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作者:不值得影评

作者 | 任田

垫底辣妹,又一次登上了人生巅峰。

今年3月,小林沙耶香喜提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双offer,最终,她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

两年内,她的托福成绩从62分提高到104分。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今年3月,小林纱耶香考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

小林沙耶香何许人也?

2015年出品、2016年在中国上映的日本影片《垫底辣妹》,讲述了一个终日玩乐的女孩,工藤沙耶加(有村架纯 饰),不仅在家不受父亲待见,在学校成绩也倒数第一,是众人口中的废材,但她不以为意。

母亲迫于无奈,把她送到补习班。新的环境里,女孩的心防打开,一个丑小鸭逆袭的故事,也至此开始了。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垫底辣妹》海报,目前该片在豆瓣评分为8.3

这位垫底辣妹,原型正是小林沙耶香。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小林沙耶香本人

回看电影,这又不完全是一个辣妹逆袭的故事,它的逻辑结构在于人物对于一系列事件的选择组成,以及为什么会那样选择。它向我们揭示,每个人心里都潜藏有对某种事情的热望与判断。

作为一条鱼跃龙门的真实锦鲤,我们应该清楚,所谓逆袭,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如何发生的,以及背后复杂的外界环境和心理原因。

当年,《垫底辣妹》爆红东亚社会,影片所揭示的问题,比它呈现的热血,更值得探讨。

废墟里的辣妹

垫底学生逆袭的故事,怎么讲,都容易成为一碗廉价的鸡汤。

但是,日本人拍热血,总是拍得真诚。真诚意味着一种自然的感染力,大过肤浅的煽动。

这跟日本影视创作者骨子里的中二气息有关。

《垫底辣妹》这个故事,也极容易落入贩卖廉价鸡血的窠臼,拍好了,是让人神清气爽的高级料理,拍不好,是兑出来的浓汤宝。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垫底辣妹》剧照

《垫底辣妹》拍得很简单,但不要被逆袭、热血这类成功学字眼所蒙蔽。

简单的励志之外,《垫底辣妹》包裹着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畸形的家庭与教育,塑造了无数废材,他们将如何反抗注定成为废材的命运?

片中的工藤沙耶加,还有跟她类似的补习班废材学生,一方面在为个体的梦想而奋斗,另一方面,也是对现实的复仇,对父亲、家庭和学校的复仇。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工藤沙耶加

工藤沙耶加出生于一个问题重重的底层家庭。全家人各有心理问题。

在东亚社会里,这样的家庭相当普遍,因此格外具有借鉴意义。

爸爸是高考失利的陈年伤痛者,是家庭第一个逃避型人格(他的故事都是妈妈侧面透露),他对自己的奋斗史讳莫如深,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男孩子身上。

这是一个典型的父亲形象,冷酷、权威、不容置疑,以此掩盖自己的失败。他看不起女人,始终摆出一副打压到底的姿态。

沙耶加和妹妹,还有母亲,一直不受父亲待见。

成绩越来越糟糕的沙耶加,在他眼中就是废人。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垫底辣妹》的父亲形象

他偏执地相信,只有把儿子培养成职业棒球运动员,这个家才有希望可言。

但是,儿子最终也成了教育失败的产物。在爸爸逃避型人格影响下,他变成了一个依赖型人格——不喜欢棒球却练习多年,在小群体里不会拒绝别人(混混们叫他买烟就买烟,即使被姐姐骂也坚持要去买)。

以至于最终儿子也站在了父亲的对立面。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工藤沙耶加(左一)和家人

有趣的是,影片另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不良少年玲司的爸爸,也是不会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权威型父亲的典型。

日本影视剧很擅长塑造这样的纸片人父亲——他们明明存在,却没有温度,他们的孩子学习不努力,是因为要对抗父亲,学习努力,也是因为要“报复父亲”。

分析完人物的心理,你可能突然就理解了:每个人物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为何会那样做?以及,沉睡在他们内心中的一部分是如何觉醒的?

