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尼莫点,无人区的极点,太空垃圾收容站

作者:周山图文

大家都知道,陆地上有一些人类的禁区,比如亚马孙雨林、比如撒哈拉沙漠腹地等,人一旦进去很难出来。

尼莫点,无人区的极点,太空垃圾收容站

但是,在地球上,真正的无人区是在海洋,具体来说就是南太平洋无人区,而无人区的极点就是“摩尼点”。

尼莫点(英语Point Nemo,或译尼摩点),正式名称为海洋难抵极(Oceanic Pole of Inaccessibility),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

尼莫点位于南太平洋中央48°52.6′S123°23.6′W之处的海面上,最近的陆块与当地相隔2,688千米之遥。该点孤离于陆域、船舶航线及洋流之外,其所处海域的人类活动及其他生物踪迹稀少。

尼莫点,无人区的极点,太空垃圾收容站

尼莫点在1992年由加拿大克罗地亚裔测量工程学家赫尔沃耶·卢卡泰拉所发现,他自行设计出一套称为"喜帕恰斯"的地理空间程序来对该点进行定位。考量到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属性,海洋的难抵极必须与最近的三处海岸线等距,且其采纳的距离需为测地线距离。海岸线的地图数据则以1992年7月发行,由美国国防部国防制图局同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合制的世界数字图为基础,再进行部分校正,以用于距离计算。

尼莫点,无人区的极点,太空垃圾收容站

实施定位之后,卢氏的喜帕恰斯程序发现了海洋难抵极的所在位置,以法国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角色尼莫船长命名,而"尼莫"一词则来自拉丁语的"Nemo",直译为"无人"。尼莫点最近的陆地为三座遥遥相望的南半球岛屿--皮特凯恩群岛中的迪西岛、复活节岛西南角的莫图努伊岛,及南极洲外海的马厄岛,三者分别位于其北方、东北方及南方,至尼莫点的距离均远达2,688千米,以此长度为半径、尼莫点为中心,将上述三岛以圆周串连起来,可圈出一片与整个北美洲面积相当、毫无任何陆块夹杂其中的汪洋大海。

尼莫点,无人区的极点,太空垃圾收容站

之所以人们将尼莫点称之为地球上最可怕的地方,并非这里阴森恐怖,存在着什么超自然的神秘现象,也并非这里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超出了地球生命所能承受的范围。实际上,能够将“最可怕”这一特征冠到它的头上,根本就在于这个点距离陆地太远了,因为太远,所以根本没有人到达这里,也正因为太远,即使飞机的航线、越洋的候鸟等,也不会选择从这个点的上方经过,因此这个点显得格外荒凉,毫无生机。

由于这里以及周围很大一片区域都没有陆地,更没有人类活动,所以近几十年,在人类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同时,很多火箭等航天器的推进器,在燃料耗尽、执行完成任务以后,会再入大气层,一部分与空气剧烈摩擦燃烧殆尽,还有少部分仍然会坠落到地球上。为了减少对地面、人类以及生态系统的威胁,一些推进器的设计降落点,就被确定为尼莫点附近,坠落到这里的推进器残骸,根本不用打捞和处理,任凭它们自然分解直至消失。所以,尼莫点还有一个不雅的称呼,那就是“航天器垃圾场”。

尼莫点,无人区的极点,太空垃圾收容站

最早在1971年的时候,尼莫点附近区域就接收到了第一位安葬在这里的飞船,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高达260多艘退役的航天器选择在这里安息。在这些航天器里,数量最多的是来自俄罗斯的,而其中最大的航天器是前苏联时期的和平号空间站。2001年3月23号,重达143吨的和平号空间站开始进入撞击轨道,在距离地面95公里的空中开始解体,燃烧后还剩20多吨的残骸,这些残骸最后分解为6块坠落于尼莫点附近。大陆也选择将退役的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坠落于此,接下来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也将选择尼莫点成为墓场。

尼莫点,无人区的极点,太空垃圾收容站

尼莫点的可怕,并不会让我们觉得真的恐怖,而是从根本上脱离了人类聚集区的喧嚣,甚至脱离了其他生态系统的复杂和缤纷,只有很少的小型海洋动物以及密度较小的微生物,在这里宣示着这里仍然存在着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可怕是相对于人类来说的,对于人类来说,喧闹和恶劣环境并不怎么可怕,反而万籁俱寂和毫无生机,会给人的心灵带去无比的神秘和煎熬,尼莫点就是地球上这样的一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