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堪比高速公路的秦直道为何两千多年不长杂草,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作者:且上凌云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国的版图扩大了不少,但是六国残余的势力没有根绝,实际上没有真正地掌控六国,复辟事件时常发生,加上北方时常有匈奴的骚扰,时常会感觉兵力不足,期间蒙恬与匈奴作战时,粮草运输总是跟不上,在此环境下秦始皇决定修建修建驰道,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大力的修建以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驰道可以快速的到达秦国各地。

堪比高速公路的秦直道为何两千多年不长杂草,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秦直道是其中最有名的一条驰道,驰道大体南北相直,故称为“秦直道”。主要是为了阻止和防范北方匈奴,当匈奴来犯时能够快速到达。南起咸阳林广宫,北至内蒙古麻池古城,跨越陕西、甘肃、内蒙古三省,途径黄土高原、鄂尔多斯草原、黄河等到达内蒙古包头市孟家湾村,全场大约八百多公里,大部分路面宽是到10~13米,小部分宽40~50米,至今三省都能找到其遗迹。

堪比高速公路的秦直道为何两千多年不长杂草,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秦直道一半修建在子午岭上,另外一半修建在草原上,难度对于科技落后的古代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当时是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而且两千多年不长杂草,这是怎样做到的?放到现在,都没有办法实现。

采用熟土修路。秦直道途径的地区,水分相对比南方小,再加上将土炒熟,高温煅烧,同时加入盐碱。盐碱地之所有不利于植株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外界的渗透压过大,会导致植株失水,这会进一步引起细胞死亡,从而使植株死亡,野草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生长。

堪比高速公路的秦直道为何两千多年不长杂草,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采用了夯土的方法,减少了土壤之间的缝隙。夯是古代墓葬、城墙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将土进行压实,一层一层打,一段一段打,坚硬程度比起墙砖有过之而无不及,迄今为止很多采用夯土的城墙至今未倒塌,所以野草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不可能生长。

严苛的用人制度。当时秦法十分的苛刻,在加上秦直道对于当时秦国的重要性,秦始皇对这条道路是非常重视的,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所以没有人敢在这条道路上偷工减料,一旦查出立马处死。

堪比高速公路的秦直道为何两千多年不长杂草,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环境的因素也是造成秦直道不长杂草的原因:第一,秦直道主要地处黄土高原地带,这里降水量较少,植被本来就稀疏;第二,秦直道一直被后世王朝一直采用,有杂草也被踩死了,汉朝出击匈奴就是走的这条道路。

秦直道并不是安全是秦始皇时期建造的,秦始皇出巡病逝于沙丘,秦二世接手秦直道,这也造成了后期的工程质量不能保证,很可能也就草草的完工,毕竟秦二世不是秦始皇,这也是很多地段的秦直道无法完整保存的原因之一。

秦直道的建设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在没有高级测量仪器、铺路工程机械等建造出来的道路如此优良。比西方的罗马大道还要早上200多年,驰道宽度也比罗马要宽,是世界上最早工人的高速公路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