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时,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

作者:宋37

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日本还有挽回局面的机会,通过不断地蚕食中国领土逼迫中国政府逐渐承认日本在华的合法利益。而战争全面扩大化后,中日间成为死局,再通过谈判获利几无可能,日本只有两条路可选。第一条,短时间内迅速打垮执政的国民政府,扶植新的傀儡政权以控制整个中国;另一条,则是暂时休战和国民政府展开谈判,放弃部分到手的利益(如自治的华北地区等)以安抚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这两条路中,第二条对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尤其是以下克上而著称的日本陆军来说不啻为当头棒喝,因此彻底打垮国民政府成为了日本的不二选择。在这次选择中,日本将身家性命全都赌在了对中国战争的全面胜利上,而也是这次选择,将日本彻底打入了万丈深渊。

二战时,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

日本并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必然将消耗本国的大量宝贵资源。当年的日本天皇也曾在全面侵华一事上犹豫不决,害怕日本陷入全面战争后过多的消耗实力。不过狂妄的日本陆军却认为能在三个月内占领南京并消灭国民政府,这也是历史上所谓“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出处。可惜,日本陆军错估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和勇气,仅在淞沪地区的鏖战就打破了日本自己的计划,而其他战场日军同样陷入胶着之中。中国军队虽无法取得会战的最后胜利,凭借必死的信念也将日军逐渐拖入了战争的泥潭。最终的结果是从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到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日本除必要的守军留守本土我,绝大部分都日军被调来进攻中国,最高峰时超过200万人,可即使如此国民政府仍坚持抵抗,绝不投降。

二战时,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

日军速胜计划的破产带来的结果是致命的,本土和殖民地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被用于战争,战略计划被迫搁置,而占领区内的各种资源由于八路军等敌后武装力量的存在,难以有效整合无法达成以战养战的目的,从而导致日本被迫向美国购买石油、橡胶等大批战略物资用于侵华战争。从明面上看,日本侵占了大量的中国领土,实际上日本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想主动结束战争的话就必须放弃大量的即得利益,这对日本而言决不可接受,于是侵华战争就是硬着头皮也要打下去。

二战时,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

总结起来的话,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代表着日本最后机会的到来,而灭亡中国政府计划的破产,在标志着日本战略主动权的易手。

本来,在日本走向下坡路之前仍然有机会来挽救日本的危局,不过短视的日本高层却搞砸了这一切。

1940年3月,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叛变投敌的汪精卫和周佛海、李士群等汉奸于南京建立了新的“国民政府”并沿用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就是所谓的“汪伪政权”。汪伪政权的成立本意是用来和重庆的国民政府争夺“正统”地位,打击蒋介石政府的合法性。

可偏偏这一招,却将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逼入了不死不休的局面,原本在全面抗战爆发一年多后,战场处处失利,加之未来局势的不明朗,国民政府仍在私下秘密同日本接触,意图通过谈判实现停战(当时国民党政府对谈判的要求很简单,即恢复到七七事变发生原状即可)。可汪伪政权的建立,直接激怒了蒋介石本人,中日通过谈判结束战争再无可能。中日死局的诞生意味着日本要么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完全吞下中国,要么元气大伤退回东北甚至退守本土。日本终于将自己的一手好牌生生打烂。

1940年4月后美国介入中日战争后,日本不可避免地开始走向末路,死亡仅仅是早晚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