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什么是“芬兰化”?为什么芬兰在二战期间反复横跳,却没被瓜分?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不到三个月之前,乌克兰开战之初,国际上很多人都说,也可能乌克兰战争的结果会使乌克兰变得芬兰化,但是谁都没想到快三个月了,乌克兰这边仗还没打完,乌克兰能不能变成芬兰化,咱们不知道,但是芬兰未来还真的有可能乌克兰化了,为什么?

因为芬兰已经决定放弃70多年的中立地位,向北约提出了入盟申请,未来乌克兰不能成为北约成员国,而芬兰将很快的成为北约成员国,这样的结果,恐怕是俄罗斯最开始都没设想到的。

什么是“芬兰化”?为什么芬兰在二战期间反复横跳,却没被瓜分?

而这对于未来的芬兰将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咱们首先探讨一下,什么是芬兰化?芬兰化又是怎么来的?

二次大战之前,整个欧洲的形势是非常危急的,德国的强势崛起已经让周边国家感觉到了寒意,而最担心的就是苏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德国和苏联都意识到了双方必有一战,只不过是什么时候打而已。

对于德国而言,他需要一点时间,先把西欧各国扫荡平了,对于苏联而言,它也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把因为大清洗而导致的军队战斗力下降的问题调整回来。

而对于英法各国而言,明知道德国崛起是个麻烦的事,但是他们想祸水东引,想让德国和苏联去打,这样你们两败俱伤我们不就好了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得理解为什么英法当时搞这个绥靖主义,不是他们不知道德国强势崛起的可怕,而是他们希望德国崛起之后,不要过来咬我们,你去咬苏联,这样我们就可以作壁上观了。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希特勒率先和苏联签订了和平协议,以便给自己留足足够的时间,先把西欧扫荡平,但是对于斯大林而言,他也知道迟早有一天,德国是会掉过头来反扑的,所以斯大林要构筑一个东方防线,把自己国土的边境向西再推那么几百公里。

在这样一个状态之下,苏联进攻了芬兰,有人可能说,那你这苏联不也是侵略者嘛,我们以往就讲过一个事,春秋无义战。

当你预知到一个强大而邪恶的力量,要向你侵袭之时,你是不是多少得做点自我保护,你这个自我保护有可能会伤及到其他的无辜,但是在一个更宏大的目标面前,也就只能先这样做了。

所以有可能有人说,苏联当年打芬兰是侵略,但是这恐怕也是无可奈何的行为,但是当然,苏芬战争我们以前跟大家聊过,苏联打得非常拉垮,这使得希特勒觉得,苏联人真是不堪一击,他更可以火速准备进攻苏联了。

当然苏联人虽然打得很拉垮,最终还是获得了惨胜,因为不管怎么讲,芬兰的体量太小,人口太少,国家领土范围太窄,所以最终芬兰只能签了城下之盟,这面输给了苏联,那面希特勒就找上来了。

希特勒说你们被苏联欺负了,正好我要去打他,不行咱俩合作,把你那个领土给要回来得了,你想想那个时候的芬兰,他能怎么办?

虽然觉得德国和斯大林两头都不好惹,两头都是恶魔一样的存在,但是好歹自己已经被苏联欺负了一下,而德国这个时候要过来帮忙,那我就跟德国搭到一起吧。

所以纳粹进攻苏联之时,芬兰是派了大量军队的,芬兰不但把自己丢掉的领土拿回来了,而且派军队参与围攻了斯大林格勒,芬兰这个举动最开始英国、法国、美国是理解的,毕竟你被苏联打了。

可是当芬兰已经把战前损失的土地拿回来之后,还要继续派兵之时,英美就不干了,英国后来就跟芬兰宣战了。

英美的意思也很明确,原来你被苏联侵略,我们可以道义上支持你,现在你跟纳粹德国一块进攻苏联,我们现在已经跟苏联统一战线了,所以没办法,我们也只能跟你宣战,所以实际上芬兰也是轴心国的成员,芬兰也派军队参与侵略苏联了。

而且按照正常推算,你这个二战之后芬兰是战败国,你得割地赔款,但是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到了1943年,希特勒的几次大的进攻都被挫败之后,芬兰也慢慢意识到了,再跟德国鬼子混,恐怕没有好下场,苏联迟早会反扑的。

而且苏联当时已经跟英国法国美国结盟了,那些国家原来关系就和芬兰不错,所以芬兰当时特别想跟苏联私底下谈合作,和平谈判,看能不能给我们个机会,让我们退出去。

说实话,如果你不跟苏联谈判的话,那么苏联大军一到,你芬兰跟德国是一样的,苏联红军都平推到柏林了,整个德国被一分为二了,德国成了战败国和被占领国,如果你芬兰不跟苏联和平谈判的话,那么芬兰的下场八成跟德国一样,你这个领土也得被肢解。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芬兰人很明智的多个渠道跟苏联商量,解释自己是迫于无奈,被德国人绑上战车的,希望苏联老大哥能网开一面,千万不要追究他们的过错,赶快跟他们达成和平协议。

对于斯大林而言,战争还在进行,当然多个帮手是个帮手,所以斯大林也派人和芬兰进行了和谈,最终结果,如果芬兰能提早的退出轴心国阵营,那么苏联答应二战结束之后不瓜分他,不占领他,只要把芬兰又占领的土地再退还给苏联就行。

接到这个谈判结果,芬兰人总算是比较欣慰的,然后芬兰人调转枪口,跟在自己国内的德国人开战了,要把德国人赶跑,以便证明自己,彻底的退出了轴心国阵营。

所以芬兰这个国家很有意思,二战之前跟苏联打,二战之中还要跟德国打,到二战真正结束之后,斯大林倒是信守了他的承诺,没有去占领芬兰。

但是对芬兰有一个要求,我可以不占领你,你可以不成为我的附属国,但是在外交上,你不能站在英美一边,你得站在我这边。

二战刚结束之时,苏联气焰有多盛?整个中东欧加上半个德国,实际上都是控制在苏联手中的,斯大林当时如果稍微要求一点的话,芬兰恐怕也会成为苏联的附属国。

但是考虑到国际观瞻,也考虑到二战期间,芬兰和苏联就达成了和平协议,所以斯大林没有派兵去占领芬兰。

但是芬兰自己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芬兰那个时候,基本上就处于整个苏联势力的包围之中,所以芬兰表示我会保持中立,我不加入到任何一个军事集团之中,我不加入到华约中,我也不加入到北约中。

但是实际上,芬兰的很多外交政策都是为苏联马首是瞻的,这样一个状态,保证了芬兰的安全,这也就是芬兰化的由来。

就是说当一个小国,你的邻居过于强大的时候,你在很多重大国际政策上,跟随你邻居的脚步,以换得国家的安全。

俄乌开战之前,很多人以为,乌克兰有一天也会芬兰化,但谁想得到现在芬兰自己不芬兰化了,芬兰抓准时机,摒弃了以往70多年中立的政策,要加入到北约了,这对于芬兰难道真是个好事吗?

原作者:李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