这将转换为影片优美的人物弧光。

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人员构成中,每个人都在泅渡自己的至暗时光,辣妹要想获得脱胎换骨式的成功——考上庆应大学,摆在她面前的障碍,不是干完一盆鸡血就能推倒的。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在补习班,工藤立下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志向——考上庆应大学

这本是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又充满了现实意义。

废材发起冲锋

工藤沙耶加是如何成为废材的,影片有着清晰的描述。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双重失败,把一个具有天才想象力的女孩,塑造成了没用的“废物”——大人眼中是废物,她自己眼中也是废物。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工藤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

父亲有过度的大男子主义倾向,有重男轻女的偏心,对女儿的长期忽视和打压,促使沙耶加产生了自我怀疑、自我贬低,最终自我放弃。

学校的教育问题,也在加剧这一倾向。她是全校垫底的学生,老师会揪着她的头发,斥之为废材。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学校老师嘲讽立志考应庆的工藤

当老师得知沙耶加要考应庆时,他也一通嘲讽,甚至反过来劝诫补习班老师,不要对废物心存希望,也不要破坏学校直升大学的制度。

考试不是打怪升级,没什么戏剧性可言。但这种对抗父亲、对抗家庭、对抗教育和文化的冲突,算是给足了戏剧张力。

对抗世界,母亲曾是沙耶加唯一的战友。影片一开始,母亲就在睡前故事里告诉幼小的女儿,世界没有陈规定势,一切皆可改变,有时只需要一个夜晚就可改变。

对于孩子来说,“知道有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开始,可惜这种观念长期被打压。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感到失败的沙耶加,与母亲相拥而泣

母亲尽管是打压式教育的受害者。但实际上,她思路清晰、毫不懦弱,很有主见和执行力。和常见的懦弱没主见、被强势父亲欺负到边缘化的影子妈妈不同。

她正直善良、能看到逆境中的正面意义,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如对孩子坚持教育投入,对孩子不出卖同学而遭受处分加以赞许,反抗爸爸的奚落与不支持。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父亲与母亲的教育观念产生分歧

但这没有改变她和女儿在家庭的弱势地位。

沙耶加不是这种社会文化的特例,补习班的学生,甚至补习班老师——坪田信贵,都是这种教育文化的受害者。

他们聚在一个小世界里,抱团取暖,向着贬低他们的大人世界,发起了冲锋。

也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和反差。补习班,仿佛成了一个童话世界。工藤第一次到来时,三言两语就被坪田老师撬开了心防。

他像是这个童话世界的魔法师一样。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补习班老师平田信贵

不要指责这种设定过于简单粗暴,老师的夸赞,对工藤来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不断堕落的人生。

影片改编自坪田信贵撰写的真实故事,他绝对是这场奇迹的关键。

但他本没什么离奇的诀窍。比如面对沉迷电玩的学生,他研究电玩攻略。遇到打扮时尚的工藤,就跟她讨论如何变得时尚,男生能不能穿露脐装。

方法笨拙,但刀刀见效,甚至在后期决胜时段和学生产生了很好的互动,是一个增强信任并彼此靠近的好方法,令一个人的长跑变成了多个人的助跑、带跑和陪跑,为工藤沙耶加考庆应大学锁定胜局。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是坪田影响了工藤沙耶加的整个人生

沙耶加进补习班的第一天,坪田老师就让她把庆应大学这个漂浮在空气里的梦想写在表格上。

这个动作并非心血来潮,写下具体目标是将其固化的一个重要仪式,会让立flag 的人兴奋愉快,并全身心地投入,像一个人生设计师展开实现蓝图,是经过验证的有效方法。

坪田夸奖沙耶加的语言也很有意思。他夸工藤,“你真是天才级的创意+夸张的知识贫瘠性”,“你简直是时尚潮流之外的无知族女王”。

看似坦率的对白一方面轻松好笑,一方面测试了沙耶加的心理强度,也避免了错误的坑(比如玲司妈妈常说的“只要做就会做好”听起来靠谱却是流行的谬误)。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即便测试不理想,坪田也对沙耶加夸赞有加 ▲即便测试不理想,坪田也对沙耶加夸赞有加

