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作者:大白吃热瓜

“刷到这玩意,我的号算废了。”

2022年的人类通常喜欢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被赛博空间控制的恐惧。

而最近,让万千网友重拾这种恐惧,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句子:

“谁的大腿外侧没有duiduiduiduiduiduiduidui?”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dui”,在没有被这段视频洗礼过的人看来,只是个意义不明的符号。

但只要你听过一次,就难以逃脱它的魔音环绕。

铿锵的节奏,一问一答的利落,加上略带点泰国味儿的尾音——

大家可以点击视频感受一下,但不小心被洗脑可别怪我。

不过多看了几遍之后,我开始在表面的魔性之下,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熟悉。

这种熟悉感可能来自于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人,站出队形整齐地跳同一个动作。

也可能来自于她们一边跳,一边口中喊着有节奏的口号。

但最重要的,是教室里充满了彩虹屁的氛围。

“同学实在做得好,老师实在教得好。”

“同学的脚踝最健康,老师的脚踝最健康。”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让我突然想起,我妈当年也曾经在家里的客厅这么跳过。

虽然不是同一套操,但却是同样的笑容。

而屏幕里老师们除了是我见过精力旺盛的人之外,还是我见过嘴最甜的人:

“跟着我做!你就是最棒的!”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事实上,如今确实有不少年轻人在网上偷偷看古早健身操视频。

不见得是因为效果更好,只是因为想被夸。

生活在钢铁森林中的当代都市人,早就已经习惯了心跟肌肉一样坚硬的铁血教练。

就算屏幕外的你已经累到趴下,也要被训斥“手抬高!屁股不要往下塌!”

但当年那些健美操跟跳教程,往往充满了“绝不难为自己”的温情。

跳最轻松的动作,喊最雄心壮志的口号。

虚拟的名字:古早大众健美操。

真正的名字:一场大型的心灵马杀鸡。

这次突然火了的“duidui舞”,其实来源于多年前的一个台湾有氧操节目。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看10秒你会觉得是精神污染,但把整套操完整看下来,那就是精神按摩。

明明从领操到跟操,动作都非常迟缓。

同样是毽子操,强度比刘畊宏版本还差了500个郑多燕。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但,这并不妨碍人家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你见过清早8点钟的理发店吗?差不多就是那个效果。

“我们要怎么做?”“面带微笑!目视前方!”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只不过理发店是以自我鞭策为主,目的是为了激发野性。

而健美操以夸夸为主,主要为了治愈心灵。

心灵按摩第一招,是对自己无条件的吹捧。

如果你跟我同属一代人,肯定曾经在中学时被班主任带着唱过《我是真的真的很不错》。

但跳健美操的老师们,会夸得更加全面。

在领舞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身体零件进行全方位的赞扬。

“你的胸部在哪里,我的胸部在胸部。”

“没有掉到哪里去,没有掉到肚子去。”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别觉得这是废话文学。

自我夸奖的精髓,就是用最华丽的语言来描述最朴素的事物。

为了避免单调,还要循序渐进地增加副词,以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人就这么两条腿,那也要夸完前侧夸后侧,夸完左侧夸右侧。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看着看着,就连我都忍不住想站起来跟着跳。

“道理我都懂,但老师说我到60岁都不会有静脉曲张诶!”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心灵按摩第二招,老师和同学之间互相夸赞。

相比于自我吹捧,这一招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属于进阶技巧。

一般会有个军训式的口号作为由头:

“同学喘不喘?“一点都不喘!”

“同学累不累?“一点都不累!”

紧接着就是顺理成章的夸奖:“你们真的好听话!你们真的做得好!”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注意了,这些夸奖绝对不能以正常的说话方式讲出来。

每个字都毫无感情地要踩稳鼓点,才能产生与跳操融为一体的效果。

就仿佛不是领操,而是是健美操之神正伏在你耳边:

“跳这个操吧,你就会得到夸奖!”

