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作者:孔甲丙

毛主席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上世纪七十年代,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出了个“铁姑娘”,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如今,六十年过去,“铁姑娘”郭凤莲有着怎么样的经历,现在又是如何?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重当大寨发展领头人

郭凤莲出生于1946年,3岁丧母,跟着姥姥来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居住。

当时的大寨还很穷,加上家庭原因,上完小学的郭凤莲就参加了劳动。

由于聪明能干,有组织能力,1964年,17岁的郭凤莲就当上了“铁姑娘”队的队长,不到20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6岁就担任党支部书记。

“铁姑娘”到底有多“铁”?体重只有八十多斤的郭凤莲,每天用一根长长的扁担挑着两个筐子去装土、装大石,这一担就是一百四十多斤。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细心的郭凤莲还自己做了垫肩,不是为了保护肩膀,而是为了保护衣服,“那会儿衣服比人贵重,衣服破了没补丁补”。

吃的就更困难了,玉米面都吃不饱,只能吃糠面,用60%的玉米、40%的糠,磨出来和成糊糊。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之下,大寨人民仍然铆足干劲加油干,当时,国家还在为如何填饱肚子而发愁,大寨人“三战狼窝掌”,改造“七沟八梁一面坡”,大造“海绵地”,成效显著。

毛主席发出号召“农业学大寨”。

大寨声名远扬,成了一面引领时代的旗帜。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全国各地有900多万人前往大寨观摩学习,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来一万多人,更有几十个外国领导人也前往考察参观。

但是在1980年年底郭凤莲接到了离开大寨村的调令。

1980年调离大寨后,郭凤莲种过果树、修过公路,但始终没有再回过大寨,这样一晃就是十年。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回忆起这段经历,郭凤莲说,“我感到非常好,人平平淡淡一生也没有多大意思,还是在大风大浪当中锻炼锻炼,哪怕摔了跤,你爬起来以后也是锻炼。虽然那十年辛苦一点,不管我栽果树也好、修路也好,我也是学了一些东西,但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使我更成熟了。”

1991年,在大寨人的强烈呼吁下,郭凤莲重新被任命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看大寨人非常的穷,人均年收入是七百多块钱,我心里面挺不是个滋味的。”郭凤莲想要改变这一切,但又不知从何做起。

返回大寨后,郭凤莲还是忧心忡忡。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她被调离后的第三年,大寨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比其他地方整整晚了两年;她离开大寨十余年间,换了四任书记,当时人均收入700多元,日子比以前富裕了些,但相比别的地方,已经很落后了;以前大寨的街道虽然窄,但很整洁,如今尿盆满街摆,垃圾随处倒。

回大寨后,郭风莲走村串户,和村民们谈心,发现村民普遍处于一种迷惘之中。

村民们见了她,有诉不完的委屈,淌不完的泪,大家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也不敢肯定是对是错,对改革开放的政策好多还不理解,悲观失望大于希望。

面对这样的大寨,郭凤莲疼在心里,但却不服输。

关关难过关关过,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整旗鼓,重新让大寨精神焕发活力。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起初郭凤莲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想给全国几个著名的劳模写信请教,但也怕别人不理自己。

最后还是军人出身的丈夫给了郭凤莲启发,与其写信等个来回,不如直接自己出去看看。

于是郭凤莲自己掏钱,让每家出一个人到外面看看换脑筋,不去远的地方,就去河北。

不久后,郭凤莲带着130多人到外地考察学习,她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拿了路费。

经过几天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大寨人是旗帜,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寨也要走在前面。

1992年,大寨成立了经济开发总公司,草编厂、水泥厂……样样都有。

大寨在艰难的前进,郭凤莲在艰难的转型。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当大寨原始积累完成以后,郭凤莲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关掉有污染的煤厂等企业,开始营销大寨的无形资产。

在大寨的工业园区,郭凤莲把过去的农田留下一部分,统一由农业公司经营,专种绿色食品;建起了大寨博物馆……这些使旅游成为大寨的一大经济支柱。

到2007年,大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600倍,到2008年,大寨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6亿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上缴税金1791.4万元,连续十一年位居昔阳县纳税第一村。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距离1992年她在上海时的那个百万元梦想,大寨已经走得很远了。

