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作者:跑男大柱子

传闻老牌港星陈慧娴即将加盟TVB湖南台合办的热播音乐综艺声生不息,陈慧娴近年来退居幕后,消息属实的话。我们又能够在台上重新聆听她的歌声了。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最新一期的声生不息,李克勤翻唱了她的名曲傻女,一举打败对手。另外一首金曲千千阙歌是该集观众共同的选择。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1989年,谭张梅制霸香港乐坛,一曲《千千阙歌》横空出世,红火程度盖过过了谭梅张的风头。

同年,陈慧娴告别歌坛,遵守与父亲的约定,这位高中生远赴美国上大学。

曾于1992年放假期间回港录制专辑《归来吧》,亦造成不少反响。

其后她于1995年毕业返港后立即重投演艺工作,但之后多年星途不顺,更因压力问题患上焦虑症,并一度退隐。

告别乐坛后,陈慧娴也断断续续地复出过几次,虽也唱出《飘雪》《红茶馆》这样的名曲,唱功更趋成熟,但始终就回不到最巅峰的时期,时过境迁,乐坛的资源位已被王菲、郑秀文等一批后起之秀占据。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大家还记得陈慧娴穿着白色礼服,暗含热泪地说出那句:慧娴要走啦,为何公主要在最红的时候选择了暂别乐坛?

出道就走红的学生妹,单挑前辈歌手

红歌手有好多种。

一种是长跑型选手,不会大红也不会大落,稳步发展,用稳定的作品输出赢得听众,当别人不行的时候你还在一线,长跑型选手又分成唱作一体,只唱不作的。

还有一种是短跑型选手,爆发力贼强,几年功夫顶别人十几二十年的努力付出。

陈慧娴就是那种巅峰期来得特别快,又维持得特别短的女歌手。

23,24岁,许多人还在读大学,刚刚大学毕业,她名列天后。

香港80年代乐坛,男有张国荣追赶谭咏麟,女有陈慧娴赶超梅艳芳。

1984年,高中生陈慧娴19岁出道了。1983年被发掘,与陈乐敏及黎芷珊一起灌录唱片《少女杂志》。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第二年唱片就有了白金销量。1白金等于10万销量。

她一进入乐坛就红起来,当年就获得最佳新人奖,起点高的一批。

到了1987年唱片《变变变》上市一周销量挤掉前辈谭咏麟,位居第二,仅次于张国荣。

当时歌坛正值谭、张争霸之际。

她的歌声真挚自然,优美动听,后面有很多女歌手演绎的是小女人的心声,而陈慧娴的演绎方式始终让人觉得是大家闺秀,哀而不伤,乐坛公主,只此一家。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几年内唱片销量就超过了女前辈梅艳芳,24岁却退出歌坛跟她疏于应酬,奖项老被挤掉,觉得得不到认可有关,也跟她的知识分子老爸要求她读大学有关。我们慢慢往下深入了解。

她销量一路走高的那几年1985~1989年很神奇的,每年最受欢迎女歌手都是梅艳芳(那几年中最受欢迎男歌手也曾饱受诟病,还有买奖传闻,被周润发等人公开讽刺过),不管梅艳芳唱什么,十大金曲都有梅艳芳。而陈慧娴经常没有。

看看最权威的唱片销量IFPI香港唱片销量统计数据,头10年的(唱片销量是最难做假的,就跟电影票房一样,费钱):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可以看到那些年的销量冠军几乎都以男歌星为主,先是谭、张争霸,之后张学友几乎一枝独秀。

这10年销量冠军的女歌手只有她,若看具体销量,她的7白金超过了前两年谭咏麟和张国荣的唱片总和。

1988年,她成为第一个在大陆开演唱会的香港女歌手,可见当时人气简直和天马流星,飞车奔月一样,万千少男少女的心全被击中无一幸免。

不得不说的娴友情

张学友经历三年事业低谷,唱片销量不佳,90年代才拨开云雾见日开,开创属于他的歌坛传奇。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1988年陈慧娴帮助他,与他合唱《一对寂寞的心》收录在陈慧娴的唱片《娴情》里。

这张唱片当年白金销量,确实有帮到他度过底谷。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后来张学友一直投桃报李。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陈慧娴复出开演唱会,学友上台演唱了望月,这首歌又让大柱循环了好久,据说此曲是医生拿冠军的神歌,最爱学友那句哦~哦~哦。

