高晓松是个有才华的人,他从朋友那里搜集来了许多的好歌,然后全部献给了筠子,他的风情让女孩眼前一亮,

一段时间的接触过后,俩人就坠入了爱河,甜蜜的生活也就这样开始了,筠子还迫不及待地带着高晓松去见了自己的母亲,甚至还聊到了结婚事宜,但是母亲却并不看好她们。

高晓松的骨子里是个骄傲的人,面对筠子的母亲,他没有展现出自己是一个晚辈应有的态度,毫不谦卑,

他的家人地位都很高,中国人讲究门当户对,这让筠子的母亲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可是女儿现在满眼都是这个男人,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最后,母亲赞许了俩人的关系,筠子带着对婚礼的美好憧憬回到了俩人的小家,殊不知此时的高晓松心里早就失去了当时的热情。

1999年,高晓松在对外经贸大学的门口见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后来通过打听他才知道女孩的名字——沈欢,

高晓松对沈欢一见钟情,内心情感早就让他忘记了一切,而筠子注定不是那个会跟他走进婚姻殿堂的女人。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之后,高晓松就和筠子提出了分手,转身投入到了沈欢的怀抱中去,

俩人认识的第三天,高晓松就向沈欢求婚,这本就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但没想到她还真就同意了,

俩人的家庭环境也算是匹配,沈欢的父母都是商人,家境优越,她面容姣好气质出众,俩人站在一起真的可以称作是郎才女貌,

而高晓松对她早已到了痴迷的态度,甚至为了当时让沈欢答应自己的请求,他还进行了自虐,在胳膊上烫了三个烟疤。

“这是我追求沈欢的时候烫的,她不同意我就烫一个,烫到第三个她就答应了。”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那年,高晓松自编自导了第一部电影《那时花开》,主人公邀请的还是朴树和周迅,

不得不说,从乐坛转身进军到影坛,高晓松确实十分的有才华。

当时他为这部剧编辑的女主人公名叫“琛子”,后来因为沈欢,他把人物的名字改为了“欢子”,

不得不说,高晓松很会讨女人的欢心,只可惜筠子并不是那个他想要的人。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和他分手以后,筠子陷入了很长一段痛苦的时光,好在最后音乐才子汪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当时的俩人可以说是如胶似漆,

但没过多久,这段感情也慢慢地出现了问题,最终也以遗憾告终,感情问题压得筠子喘不上气来,最后她还是选择离开这个让她悲伤的世界。

筠子的离开让高晓松很是诧异,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因为自己走到这种地步,

此时同样痛苦的还有筠子的母亲,她明白女儿为什么会走到这步,她把所有的怨气全部撒在了高晓松的身上,这件事没这么容易过去。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几天后,筠子的母亲站出来控诉高晓松,然而高晓松却对着媒体说:

“我们两个正常恋爱,正常分手,我没有责任。”

高晓松把筠子生前的最后一任男友汪峰搬了出来,面对自己昔日女友的死亡,他没有留半点的情分,

但和这个男人相比,更对不起筠子的人似乎是他吧。

一个人犯错有一次也绝对会发生第二次,毕竟当时和沈欢在一起时他也有女朋友,俩人的婚姻在第三年就戛然而止,

问题依然出现在高晓松的身上,因为此时的他又遇到了一位让自己心动的女人,她就是歌手阿朵。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虽然俩人还没有离婚,但是高晓松还是不顾妻子的存在开始疯狂地追求阿朵,

为了讨心爱之人的欢心,他尽自己所能给阿朵带来了许多好的资源,这一切很快就传到了妻子沈欢的耳朵里,

于是她动用法律的武器,和高晓松办理了离婚,而且必须要让他净身出户。

离婚后,高晓松一下子变成了一位一无所有的人,后来据他回忆称:

“那个冬天很冷,我什么都没有,自己穿着单裤坐在车里,我不敢下车,外面太冷,只能坐在车里哭。”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虽然十分的狼狈,但这何尝不是一次报应呢?

