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最近,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上了热搜:

一位妈妈给两个孩子准备餐后水果,芒果肉切块给孩子吃,自己啃芒果核上的肉。对此,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届网友太大惊小怪了吧,芝麻大的事也值得占热搜?!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只要当了妈的人,十之八九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孩子吃果肉,自己负责“边角料”。

这个事件真没啥好说的,妈妈啃芒果核或许是下意识,觉得这种复杂的部位最好由成人来对付;或是习惯了节俭,毕竟直接扔掉太浪费了;当然也有可能就是喜欢啃果核旁边的肉,正如有人专门爱啃个鸭头鸭脖。

等到点进去仔细一看,才知道问题出在了配文上。这位妈妈配的文字是:芒果肉都是孩子的,我只配吃芒果核了。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划个重点:我只配。

一件日常小事,就因为这简简单单三个字,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自我调侃,还是情感绑架?

网上的留言,也泾渭分明地分为了两大派:一派觉得这位妈妈做的事情很正常,自己在家也啃芒果核,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上纲上线。

至于“我只配”,只不过是随口吐槽和调侃罢了。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而另外一派则反驳,说这位妈妈明显是在“自我感动”。

自我感动不可怕,可怕的是藏在这种心理背后的自我牺牲、情感绑架……

如果用这样的心态去养孩子,孩子终其一生,都会处于莫名的歉疚和自卑中。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我原本坚定站第一种看法,但认真思考一下,第二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

毕竟我们生活中,靠上演苦情戏来“情感绑架”亲人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只吃鱼头的妈妈,爱吃剩菜的婆婆

还记得 “妈妈只爱吃鱼头”的故事吗?

大致的情节是这样的:

有个小孩子,每次家里吃鱼的时候,妈妈总是把最好的鱼身子给他吃,自己只吃没有肉的鱼头。

孩子问:妈妈,你为什么不吃鱼肉?

妈妈:我更爱吃鱼头。

孩子长大后,有一次家里吃鱼,孩子主动把鱼头夹给了妈妈,可妈妈却表现得非常失落、伤心。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他这才知道,妈妈并不是喜欢吃鱼头,只是想把鱼肉省给自己,并期望自己能因此感恩。

当年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我的感想是“母爱真伟大”;

但现在再看,心里却多了一丝别扭:孩子知道真相的那刻,心情是怎样的呢?

很有可能是:震惊、愤怒、压抑、无奈。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就像我闺蜜最近正在经历的一样。

闺蜜这阵子持续跟我吐槽,因为吃饭问题,她对自己的婆婆非常有意见。

婆婆节俭了一辈子,从不舍得丢剩菜剩饭,哪怕只剩一口,也要搁在冰箱放着,留着下一顿吃。

就算闺蜜做了满桌新菜,婆婆也坚持独自吃剩菜,俨然一副“我不配吃好饭”的可怜样子。

不仅如此,婆婆还时不时来这么一句:我怎么能吃那个,那是你们吃的。

等到吃完饭收拾桌子,又幽幽地补上这么一句:那个排骨,我就吃了一块……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每每听到婆婆说这种话,闺蜜虽然表面上不说啥,但内心里藏着一股无名火,好端端的一起吃个饭,心情全被破坏了。

上网看看就会发现,闺蜜家的情况不是个别,不少长辈都把这种“自虐”精神,神奇地做到了“全国一致”。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

有人曾在网上这样问:父母该不该经常向孩子强调自己付出了很多?某个回复点赞颇高:

父母这样做,不过就是想增加你的内疚感,省得不给他们回报。真爱你,怎么舍得让你背负这么沉重的东西,爱的深层,不过是自私罢了。

真心付出的人,是没有付出感的。有付出感,就代表他本来不想付出,但又不得不付出,是一种很别扭的状态。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就像上一辈儿父母,有几句话特别喜欢挂在嘴边: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都是因为你,我才……”连papi酱都吐槽过自己的父母:“爸爸妈妈砸锅卖铁,也要让你怎样怎样。爸爸妈妈是为了你才怎么怎么样的。当初不是为了你,我就怎么怎么样了。”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在这些有意无意的唠叨里,父母由于做了牺牲,会显得格外伟大又无私;而孩子呢,则格外面目可憎,必须要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感恩,才能稍稍弥补。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那些“为你好”,只是情感绑架