最红时期没乘着红火的名气再上一个天地,对歌坛对她而言都影响挺大的。

1989最受欢迎女歌手那次,她的人气销量无人匹敌,但奖项却旁落他人。

陈慧娴黑着脸下台就带着团队走了,心情之差可想而知,愣是没参加后面的歌星合唱……此处省略一万字描述,总之某公司公关还是厉害的,放现在得上头条的新闻,当时基本没什么媒体报道……然后下面几年90~93最受欢迎奖全是叶倩文……。

Priscilla(陈慧娴)刚开始三张唱片(包括那张拼盘)都是是安法利制作的,她当时的身份学生兼职歌手。

只有几个人的团队,宝丽金负责发行。

唱片卖的好,唱的好也不可能有什么重要奖项。虽然那些奖项也不值钱,但还是要大公司去争的。

还有一点就是Priscilla开始是作为学生偶像登上乐坛的。

当时乐坛受欢迎的还是叶倩文那种成熟漂亮的”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听众多欢迎,而是掌握话语权的偏好这种(各种利益相关者)虽然Priscilla第一张唱片销量就已经超过白金,但第五张个人专辑才拿到年度奖项,十大中文金曲。

陈慧娴第七张个人专辑之后就去留学了。留学回来是另外的故事。

靠投票选的最受欢迎奖,叫好不叫座,远不如唱片销量来的实在。这就跟听其言不如审其行一样,谁销量好,我们就服谁。

国内的听众,香港歌坛的高手们还是会公认一件事,陈慧娴,她就是当时天后级别的歌手,不作二人之想。

按照列出的奖项,最佳女歌手金奖应该是她的囊中之物,很不应该,得金针奖好像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随着时间拉长,大家对她的评价越高,她就是超一线级别天后。这个是用时间检验出来的地位。

陈慧娴情路坎坷,曾先后与香港著名唱片制作人欧丁玉、美术及形像设计师张卓文和歌迷谢国麟医生拍拖,但都以分手收场。

自2007年与谢国麟分手后,一直保持单身,是娱圈中剩女团的坚实成员。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网民对陈慧娴的情路坎坷表示惋惜,更将之与陈慧娴经典歌曲《红茶馆》歌词中的对白联想:

哎!你係度谂紧咩呀?

谂紧...你女朋友哩!

你冇女朋友?梗係唔信啦!

冇理由㗎!你...几好呀!

点会冇人钟意你喎!

或者有,你唔知啫...

梅姐,陈慧娴,争不完的话题:谁才是最佳女歌手?

还是得从千千阙歌谈起。

千千阙歌与夕阳之歌同是翻唱日本歌手近藤真彥的《夕焼けの歌》。

《千千阙歌》头三个月销量比《夕阳之歌》销量高75%,越往后差距越大,简直令人不敢置信!

《夕阳之歌》歌名直接翻译原曲,而后被用作《英雄本色》的插曲,可谓占尽优势资源,通常影视配插曲主题曲这个套路百试不爽,爆红几乎成为板上钉钉的事。

奈何遇上了陈慧娴,陈用天赋,唱功,歌曲制作硬生生磕出一条鲜花大道。

很多人认为《千千阙歌》是歌词更好,其实不然。

夕阳之歌如同歌者的独白,表达了道尽沧桑过后的平淡心境,符合梅艳芳的人生阅历,也符合电影的剧情,拥有厚重的哲理感。

歌曲是曲词唱人合一的体现,听感来说千千阙歌更好。夕阳之歌歌词特别伤感,听完不敢再听第二遍。

两人演唱用的不是一个调,前奏也不一样,梅姐用的是D调,定调几乎接近男生的调性,歌曲处理难度不高,过于低沉留待路人挖掘其中沉迷韵味。

陈慧娴的高音共鸣好,基本功扎实,声线更动听悦耳,所以她根据自己的情况将千千阙歌升到了E调来演唱,这样对高音部分要求就很高,也利于突出歌曲的故事性,将心声饱含于高潮那句:来日纵使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仅从歌词而言,意象丰富,不直抒胸臆。

