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作者:历史微鉴

1949年1月,杜聿明战败被俘。在被关押期间,杜聿明与其他被关的黄埔同学一起,每天在教官们的带领下劳动、读书和改造。

他们读的书籍有《毛泽东选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论持久战》等。读书之后,他们还要结合自己的罪行谈体会,写读书笔记和改造心得。

杜聿明一丝不苟地通读了这些书,写下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思想上也渐渐有了转变。

他开始对解放后的巨变和共产党的领导赞叹不已。更重要的是,他明白了自己的百万大军败给粟裕的原因。

据郭汝瑰在回忆录中所说,当杜聿明临终前,郭汝瑰去医院探望他,杜聿明却十分确定他就是共产党。这是为何?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战败被俘,反思往事

1949年1月10日,天还没有大亮。在一个小村庄的一条小路上,匆匆忙忙地奔走着十来个人,他们都穿着国民党军装,看起来狼狈不堪,还有几个人受着伤,他们急需找到一个地方包扎伤口。

这个时候突然走过来一个老百姓,这行人立马警觉起来,其中一个军官样子的人,叫住这名老百姓,问道:“这个庄子上有没有共军?”

老百姓一听,直接说道:“这周围几十里没有哪个村子没有解放军。”

话音刚落,这十来个人就面色凝重,尤其是坐在树桩上休息的那位,他虽然穿着普通的士兵服,但是周围的人却都对他毕恭毕敬。

看着老百姓似乎是察觉出了不对,那名军官立刻拿出了一枚金戒指递给这名老百姓,嘱咐到,不要把遇见他们这些人的事情告诉解放军。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没想到,这位老百姓觉悟很高,转身就跑到解放军十一师包扎所的所在地报告,说自己看见了一伙国民党人。

所长立刻派人出动,就这样,这十余名国民党士兵被俘虏了。

大家原本以为抓获的只是普通士兵,却没想到,在这群人中,看起来军阶最低的,正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

杜聿明被抓之后,不愿意受辱,企图自杀被解救,之后被押送到战犯管理所。

杜聿明被关押以后,他的身份虽是阶下囚,生活上却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杜聿明常年作战,身体留下了许多疾病。管理员们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给他的食物比党内的领导干部都好很多。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慢慢地,杜聿明不仅身体上的疾病得到了恢复,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研读毛泽东著作的过程中,他日益佩服这位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而且毛泽东“知人善任”,不仅能够任用有“常胜将军”之称的粟裕,更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粟裕也能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处境,杜聿明就愤慨地表示:不是我不能战斗,而是老头子(蒋介石)瞎指挥。

而对于蒋介石的瞎指挥,杜聿明一度怀疑,就是郭汝瑰助长的。

“最大的共谍”

郭汝瑰,1925年考上黄埔军校后不久,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是后来被安排到日本士官学校读书,渐渐地就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1937 年5月,郭汝瑰离开陆军大学,到常德任国民党十八军十四师参谋长。从此,他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郭汝瑰有勇有谋,作战勇敢,因此也得以一路升迁。1945年3月,郭汝瑰被安排任国民党军政部军务署副署长,后升任署长,又兼国防研究院副院长。此时的郭汝瑰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但是,随着郭汝瑰地位的不断升迁,他越来越看清国民党的内幕:蒋介石自称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却从来也没有践行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在此国难当头时期,前方的士兵为了祖国和人民,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不怕牺牲。

而身处大后方的达官显贵,却为非作歹,挥金如土,过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生活。甚至许多人利用职权,大发国难财。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尤其令郭汝瑰不满的是,蒋介石即使在抗日战争期间,也一直没有放弃反共、剿共的念头,经常制造国共之间的摩擦,破坏抗日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蒋介石集团就准备战后再打内战了。

郭汝瑰觉得,此时的国民党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各方面都已腐朽透顶,根本不足以担当救国救民的大任。

于是,他决定离开国民党,加入共产党。为了与共产党恢复联系,他想尽了办法。

1946年3月17日傍晚,郭汝瑰在任廉儒家,见到了董必武。郭汝瑰愤恨地对董必武说:“国民党内部实在腐朽不堪,根本无法担当救国救民的重任。”

他叹了一口气,恳切地说道,“我原本就是共产党员,现在请求恢复党籍,到延安去,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董必武并没有回答郭汝瑰的请求,而是沉思了一会儿,突然问道:“最近,国民党给你安排了什么任务?”