郭凤莲接任之后,大寨从曾经国内外一个响当当的“政治品牌”,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追上了市场经济,摇身一变成为了成功的“经济品牌”。

2011年的时候,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近七千元,而在大寨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一万三千多元。

在郭凤莲的带领之下,2020年,大寨村集体经济组织总产值达2.6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万元。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因为郭凤莲对大寨的贡献,2009年时,她与蒋敏、李瑞英等十位优秀女性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女杰。

2013年又担任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郭凤莲不仅带着大寨越来越好,更心系全国的各个贫困县。

2020年,已经担任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郭凤莲从来没有改变过农民本色。

当年的7月24日,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心系农村的郭凤莲坚定地告诉《中国人大》的记者:“大寨一直都和大家手拉着手,一起往前走,要让更多乡村也能‘敢叫日月换新天’!”

2020年4月29日,大寨对口帮扶的金寨县传来了好消息,革命老区金寨县正式退出了贫困县的序列。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早在2016年,郭凤莲就向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提出倡议,“中国十大名村”要带头帮扶贫困村。在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组织下,“中国十大名村”对安徽省金寨县开展对口扶贫。

“我也是农民,天下农民一家亲,要借助名村的影响,为贫困村造势,为它们提供帮助。要真正帮出效果,而不是浮于表面。”

郭凤莲说,当时十大名村共拿出一百多万元的帮扶资金给金寨县﹐但这笔钱并不是直接给每个贫困村,而是重点花在了村民、村干部的技能培训上。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由金寨县组织村民和村干部到学校有针对性地接受专业培训,之后他们再回村应用所学,更好地建设农村、改变家乡。

“名村帮穷村,给钱不如培养人。要把钱花到刀刃上,真正为当地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作用。”郭凤莲对记者说出肺腑之言。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农产品一度滞销。

全国人代会前夕﹐山西省启动了一场“消费扶贫、云端带货”活动,郭凤莲也响应号召参与其中。

她说,直播带货,代言、推销农产品,真是“拉着贫困户的手帮助他们脱贫”。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即使已经迈入古稀之年,但是郭凤莲依然活跃在建设祖国的基层第一线,担当六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农民谋福利。

每年两会郭凤莲都会提出涉农的提案,并且多项涉农提案均被有关部门采纳,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高度认可。

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经过认真调研,郭凤莲都住上提。

“今年(2019),我提了一个关于农村老医生的建议。农村老医生的待遇太可怜了,在山西每人每月不足100元,全国好多地方还没有补贴。”

“那时候乡村医生、赤脚医生在村里治病救人,现在老了没人管了,而且不少人背上药箱还在继续为老百姓治病呢,没有什么收入,就靠孩子们养活,我都感到可怜。”

2021年,75岁的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受邀赴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风尘仆仆返回大寨以后,在第一时间向党员干部传达学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郭风莲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大寨人的精气神和传家宝。过去,我们靠这个传家宝战胜了许多不可战胜的困难,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今后,我们还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也是在这年的“七一”前夕,郭凤莲受邀前往北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会上,她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那几天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特别是在人民大会堂观摩了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颁授仪式。29位功勋党员的事迹太感人了,对我触动很大。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他们是平凡的英雄,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郭凤莲回到大寨,一再向党员干部群众和人大代表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颁授仪式前,总书记等领导同志会见了“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并同大家合影留念;面对记者的采访,郭凤莲表示:

“获此殊荣,感触颇多。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表彰是鼓舞,也是激励和动员。今后我会继续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年过古稀,郭凤莲却一点都不服老,依然是斗志满满,正如她所说的:“反正我们不停干就行了,往前走,一步一步往前走,只要奋斗就可以得到。”

在郭凤莲的心中,首要之务仍是宣传大寨,将大寨文化推送出去。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什么是大寨文化?郭凤莲认为,它的硬核即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

大寨精神是大寨、昔阳、山西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寨村门两侧及其他墙壁上,可以看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红色标语。

虽然大寨人的衣食住行,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们依然保留着一些习惯,旧的舍不得扔掉。

大寨人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家家户户每晚必看电视新闻,从山西的到全国的。

1992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视察大寨时,特别提出发展旅游业。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次年开始,大寨有计划地陆续建设旅游景区。