即使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但是他和阿朵的感情并不是很顺利,因为当时女方的闺蜜十分反对他们俩在一起,

高晓松是个有名的风流才子,这是圈里每个人心知肚明的,但是阿朵并不是一个这样的人,为了爱他可以放弃所有,

这段感情最终维持了两三年的时候,事实证明,阿朵的选择真的错了,他们并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因为很快,高晓松就要和别人结婚了。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审美好像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这辈子就没有找过女知识分子,因为我自己没有文化,所以我一看到女知识分子头就大。”

在高晓松的字典里,“一见钟情”似乎是个很神圣的词,因为他的第二段婚姻也和这个词有关。

这个姑娘名叫徐姗姗,年龄比高晓松小了整整19岁,家庭虽然富裕,但她还没有上完学就开始来到北京打拼,做起了模特,

第一次见到高晓松的时候还是一次选秀比赛,当时她的只有17岁,高晓松是个评委,

精致的五官、飘逸的长发,没有一点不让他喜爱的,高晓松也就这样展开了自己的攻势。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虽然徐姗姗的家境很好,但是年纪轻轻没怎么见过世面,一个成熟的男人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她自然招架不住,

于是一段“老少恋”就这样展开了,虽然所有人并不是很看好他们,但是高晓松的这段恋情比以往走的都要长远。

2007年,相恋三年的俩人在美国举办了婚礼,年底女儿出生,

这段婚姻也一直保持得很稳定,据说每次接到电话,高晓松的第一句话一定是“老婆我爱你”,

但是俩人的身份却有着天壤之别,高晓松已经是京圈有名的才子,而徐姗姗仅仅是一个普通女孩,唯一的殊荣就是“高晓松的太太”。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这件事让高晓松很是得意,他曾在公开场合说道:

“我老婆的世界观都是我塑造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甚至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都是受我影响,我觉得这样很幸福。”

接下来的几年,高晓松参与了众多电视节目和艺术作品的创作,当评委当嘉宾,事业不断地上升,

足够深厚的知识和不同寻常的谈吐再加上与众不同的外装打扮,他也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再加上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和一个爱他的妻子,此时的高晓松真的可以被称作是一位人生赢家。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但这一切在2011年戛然而止,酒驾事业对他的人生来说是一个急转弯,

因为酒驾引发了重大的交通事故,四车追尾四人受伤,最终高晓松因为“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罚款4000元,

如果是旁人就引起不了这么大的关注,可他是高晓松啊...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这样的事业无疑会对事业造成很大的打击,但是他诚恳的道歉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同情,观众又对他产生了不一样的好感。

出狱后,他的他脱口秀节目《晓说》在优酷正式上线,节目里高晓松靠一张嘴一个扇子尽说古今中外天文地理,

这样的节目在当时是极少存在的,再加上他自带的明星光环,立刻吸引了很多的观众,上线仅仅三个月,总播放量就超过了3000万。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随着自己事业的上升,他的全新节目《晓松奇谈》开播,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档节目加上了“奇、怪”的特点,

高晓松对许多人们所知的历史事实给予了客观的否定,替人“洗白”,惹怒了不少有良知的观众,

在节目中他声称四大发明里的造纸术其实是埃及人创造的,指南针是阿拉伯人,印刷术是在韩国发展的,

真正属于中国的四大发明只有麻将、针灸、炒菜和按摩,这无疑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诋毁,当时不少家长还联合抵制他的节目,怕给自己家的孩子教坏了。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高晓松成于这张嘴,最后也终究败在了这张嘴上,

2021年8月,《晓松访谈》节目正式下架,所有书籍停止售卖,

28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官博正式喊话,说不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声:

“高晓松披着解读历史的外衣,然而在他肥大的脱口秀袍子里,藏着的尽是包藏祸心的私货——历史虚无主义。”

至此,高晓松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也慢慢地开始在观众的视线里消退。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结语

高晓松的婚姻是有保质期的,和徐姗姗的婚姻仅仅维持了7年,他就单方面宣布解除夫妻关系,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不快乐他想要自由,

于是他一个人收拾好行囊后离开了曾经属于自己的家,把妻子和女儿留在了那里。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对于徐姗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婚姻,对于她来说更像是一个精神支柱,好在因为有孩子,她挺下来了了,

此后她的标签不再是“高晓松太太”而是“独立设计师夕又米”。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2020年6月28日,走投无路的高晓松开始做直播,而等待他的只有一片片谩骂与嘲笑,

曾经的风光已然逝去,等待他的只有一个落寞的结局,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更何况作为一个艺人,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然最后等待他的只有接受人们的审判,和一个无法挽回的结局,

不知道此时的高晓松是否后悔,但一切都是罪有应得。

从“脱口秀天才”到“无人问津”高晓松是怎么一步步“作死”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