郭汝瑰如实相告:“何应钦让我去美国,担任中国军事代表团团员。但是,我不想去,我想去延安。”

董必武摇了摇头,说:“你应该去美国。趁这个机会,多多调查了解美国,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要与我们保持联系。革命工作还是要看远些。”郭汝瑰同意了。

董必武接着对他解释说,虽然你之前就加入过共产党,但是毕竟与党失去联系这么久,如今想重新加入共产党,恢复党籍,还是需要经过一番考验的。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而且你现在身居国民党机要岗位,在这里更容易为党做一些重要的工作,这样对你重新恢复党籍也更有帮助。如果去了延安,你所起到的作用,反而不如留在这里大。

董必武还告诉郭汝瑰,希望他能为共产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情报。

听了董必武的安排,郭汝瑰表示同意。他本来就是想要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事情的,他可以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从此以后,郭汝瑰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高级情报工作人员。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共谍身份,遭到怀疑

解放战争期间,郭汝瑰冒着生命危险,通过任廉儒,累计向中共和解放军提供了100多次核心的军事情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一份特殊的贡献。

郭汝瑰不但频繁地为中共提供绝密情报,还在暗中助长蒋介石瞎指挥。时间久了,有人开始怀疑他的身份了,这个人,就是杜聿明。

当时,国民党内的一个特工专家,在山东偶然听到一个高级军官说郭汝瑰是“共谍”。

因为没有证据,这名特工不敢向蒋介石汇报,只好把这件事告诉了与郭汝瑰有矛盾的杜聿明。

但杜聿明也没有真凭实据,也不敢向蒋介石报告,只好自己一直暗中观察着郭汝瑰。

有一次去郭汝瑰家,杜聿明惊奇地发现,身为堂堂的中将厅长,郭汝瑰的生活竟然十分朴素,客厅里的沙发甚至还打着好几个补丁。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杜聿明自言自语:“我在国民党里已经算是够‘清廉’了,郭汝瑰的家竟然比我家还寒酸,他不是共产党谁是?”于是杜聿明忍不住了,决定向蒋介石告状。

他说:“我自己就够廉洁了,可是‘郭小鬼’更是清廉得不像话。他既不好女色,也不贪财,家里生活十分清贫,就连沙发,都是打过补丁的!他肯定是共产党。”

蒋介石听了顿时火冒三丈:“难道大陆民政府的所有官员,都要到处捞银子才不是共产党,笑话!”

但是杜聿明并没有因此放弃,郭汝瑰已经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被迫几次执行郭汝瑰的作战计划,最终走向了彻底失败的道路。

解救失败,搭上黄维兵团

1948年11月10日,黄百韬在徐州被围。为解黄伯韬兵团之危,蒋介石在南京官邸召集会议。

蒋介石命令郭汝瑰报告作战计划,但是坐在台下的杜聿明却两眼喷火,不时对郭汝瑰的计划加以嘲笑和讥讽。

杜聿明当时在分析了战场形势后,提出了放弃徐州,坚守蚌埠的作战计划。他并没有打算设法解救被围的黄百韬,因此遭到了蒋介石的严厉驳斥。

杜聿明担心失掉蒋介石的宠信,不得已,只好违背自己的计划,表示愿意奔赴徐州,帮助黄百韬。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蒋介石在听到杜聿明愿意去后,立马转变态度,连声说道:“好!好!你赶紧去,我已经把飞机给你准备好了,你今晚就去,一定要解黄百韬之围。”

后来杜聿明因为飞机迷航,半夜才到徐州,11日晚才抽调兵力,去解黄百韬之围。

但他遭到解放军的猛烈阻击,不能越雷池一步。

21日黄昏后,解放军对黄百韬残部发起了总攻,激战至 22日凌晨4点,残部被歼,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

黄百韬死后2天,杜聿明再一次到南京,参加蒋介石的会议。这一次的会议内容,还是由郭汝瑰继续报告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郭汝瑰提出,以打通津浦路徐蚌段为目的,徐州方面,杜聿明带领主力向符离集方向进攻,孙元良和黄维兵团向宿县进攻。这样南北夹击,一举击破解放军,就可以打通徐蚌间交通。

蒋介石令杜聿明就按这个作战计划部署攻击。可是杜聿明却对这个计划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如果孙元良兵团与黄维兵团顺利合围,那当然最好。但是万一,他们双方没有同时进行夹击,或者其中一方兵力不足,不能有效地牵制敌人,黄维兵团又有陷入重围的可能。

于是,他建议再抽调五个军,直接进行决战。蒋介石说调五个军不可行,想办法调两三个军还是可以的。他让杜聿明先回去,按计划执行命令。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杜聿明返回徐州后,组织兵力,向符离集方向攻击前进。虽然他很不情愿,但是无法反对蒋介石的命令,只好选择执行郭汝瑰的计划。

他带着部队奋力的拼杀,但蒋介石之前许诺的援军,却迟迟没有出现。

其实,当时的国民党各路部队,都受到了牵制,蒋介石根本不可能再抽调其他部队赶来增援。

黄维兵团本想赶去解救,没想到自己自己也被对方包围,成了瓮中之鳖。

11月28日上午,惊恐不安的蒋介石,再一次急电杜聿明再赴南京研究作战布置,解救黄维兵团。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蒋介石瞎指挥,杜聿明打败仗

会前,杜聿明特地私下找到顾祝同,他对顾祝同说,既然不能抽调兵力决战,一开始就不要打,黄维兵团也不会被围。

现在解救黄维的唯一办法,就是集中一切兵力与敌人决战。否则,黄维救不出来,徐州不保,南京也会有危险!

