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缠枝莲纹球式香薰——大师们让流失文物“重现江湖”

作者:“京景” 景泰蓝
缠枝莲纹球式香薰——大师们让流失文物“重现江湖”

从鸦片战争到火烧圆明园,从八国联军到抗日战争,100多年来,中国有太多的宫廷景泰蓝文物流失海外,使国内的景泰蓝的爱好者和喜欢收藏的朋友无法亲眼目睹顶级文物的风采,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北京汉艺煌景泰蓝工艺品有限公司特别邀请刘永森、丁明鸿等景泰蓝大师历经六年完成了“京景”景泰蓝《中国历代景泰蓝传世九珍》系列作品。

该作品从大英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正仓院等馆藏的中国文物中选取原型,并且进行等比例复制。今天给大家展示的是其中的一款珍品-------缠枝莲纹球式香薰。

缠枝莲纹球式香薰——大师们让流失文物“重现江湖”

从古到今景泰蓝一直是中国传统出口工艺品,日本的七宝烧就是仿制中国的珐琅工艺,它的釉色亮丽有余,但是不带釉中的掐丝。市场上见到的景泰蓝绝大多数为新工艺品,因为景泰蓝工艺从古一直没有断过,且产量越来越大。

新工艺的景泰蓝价格都不是很高,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产过剩,不太讲究工艺质量,只有少数的景泰蓝制作工艺讲究,掐丝细,釉面光亮,色彩鲜艳而明亮,成为我们与国际友人和亲朋好友互相往来的最佳礼品。

旧的景泰蓝已经很少见到,所能见到的大多为清代晚期。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所提高,胎薄、彩釉也比较鲜艳,并且砂眼较少,花纹图案也比明代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纹饰生动,金饰部分采用镀金,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

缠枝莲纹球式香薰——大师们让流失文物“重现江湖”

景泰蓝(Cloisonne),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景泰蓝标准英文名为Cloisonne。

缠枝莲纹球式香薰——大师们让流失文物“重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