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作者:秋叶侃史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贫富差别悬殊。既有大富大贵之家的“朱门酒肉臭”,也有底层农民的“路有冻死骨”,每个人都在努力生存,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其中包括苟延残喘的17岁小姑娘程金梅,她被父亲卖进花楼抵债,每日接客不断,动辄打骂、遍体鳞伤。直到1949年之后新中国解放,天津妇联将失足女子解救出来,程金梅才将她那段苦难的过往讲出来。

原来,她最怕的不是棍棒相加、拳打脚踹,而是“杨梅大疮”。如果问古代正经女子沦为妓女后,最悲惨的是什么?相比名节而言,“杨梅大疮”最为恐怖;一旦染上,无药可救。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而程金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活下来的幸存者之一。那么,什么是“杨梅大疮”呢?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年少梦碎,没入贱籍

程金梅出生于天津市静安区,父母是普通的农户,以种地为生。那个年代时局动荡不安,在一些地区,三天换两个军阀头头,每换一次,农民便要提前征缴一次赋税,税期高达数十载。

每日温饱是农民最低的愿望,一般人能活下来已是十分不易,而程金梅的父亲却在此时,开始吸食大烟。大烟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是官府敛财的手段,是平民妻离子散得害人的东西。

即便大烟如此祸害社会,依然大肆贩卖,无法杜绝。程金梅的父亲像所有吸食大烟的人一样,面对生活的重担,沮丧至极,不堪重负之下,只想放纵自己。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大烟让他忘却生活的艰难、现实的烦恼,沉沦幻境、飘飘欲仙。每日醉生梦死的感觉,让程父愈加上瘾,家里本来就捉襟见肘,而他为了买大烟,将家中值钱物品变卖一空。

很快家徒四壁,程父再也拿不出像样的东西变卖,可是戒不掉的烟瘾像无数个虫蚁一样啃噬着他的身心。于是,他买不到大烟时,常常将儿女毒打一通,以泄自己的怒火。

然而,当人的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时,骨子里的劣根性就显露出来了,什么儿女亲情,一概靠边儿站。程父的烟瘾越来越大,却拿不出一点儿钱去买大烟。穷凶极恶,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卖女换钱。

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荼毒下来,男贵女贱的思想根深蒂固,程父心想,儿子将来要用来防老,女儿迟早要嫁人,还不如换钱发挥点儿作用,也不枉我们白养她一场。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此时,程父眼里只有钱和大烟,根本不在意早已为女儿订好的亲事。曾几何时,程家父母为了减轻负担,将女儿许配给了一般人家,两家人相约届时成婚。

于是,程父为了免得日后争执,故意找程金梅未婚夫的茬儿,制造冲突、打了人家一顿,搅黄了婚事。对于程父来说,没有婚约在身就,女儿就好卖多了。

这一天,程父让程母将女儿打扮得漂亮些,穿上平时不常穿的好衣服,程母一边为女儿梳头一边暗自掉泪。程父看着老伴儿磨磨唧唧的样子,骂骂咧咧地开始催促她们。

程金梅欣喜地和母亲告别,随父亲一起出门,她以为父亲是带她去置办结婚用品的。一路上,程金梅幻想着和未婚夫成亲的场景,自己以后为人妻为人母的模样,儿女绕膝,四世同堂的欢乐场景。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短短的路途她已经将未来的一生都想好了,直到马车停到了一家名叫“永春堂”的妓馆前,她的思绪才被打住。从里面出来了一男一女,男人名叫佟福海,是妓馆的老板。

只见他大腹便便地走过来,朝旁边的老鸨示意一下。老鸨头戴牡丹,手拿蒲扇,穿着暴露,走近程金梅身前,拉着她的胳膊转了一圈,上下其手一摸,满意道:“还不错,留下吧!”

随即,站在佟福海旁边的小厮从钱袋里掏出了十块大洋,交给程父,程父清点无误后,转身离开。看着父亲的背影,程金梅恍然明白,自己被卖了,价值十个大洋。

不怕打骂,只怕杨梅大疮

程金梅死活不进永春堂,冲程父逐渐模糊地背影歇斯底里地哭喊道:“爹,不要卖我~带我回家!带我回家!”只见那模糊的背影顷刻间消失不见,剩下程金梅的哭喊声,和老鸨以及小厮的责骂声。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程金梅被拖进了永春堂,关在一间屋子里。到了晚上,老鸨打开房门,坐在摇椅上,气定神闲地说:“进了这个门,这辈子就别想出去了,除非横着被人抬出去。”