顾祝同垂头丧气地说:“老头子也没办法,实在是一个军也调不动啊。现在只有放弃徐州,出来再打,你看能不能行?”杜聿明不同意。

他认为,从徐州撤离倒是问题不大。不过,如果要放弃徐州,就不要恋战。要恋战,就不要放弃徐州。如果放弃徐州出来再打,就等于把徐州三个兵团全部葬送掉。

所以杜聿明提议,可以让黄维继续坚守,这样可以牵制敌人。他就可以趁此机会,将徐州的部队撤出。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然后率领军队经过永城,等到达蒙城、涡阳、阜阳地区,就可以以淮河为依托,再向敌人发动攻击了。

顾祝同同意了这一提议,但是,杜聿明却叮嘱顾祝同,这个作战计划绝对不能让郭汝瑰知道。

顾祝同不以为然:“你不要多想,郭汝瑰跟我很久了,业务办得都很好,绝对忠诚可靠。”

杜聿明不依不饶:“不行,如果我的作战方案提前让郭汝瑰知道了,那我就不按照原计划执行了。”

不料,在官邸会议上,郭汝瑰的作战计划也主张放弃徐州,主张撤离徐州。撤退的路线,先经双沟、五河与李延年兵团会师,之后再一起西进,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当晚,杜聿明就返回徐州,并且召集部下决定30日晚上秘密迅速撤出徐州。

然而,杜聿明没有料到,因为各部行动不一,行动迟缓。导致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暴露了目标。

而这时,杜聿明的指挥部与下属各部突然失去联系,他根本无法控制局面,导致形势大乱。解放军则毫无阻碍地到达了萧县地区。

徐州城里火光冲天,人马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道路阻塞,以致后卫人员和辎重车辆大多被解放军俘虏。12月 1日晚,徐州解放。

3日,杜聿明只好带领各兵团向永城前进。没想到这个时候,他接到了蒋介石空投的亲笔信。

在信中,蒋介石指责杜聿明:如果一意逃走,又会陷入被动,现在应该停止撤退,与敌人全力作战。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看着杜聿明部队的仓皇撤退,蒋介石不但没有让战略掩护部队竭尽全力掩护杜聿明撤退,反而下令让杜聿明部队停止前进。

因为蒋介石认为,这个时候濉溪口、马庄一带敌部人数不足四万人,正好趁此机会击破。

杜聿明明明知道,如果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执行,一定会招致全军覆没。但他又不敢公然抵制蒋的命令,如果解不了黄维之围,这个黑锅就是自己背了,杜聿明陷入两难的境地。

纠结许久,杜聿明决定服从命令,采取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的战法,能攻即攻,不能攻就守,不让解放军把部队冲乱。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当晚,蒋介石再一次正式下达命令,让杜聿明停止撤退,迅速在两三日内解决濉溪口、马庄一带之敌。杜聿明认为,这样的命令,一定又是郭汝瑰唆使蒋介石下的。

杜聿明此刻万念俱灰。在风雪迷漫的黄淮平原上,他悔恨交加。

他不停地责怪自己,为什么11月 28日开会那天,没有向蒋介石指认郭汝瑰是潜伏的共谍,又为什么没有咬死必须全力撤退的方案。

弄到现在,逃既晚了,打也无望。杜聿明想来想去,觉得江山既然是蒋介石的,由他去罢,自己唯有最后为蒋介石效忠而已。

就这样,杜聿明兵败被俘。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1981年,杜聿明因为生病住院,郭汝瑰去看望他。杜聿明看着眼前的郭汝瑰问道:“你那时就和共产党有联系?”郭答:“是的。你是从哪知道的呢?”

杜聿明说:“山东方面”

“谁?”郭汝瑰问道。

“这是秘密,我不能告诉你”杜回答。

杜聿明反思,百万大军为何败给粟裕?晚年才知道是因为郭汝瑰

结语

国民党的失败固然是有着郭汝瑰这样的共产党人的无私付出,但更重要的是,国民党本身打的就是一场非正义战争,根本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当时郭汝瑰决心离开国民党,不也是因为国民党内部的腐朽,不堪国家重任吗?他代表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