1996 年,虎头山被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经过多年努力,如今森林覆盖率达到68%。设置大寨展览馆、文化展示馆、狼窝掌梯田、团结沟渡槽、大寨民居楼以及周总理、郭沫若等名人景点。

“红色”“绿色” 交汇,大寨旅游景区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4A景区。

近年,前来大寨参观的游客每年在30万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超过3000万元。

农家饭店、窑洞旅店、纪念品商店,村里60%以上的劳动力在大寨的旅游公司上班,或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

面对大寨的未来,郭凤莲是充满信心的。

郭凤莲的人生与大寨紧密地关联在一起,大寨六十多年来风雨变化,郭凤莲的人生与观念,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从“铁姑娘”到时尚董事长

郭凤莲曾经讲过一件让她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那时1965年5月21日周总理第一次来到大寨。

当时的大寨村支部书记让郭凤莲去接待总理,郭凤莲脑袋里闪过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穿的衣服是补丁上面摞补丁,怎么见总理?”

正巧,她的一个同班同学刚缝了一件新衣服,郭凤莲看看她的新衣服,又看看自己的,起了点小心思。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于是郭凤莲便缠着同学,央求她把衣服借给自己穿半天,等去见完周总理就还给她。

在郭凤莲的苦苦哀求之下,同学答应把衣服借给她,十八岁的郭凤莲这才能够穿着花衣服与周总理留下了一张极其珍贵的合影。

郭凤莲后来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说,当年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她在村里仍然是一个爱美的姑娘。

到后来当上书记,带领大寨人民致富,也就顾不上打扮了。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1991年再次回到大寨带着百姓们创业的时候,郭凤莲也亦然抛去了“政客”的作风,学着做一个商人去和别人打交道。

为了谈成生意,该喝酒的时候,她也得拿出男人的豪爽劲儿。

有一年,郭凤莲到山东济南推销大寨的煤炭。

看到她千里迢迢来谈生意,人家说,就冲你郭书记的名气,我们也得支持。

他们摆酒席为郭凤莲接风,领导先给郭凤莲敬酒。

郭凤莲打量了一下酒杯,足有一两多,就端起一饮而尽。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那位领导连声夸郭凤莲爽快,并豪气地说:郭书记,你喝一杯酒,俺们就买大寨一车皮煤炭。

郭凤莲很高兴,对于客人的敬酒来之不拒。

一会儿舌头就发硬了,当时她只想为大寨多卖些煤,硬撑着多喝了几杯,没想到弄得人事不醒,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几个小时后才醒过来。

从那以后,郭凤莲见酒就有些怕了,可为了谈生意,还得硬着头皮喝。

为了做生意,郭凤莲还化淡妆、坐奥迪,也开始与时代接轨。

面对时尚又干练的自己,其实郭凤莲一开始也没有想到。

不过她也坦言,干什么都要与时俱进,要想当好市场经济下的董事长,只有靠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

“我先后当选过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就要开阔眼界、提高个人素质,这样才能为民代言。我身为大寨的当家人,也是大寨的代言人,就必须注重自已的形象。”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我第一次烫发、戴项链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曾引来很多人议论,我很坦然,因为我也是女人,女人有爱美的权利。现在我年纪大了,衣服鲜艳一些显得年轻,发型烫得精致些能让我更自信。”

“在家里,每到节假日,我还经常催我的两个儿媳妇去烫头。女人的漂亮不仅仅是给自已看,也是为了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美,打扮自己也是在打扮社会。”

郭凤莲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说:“以前,对于那些留长头发的男孩和染黄头发的女孩,我有些看不惯,时间长了,倒觉得蛮好看的。”

正是因为郭凤莲从来没有停下追逐时代的脚步,所以她才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转折与挫折中,吸取教训,最终获得成功。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真正的中国脊梁

现年已经七十五岁的郭凤莲,依然做着“人民”的代言人。

为人民服务了大半辈子,她的人生早就与大寨不可分割,与建设美好的祖国不可分割。

谁说女子不如男,“铁姑娘”郭凤莲也是中国的脊梁。

60年过去了,家喻户晓的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后来过得咋样了?

参考资料

《今日郭凤莲》

《如今大寨当家人郭凤莲》

《郭凤莲的三次人生转折》

《用实干践行初心和使命——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