老鸨的字字句句,都把单纯懵懂的程金梅吓得毛骨悚然,但是贞洁自古以来就是女子最神圣的东西,妓女更是为人唾弃的身份,她无论如何也要守住清白。

起初,老鸨怕打坏了她的身子,以后不好招揽客人,只是断她吃食。日复一日,程金梅仍然在苦苦坚持,多日不进餐,只怕性命休矣,老鸨心想:

“这是佟老板花钱买来的,还没赚钱就赔本,佟老板必定不依她。”于是,老鸨叫人给她送去饭菜,等她吃完后,将她吊起来鞭笞,巍巍峨是受尽折磨。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一日日的苦刑下来,程金梅皮开肉绽、血痂合了又裂、裂了又合,疼痛难忍,同时她的内心更是十分惊恐。每日给她送饭的姑娘,劝她不要惹恼了老鸨,否则最后一定没好果子吃。

原先就有一个烈性十足的姑娘,因不肯就范,活生生被打死了。程金梅闻言不禁一个哆嗦,她不怕挨打,但她不想就这样死了。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虽然是个不好的开始,但是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于是,程金梅乖乖接受老鸨的安排,每日描红画眉,接待络绎不绝的客人,学着奉承他们;明明内心凄苦惆怅,却还要笑脸相迎。程金梅慢慢地开始适应这样的日子,心里念叨着,只要活着就好。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对于青楼女子来说也是奢侈无比的。有一天,楼里传遍了一个消息,姐妹翠玉染上了“杨梅大疮”,被关进了柴房,任其自生自灭,谁都不准靠近,免得被传染。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据说:“杨梅大疮”是一种由梅毒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可以通过血液传输到各个器官,引起病变,最后全身腐烂。干妓女这一行最容易染上这种病!一旦染上,根本无计可施。

听着姐妹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程金梅原本安定下来的心再一次紧张起来。“杨梅大疮”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埋在程金梅心中,令她惶恐不安。

思及此,程金梅想起了那位可怜的被关在柴房的姐妹,于是她偷偷地将饭食送到柴房外面,站在远处,让她来拿。没过几日,待她再来送饭时,柴房空空如也。听管事地说,那姑娘一早就被老鸨雇的几个乞丐裹着席子扔出去了。

程金梅听完后怕不已,也许她也会有这一日,也许这一日就是明天。不过,好在命运没有太为难她,她也足够坚强,总算等到了她日夜期盼的希望。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脱离苦海,幸遇良人

程金梅每日过着笼中鸟的生活,与客人调笑,客人不满意被掌掴脚踹,老鸨不满意被老鸨打骂,姐妹不满意被姐妹告黑状。每一次身心受伤的时候,她都想要放弃自己,放弃生命,可是脑海里始终有一个强烈的声音:“活下去!”

故此,她学会了阿谀奉承,学会了逢场作戏,学会了生存法则,规矩行事,不再惧怕任何人。但是,对于“杨梅大疮”,始终如一无形枷锁,束缚着她,使她不得自由战战兢兢。

莎士比亚曾说:“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程金梅用她的坚强和希望,等到了再一次的新生。1950年,新中国局势逐渐稳定下来,领导人注意到了大陆的黑色产业链,于是将其纷纷砍掉。

同时,政府还派遣妇联组织将妓馆的姑娘们解救出来,重新安置。姑娘们感激涕零,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能脱离苦海,重获新生,与不见天日的生活和谈虎色变得“杨梅大疮”告别。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她们或被遣送回家,或被安排一份职业,各有去处。程金梅憎恨爹娘,为了钱不顾女儿死活,更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这辈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原谅他们。

于是,程金梅没有回家,被组织安排到了一家纺织厂工作,认识了憨厚老实的老冯;他不善言辞,待程金梅却是极好的,而且不在乎程金梅的出身。

不久,二人在朋友的撮合下结婚了,程金梅此时年岁已大,不能生育;恰巧,老冯子女众多。程金梅将继子们视若己出,悉心照顾,一家人其乐融融。

纵观程金梅的一生,无疑是磨难重重、悲惨不堪的。可是,不论处在何种逆境下,程金梅一直坚持不放弃,在污浊的环境中心怀希望,等待朝阳重现的一天。

民国风尘女子程金梅回忆:不怕打骂,就怕杨梅大疮,无药可救

其实,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每个人都应该竭尽全力,直面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为自己而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活着,万事皆可成。

毕竟,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