心灵按摩第三招,精神抚慰。

简而言之就是,“我虽然跳不好,但是可以很努力。”

不像如今健身房里的男男女女,汗流浃背也要举着杠铃大喊着不放弃。

而是——“试试看,碰不到也没关系。”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除了有氧操之外,这个节目还有一期是教大家训练柔韧度的。

老师的用词,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语言的博大精深。

要知道,我当年作为一名体前屈永远碰不到脚尖的学生,体育课听过最温柔的话也不过是:

“柔韧不够好的同学不要勉强。”

但在健美操老师的口中,我这种人属于柔软度正常的。

至于那些一使劲儿就能碰到地面的,“柔软度一级棒!”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在接受完一套夸夸洗礼之后,我开始跟90年代的已婚女性们产生了灵魂共振。

也明白我妈当年不愿错过电视上的任何一个健身操节目,可能不只是为了欣赏美好的肉体。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健美操这个品类,从80年代开始在欧美国家产生。

大概从90年代起风靡到了国内。

严格来说,我妈当年跳的那些操,跟“duidui舞”的风格还不完全相同。

领舞老师更年轻,也比较含蓄,不会如此直白地号召大家夸奖自己。

但大体思路是一样的,我愿称之为“钓系健身法”。

首先是动作相当简单,时间也不长。

而且不会追着你“瘦小腹”“瘦大腿”,而是妥妥的鼓励式教育。

当年最火的健美操KOL,马华。

那句铿锵有力的口号,至今仍然流传在互联网各个角落:“天天跟我练,每天五分钟!”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因为以前只看过片头,我很长时间内都以为马华是个铁血型教练。

但有次在网上搜到一个练习录像,我感觉她全部的中气十足都用在那几句口号上了。

跳操时的马华动作是有力的,声音却是温柔的。

“想邀请你跟我一起练,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做的还不错呢!”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多么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啊。

既展现了一个有诱惑力的形象,又不会因为太有攻击性而让人敬而远之。

让每个困于工作与家庭的普通女性,都情不自禁地想站起来跟着蹦一蹦。

不会害羞于自己是不是手脚不协调,是不是没有运动细胞。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马华在央视火了之后,各个地方台开始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健美操节目。

这些节目的名字和播出时间具体都已经不太可考,只能从网友上传的模糊录像中找到一点零星的线索。

马华至少还有时髦的健美服、放着健身器材的演播室,时刻提醒着人们她作为健美操KOL的身份;

地方台的节目,更透着一股“想练就练”的狂野味道。

比如北京台的健美操场地,是在一片草地上,公园里随处可见的那种;

唯一能展现点“艺术感”的,是配乐用了《梦中的婚礼》钢琴曲。

三位穿着黑白基础款健身服的姑娘,梳着一样的发型。

因为画质不好,脸上五官看起来也糊成一片。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浙江台的健美操,正式中透着一丝放飞。

场地是光鲜的演播室,后面还挂着“jian mei (健美)”两个硕大灯牌。

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办公室操”,专门针对白领久坐的毛病。

但谁会在办公室穿高开叉健美服啊!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在各地的健美操比拼中,广东台可谓是独领风骚。

可能是因为当地的健身产业比较发达,生生把健美操节目拍成了城市景观大赏。

城市广场上,三个穿着时髦的马尾女性扬手扭腰;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郊区别墅前,健康而强壮的姑娘们齐齐抬大腿。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甚至在同一套操里,还会有场景切换。

前一秒还在广场,后一秒已经去了楼顶的游泳池。

在人体美学领域首先使用了空间蒙太奇手法,可以说是格外别出心裁。

还配上了一首当时万千女性都耳熟能详的《新鸳鸯蝴蝶梦》。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如果说现在很多女性跳操跟身材焦虑有关,那健美操对于妈妈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向上的渴望”。

正如“健美操”这个名字,不是为了瘦身,而是为了健康又美丽。

有网友回忆,自己妈妈当时痴迷于跳另一个健美操女神Kitty的操。

“甚至还买了她全套的课程录像带。”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

Kitty跟马华一样是健身教练,但除此之外还多了“两个孩子的妈妈”这层身份加持。

现在很多网红会用“宝妈”这个身份带货,这可以说是她们的祖师爷。

网上对她的介绍是这样的:44岁的健身教练,却拥有和20多岁年轻女孩一样的体形,还因此有了事业……

堪称已婚女性追求自我的完美模板。

那位网友说,当年妈妈们跳操,并不会像现在的健身女孩一样,换上正式的跳操服、运动鞋。

甚至不会跟完全程,“随便蹦跶个十几分钟就去洗洗涮涮了,电视里权当背景音乐。”

不懂,也不在乎什么燃脂率、有氧无氧。

能让自己多动一点,就觉得好像又健康了一点,平庸的生活中又多了一点乐趣。

如今我们对健美操的花式彩虹屁抱着猎奇心态,但妈妈们早就看透了生活的真相。

就像我妈特别喜欢Kitty团队里,一个叫吴丹的姑娘。

姑娘从来不会在过程中鼓励你“再坚持一下”“马上就结束了”。

只是会在整套操做完后,笑容甜美地说:“希望下次还能见到你。”

今年最魔性的梗,听一遍就被支配了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