他更像是一个会召唤魔法的魔法师。

除了制定学习计划,坪田老师还针对历史薄弱的学生推荐了历史漫画书,考前赠送好运咖啡、守望相助(沙耶加考试成绩没下来的时候坪田、老社长、玲司三个大男人枯坐等候,确知通过后大家都拥抱笑哭了的细节)、以及写信鼓励,等于说,一个工藤沙耶加的入学考试,成了全家人+全补习班老师和校长+补习班朋友+闺蜜三人组的希望。

在决胜一击来临之前,潜在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力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真的是在召唤魔法——召唤工藤沙耶香的心流,唤起让她全身心投入,同时伴有兴奋感的一种学习心理状态。当人物处于心流状态时,会感到时间好像停止了,而且这项活动的难度刚好与她技能相匹配,既不感到无聊而放弃,也不会因为太难而紧张……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学渣转身变成了学霸

梦想照进现实原本就是离奇之事,但深度的打磨和细节将可信与现实融为一体,当所有激励的星火积累到足够规模,主人公堪称决定性的事件一定要爆发了——

既用尽锦囊,上足保险,士气高昂,焉能无胜算?

少女的实现

说到女主的自我,当然是关键中的关键,昔日浓妆艳抹的青春期少女,并不只懂吃喝玩乐,她需要通过考上庆应大学,换来自信满满的活着,打败注定成为废物的宿命。

需要强调,工藤沙耶加并非普通辣妹,她只是顶着辣妹符号的潜在成功人物,她的原型——小林沙耶香在今年的第二次成功足以证明这一点)。

成功人物首先是风格独具的梦想家,坚持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并能忍受艰苦的刻意练习和延迟满足,这在片中已有很好体现。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垫底学渣工藤沙耶加,完成了自我的超越

其次需要解决一个逻辑的问题,放着很有前途的肤浅辣妹不做,为何要学人家当学霸?辣妹和观众一样,不会随便拿个理由就行动。

当然是要改变被逼退学的窘境,但这只是小目标。

原来躺平的路走不通了,习惯的平衡被打破了,被逼绝境不服输的个性被激发了。索性放手一搏,最好通过实现不可能的任务,改变自己、妈妈和妹妹在家庭不被重视的地位,报复爸爸。

这是中级目标。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考上应庆的激动一刻

那么这时,编剧对于妈妈性格中闪光点的塑造就落在了实处,沙耶加承其基因与历练,理所当然的独立、有主见、担当、隐忍、坚强、乐观、自信……突破了她自我贬低的牢笼。

她需要的自信,是一个不断战斗不断积累的过程,类似菜鸟玩家升级打怪:逆光中美少女骑单车的镜头,寓意追逐梦想的微光,昔日最重视的大波浪卷逐渐平直,寒风中的泪水封印在脸上。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逆风而行的工藤沙耶加

为什么我们喜欢励志故事?因为资源永远不够、时间永远不够、被爱永远不够、正义永远不够。

如果我们还想要在短暂的人生中成就点什么,就必须抓紧手里的一切,与我们欲望的匮乏迎头交战,超越动物性的胆识与磨砺,才见优美的人性之光。

这才是最终极的自我实现。

不得不承认,在挖掘人物心理方面,日本编剧比很多东方国家都更细腻到位。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坪田鼓励工藤沙耶加,不再逃避,勇敢面对,才是最好的办法

影片结尾沙耶加像小时候那样跳上爸爸的背,此时全家最有出息最强大的复仇女神,变回了爸爸的小女儿。

硬怼不是力量的表现,温柔才是。

她在获得力量之后领悟到了真正的强大是收敛起锋芒,与家人温柔相待,因为“我已变为巨人”。

被这个日本辣妹燃哭了

▲影片结尾沙耶加与父亲和解

此时弟弟也受到姐姐的示范启发,主动与爸爸和解,青春期的姐弟俩分别找到亲密关系的破解出路。

另外我也很欣赏影片对沙耶加与玲司的恋爱处理,为何洞房花烛不能趁着金榜题名一起实现?

因为如果他们相逢,那一定是在更高处。

高处,快感与痛感俱在。

作者 | 任田

编辑 | 阿树

排版 | zun zun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