歌曲本身的演绎除了曲本身之外,还得听歌手能否,由低中高自由回转,低音实,中音稳,高音甜,让人听完荡气回肠,欲罢不能。千千阙歌高音出彩,前奏迷人引人入胜,陈慧娴唱得起伏跌宕,情绪有缅怀有果敢有不舍,从演唱水准弥补了哲理性不足的弱点。

其实梅姐如果能够稍微升调会好一点,让歌曲的整体起伏跌宕大很多。

冲上云霄的主题曲,原唱是陈奕迅,虽然奕迅的歌陪我们度过许多寂寞时光,不过却是由张智霖唱红的,张智霖除了要多谢十大中文金曲,还要多谢冲上云霄这部剧,影视的加成效应是巨大的。

不过我们去听原唱与Chilam的翻唱,发现奕迅版倾向于释放发泄,怒吼,貌似那时奕迅声音状态不佳,有eason铁粉可辩证评论一下。

Chilam的声线更加唯美动听一些。不得不承认,入耳是入心的开始。

言归正传,要不是梅姐有强大的社交资源,最受欢迎女歌手早就易主!

香港歌坛其实欠陈慧娴好几个奖,就是因为她不愿意主动进行社交……想想看,《飘雪》居然都没得奖……那一年有哪首歌比《飘雪》好?为陈慧娴心痛几秒。

陈慧娴走红速度超过跟她同期入行的张学友,李克勤等一众男女歌手,完全就是现象级的。

成龙买的第一张碟是陈慧娴的。

黎明也直言自己是她的粉丝。

李克勤在家里贴了好多张陈慧娴的唱片宣传画。

陈慧娴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她优美自然的真声和她非常多变却自然的演绎技巧,这两个优点相加,可以说陈慧娴在1985~1989的歌坛找不到敌手。

允许吹一波,她很多歌曲处在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别人一唱她的歌,就会觉得刻意模仿她的鼻音,转音,这歌似乎变得没那么好听了,其实是她的风格非常明显,很难像她那样去演绎,因为她的转音太自然,很多人只会觉得好听,没有感觉到她用了很复杂的技巧。

她的真声高音简直有点霸道,《千千阙歌》里那一声:ha~很少有人敢挑战,谭校长唱的时候都把这句省了……

其实香港还有个女歌手,低音实中音稳高音甜,也是棒棒的,好可惜只出了一张唱片就退出了歌坛。大柱子蛮喜欢她演唱的一首半粤半国语的歌曲。

她叫做彭家丽,有空我们一起写写她的故事。

复出之后难以延续巅峰

看看她这身礼服,都能感觉到她当时有多红,这一身华贵得很……那个年代。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王菲的真声不及陈慧娴动听,王菲出道头几年,还叫王靖雯,一直都没有红。

她的真声辨识度没那么高,后来她在窦唯的建议下学习西方的某位女歌手,主动改变了唱法,高音以类似混头声的方式,很空灵很飘逸,就走红了。容易受伤的女人,迷魂计,大柱主动听王菲的国语歌很少,但最近红豆常常哼唱,听王菲最多的还是粤语歌。

这种“假嗓”要比真声难以维持的多,尤其是女歌手,肌肉本来就弱一些,所以王菲从42以后,再也唱不出原来的感觉了,感觉她应该不像学友哥那样吃饭上厕所都在练歌。所以状态嘛.....

歌坛退圈这种行为对人气折损是很厉害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你再回来可能会抢不到好歌了。

而且当时香港造星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商业化,用各种包装宣传方式,你不配合,公司转身去捧别人。这样公司的资源位比别的公司缺斤少两。

好歌是有限的,能不能拿到是另外一回事。陈慧娴还是那个公主,只是难以找到第二个欧丁玉,能够合拍合情地造出好作品。

陈慧娴后来人气不如原来的原因应该逃不出这几个因素。

陈慧娴要加盟声生不息?一曲千千阙歌红遍中国,最红时却离开香港

近几年她在保容颜还是保嗓子之间,选择保容颜就能看出来,她选择了随性生活,让自己只做永远的公主。

陈慧娴和黄凯芹一样特别任性,唱几年,停几年,玩几年。

1997年,出道10年,宝丽金宣布陈慧娴唱片销量累计超过1000万张,想想香港才600多万人,这个成绩对半退圈歌手来说,无法用长青来形容!

她的唱片销量至今仍是香港排行榜前10。

她和宝丽金的合约即将到期,我们一起期待女神会带来哪些回忆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