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公元984年,大殿上异常安静,赵元佐挺身而出,说:“父皇,三叔他胸无城府,说话直,但绝对不会造反。”赵光义说:“我难道不

作者:梨洛白读史

公元984年,大殿上异常安静,赵元佐挺身而出,说:“父皇,三叔他胸无城府,说话直,但绝对不会造反。”赵光义说:“我难道不是为了你吗?”赵元佐说:“这皇位何必要据为己有?”

赵光义能顺利地继承皇位,得益于他母亲杜太后临终前下的命令。

老太太的意思是,二儿子赵匡胤去世以后要把皇位传给三儿子赵光义,赵光义去世的时候,把皇位传给四儿子赵廷美,等赵廷美去世的时候,再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

史称“金匮之盟”。

可是,赵光义位子坐稳以后,舍不得交出来了,一心想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还在世的两个儿子,一个因为受了赵光义的气,割腕自杀;另一个不明不白的就死了。

皇位的潜在威胁只剩下了弟弟赵廷美。

赵廷美见着两个侄儿死得不明不白,有一次私下说了句:“三哥对不起二哥!”

不料被有心人听了去。

这可给了赵光义一个好理由,跟宰相赵普又搜集了一些边边角角的材料,就给他安了个“造反”的阴谋。

皇帝的意思,大臣们很清楚,事情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请奏要严肃处置赵廷美。

可赵光义的大儿子赵元佐却站出来说:“叔父毫无城府,爱发牢骚,但绝对不会造反,还请父皇明察。”

赵光义看着儿子一脸懵,说:“难道你不懂吗?我这可全都给为了你啊!”

赵元佐不接他的茬,继续说:“曾经魏文王曹丕想陷害陈思王曹植,曹植说: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况且,这个皇位,本来就是从伯父那里承袭来的,父皇又何必纳于私囊?”

赵光义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没有理他,心想,儿子总会理解自己。

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人惊掉下巴。

赵廷美被贬出京城后,过了一段时间就去世了。

当赵元佐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的价值观崩塌,慢慢地居然疯了。

赵光义心急如焚。这是他最爱的儿子。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所以,为他遍访名医。渐渐地,赵元佐的病情有了好转,赵光义很开心,于是,大赦天下。

在重阳节,举办了一场家宴,为了安全起见,没有叫赵元佐。

可谁知,散席后,人们结伴往回走的时候,赵元佐提着剑挡住了去路,指着皇子们说:“父皇请你们,单不叫我,是嫌弃我吗?”

赵光义的二儿子平日就不喜欢赵元佐,一看这个架势,赶紧招呼侍卫拉走他,可侍卫们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一看看我,我看看你。

现场的气氛剑拔弩张。这时,老三赵元侃站出来,把大哥劝了回去。

几个人觉得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可万万没想道,赵元佐竟然趁人熟睡,一把火烧了东宫。

幸亏及时发现,楚王、王妃以及他们的子女都没受到伤害。

赵光义非常生气,把赵元佐贬为了庶人,一位帝国新星的政治生涯到此结束。

【篱洛白的历史观】

老大赵元佐被贬为庶人以后,老二就被当成储君培养了。

只可惜,还没等登基,就猝死了。

老三赵元侃也就是以后的宋真宗赵恒,因为性格佛系,并不招赵光义待见。

赵光义虽然夺了哥哥一脉的皇位,但是他的后代,并没让他消停。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想要的一切,都要拿出相应的东西去交换。

对于我来说,简朴纯粹的亲情更重要。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我是@梨洛白读史 ,在别人的故事里思考人生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公元984年,大殿上异常安静,赵元佐挺身而出,说:“父皇,三叔他胸无城府,说话直,但绝对不会造反。”赵光义说:“我难道不
公元984年,大殿上异常安静,赵元佐挺身而出,说:“父皇,三叔他胸无城府,说话直,但绝对不会造反。”赵光义说:“我难道不
公元984年,大殿上异常安静,赵元佐挺身而出,说:“父皇,三叔他胸无城府,说话直,但绝对不会造反。”赵光义说:“我难道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