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天一首古诗词【赠内人】【唐】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解析】这是一首宫怨诗

作者:书海寄余生

每天一首古诗词

【赠 内 人】

【唐】 张 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解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狂运,不落窠臼,既不正面描写她们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只从她们中间一个人在月下、灯畔的两个颇为微妙的动作,折射出她的遭遇、处境和心情,深刻地展现了一位宫女的内心世界。

诗的首句“禁门宫树月痕过”,乍看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写景句子,而诗人在用字遣词上却是费了一番斟酌。月亮的影子先是抽射到宫门上,然后越过了宫门;再投射到宫内的树上,又越过了宫树;终于投射到这位宫女的住室之内了。

“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门而曰“禁门”,树而曰“宫树”,就烘托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月痕过”,点明时间,已经深夜。但月而曰“月痕”,就给人以暗淡朦胧之感,而接以一个“过”字,更有深意存乎其间,既暗示即将出场的月下之人在百无聊赖之中伫立凝望已久,又从光阴的流逝中暗示此人青春的虚度。

第二句“媚眼惟看宿鹭窠”,紧承上句所写的禁门边月过树梢之景,引出地面上仰首望景之人。“媚眼”说明望景之人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美貌的少女,但可怜这位美貌的少女,空有明媚的双目,却看不到禁门外的世界。

此刻在月光掩映下,她正在看什么呢?原来正在看宿鹭的窠巢,不仅是看,而且是“惟看”。这是因为,在如同牢狱的宫禁中,环境单调得实在没有东西可看,她无可奈何地惟有把目光投向那高高在宫树之上的鹭窠;也可能因为,周围可看的景物喝多,而惟有树梢的鹭窠富有生活气息,所以吸引住了她的视线。

她是深感于自己的孤独,远不及双宿双飞的燕子,一双媚眼所注,是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憧憬的。

诗的后半部分将对人物的描写由静态转为动态。把镜头从户外转向户内,从宫院的树梢头移到室内的灯光下,现出了一个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近景。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是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画出了诗中人的一个极其优美的女性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风姿。这时,她忽然看到一只飞蛾,扑向灯焰,眼见得这无知的小生命由于追寻虚幻的光明即将把自己断送了,于是她迅速拔下斜插在头上的玉钗,将已被火舌卷住的飞蛾救了出来。

这只飞蛾的经历,难道不也就是她自己的经历吗?她入宫之时,可能认为那是升入天堂,前途无限光明;而入宫以后,才知道已经陷入地狱,前途是无边的黑暗。但飞蛾还有她来救,而她又有谁来救呢?

诗人诗篇只作客观描写,然而这位女奴隶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灵魂,却已从她凝视燕窠和救飞蛾这两个具体动作中极其生动而又准确地被 展现出来。它体现了作者高贵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

诗人写这位内人对扑火飞蛾的同情,实质上是写他对千千万万类似飞蛾的宫女的同情。

每天一首古诗词【赠内人】【唐】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解析】这是一首宫怨诗
每天一首古诗词【赠内人】【唐】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解析】这是一首宫怨诗
每天一首古诗词【赠内人】【唐】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解析】这是一首宫怨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