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八王之乱”,导致汉族民族差点被“灭族”

作者:打小就喜欢读史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统治阶层内乱。由于西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世家大族完全控制的大一统王朝,因此西晋在建国后所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都是围绕着保护士族利益和巩固自身专制统治为前提而展开的。晋武帝建国后大封同宗子弟为王,共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之后又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成为西晋王朝的国中国。

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八王之乱”,导致汉族民族差点被“灭族”

"八王之乱"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和平民百姓遭到严重的灾难和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汉族在当时几乎被“灭族”!

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八王之乱”,导致汉族民族差点被“灭族”

八王之乱分布图

01 起因

天下已定,无大事发生,不用折腾,一守成之主足矣,痴傻的司马衷“完全可以担任”(这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内心想法)。于是在太熙元年(也就是公元290年),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即位初期由于年少不能主事,由皇后贾南风、太傅杨骏、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皇后贾 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诛杀杨骏,夷灭三族掌握实际大权,又假造司马衷的诏书迫害皇太后,废掉太子司马遹、专权朝政等举动,引发了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

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八王之乱”,导致汉族民族差点被“灭族”

皇后贾南风

02 简介

由于晋惠帝时贾后专权,引起西晋皇族内乱;参与这场动乱的亲王不止八个,但以八王为主要参与者,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互相攻杀而引发的内乱。

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八王之乱”,导致汉族民族差点被“灭族”

八王之乱关系图

03 过程

八王之乱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皇后贾南风为独霸朝政,秘密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联络,带兵进京诛杀太傅杨骏;诛杀杨骏后又假传晋惠帝之意令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互斗诛杀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从而独霸朝政 。

第二个阶段是八王之乱的主要战乱;皇后贾南风独霸朝政后由于膝下无子 ,为了将来能长久,伙同赵王司马伦诛杀晋惠帝太子司马遹;后司马伦、孙秀等伪造晋惠帝诏书,以杀太子的罪名废贾皇后为庶人,又以伪诏书将贾南风毒死。

在诛杀贾南风后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废除晋惠帝自立为帝;司马伦登基不过两个月,齐王司马囧和成都王司马颖以及河间王司马颙便组成共同战线,司马伦兵败被杀,晋惠帝得以复位。按照西晋的皇位继承制度,由于晋惠帝没有儿子,因此应当从自己的亲弟弟中选一个,皇位面前,曾经的兄弟感情和同盟之谊又算什么。司马冏在自己两个兄弟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的联合下,兵败自杀。

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八王之乱”,导致汉族民族差点被“灭族”

公元303年,司马乂与司马颖为了抢权在洛阳发生了战争。这一战,双方共动用了五十万兵力,是八王之乱开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司马乂最后以少胜多,但是兵败的司马颖不甘心,一怒之下,挖开了洛阳大坝,富庶的中原地区,成了一片汪洋。

京城诸王乱斗,一直在山东观望的东海王司马越也坐不住了,于是带兵入京;期间为了夺得胜利司马越竟然向北方的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借兵,最终司马越确实取得了八王之乱的胜利,但是在鲜卑部队进入中原后大肆掠夺长安,杀死汉族人口几万余人。

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八王之乱”,导致汉族民族差点被“灭族”

04 结局

东海王司马越在北方的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的帮助下先后击败了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诸王的势力获得八王之乱的胜利,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正式结束。因为司马越早期向北方少数民族借兵的做法,导致少数民族政权开始介入中原内战,长达一百二十三年的五胡乱华至此开始。所谓的五胡乱华,便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民族。

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八王之乱”,导致汉族民族差点被“灭族”

五胡乱华

05 总结

在胡人建立独立政权之后“胡人”占据支配地位,开始胡尊汉卑,压迫汉人,甚至称汉人为儿、奴、狗;胡人多自称"国人",以胡人为尊等;在五胡乱华时期外族侵占、北方沦陷、在胡人异族的统治下,中原百姓长期陷于战争,民生经济人口文化大受破坏,几千万的汉人锐减到了只剩几百万,汉族几乎差点被灭族,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而惨痛的影响!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