说到这里,我想起朋友讲过一个故事。

她自从结婚后,就再也不愿意春节回老家了,就像去年,本省没有疫情,她明明能回去,但她却给妈妈打电话,说要等年后再回。妈妈很不高兴,但她很坚持。

后来聊天的时候,她才跟我说,她是在逃避过年期间的家族聚会。因为每年聚会,长辈们都会语重心长的提醒她:一定要孝顺你妈,你妈为了你,都没有再嫁(她爸爸去世了),她这些年过的这么苦,全是为了你。

可惜的是,这些话非但没有让她感动,反而让她觉得很烦,很想逃开。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她后来学习心理学之后,试着深度自我分析,才发现情绪背后的真相:

1、这些话看似“为你好”,其实只是一种站在道德高地的指责。

以前听到这种话,她的内心都会升起两种情绪:内疚,自责。后来她才明白,长辈们这种话,其实包含着一种道德评判:你妈是好人,而你是个坏蛋,你拖累了她,她现在过得不好,都是因为你。

2、这是一种控制,一种情感绑架。

在这些耳提面命里,她会感受到一种压力,一旦什么事做不好,就觉得对不起妈妈,感觉自己很没用。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久了,就会变得格外自卑,甚至会自我怀疑,没有安全感,没有主见。

这些,正是她要努力想要逃离的,所以她不是“自私”,只是想要“自救”。

没有任何人愿意背负着愧疚感生活,对孩子来说,格外如此。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舒服的亲子关系里,大家都很坦然

关于什么才是“舒服的关系”,有一位妈妈分享过她家的故事。由于她和老公工作特别忙,她家娃四岁之前,是交给老家的爷爷奶奶带的。

夫妻俩人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去团聚。有一年放假,她回家看孩子,全家围坐在一起,打算吃西瓜。

当她熟练地把瓜均匀切开,给每人都分了一片,她家娃却突然大哭大闹,满地打滚——原来在老家,西瓜最中间的瓜瓤一直是挖出来,单独给娃吃的。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这位妈妈当即意识到了问题,把娃接到身边后,她开始重点纠正孩子的某些行为和意识。

比如:在吃零食的时候,她会均匀分配,不因孩子小就享受额外待遇;吃西瓜和草莓的时候,也不会特意让孩子吃“西瓜心”和“草莓尖”;即便一家三口人吃鸡,两个鸡腿她也会只给孩子一只,另外一只由她与老公均匀分配。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很快,孩子就接受了这种“公平待遇”,因为他发现,妈妈做这些事时,都是笑眯眯的,也从来不问他:你长大了会孝顺我们吗?

这位妈妈后来跟我说:贫富各有各的活法,以前条件不好,大人本能地想为孩子多省下一口,同时希望孩子知道感恩;而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公平和尊重,孩子和大人心里都舒坦。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没有“我只配”,只有“我乐意”

确实,咱们这一辈的父母,好像越来越不讲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理论”了。

有好吃的与孩子平分、有活拉着孩子一起干,不屈就自己,也不让孩子以为自己是“中心”。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这背后传达的理念是:我很爱你,但我也爱我自己,我不会一味奉献去控制你,达不到目标就心理失衡。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那位因吃芒果核上热搜的妈妈,后来特地出来解释:我就是随便抱怨两句,我吃芒果核,其实只是觉得芒果核上肉还挺多,给孩子吃,不仅啃不得不干净,还弄得满身都是,最后麻烦的还是我自己。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所以啊,没有什么“我只配”,其实应该是“我乐意”——娃吃芒果肉,我吃芒果核,是各自坦然,是皆大欢喜。

因为吃3个芒果核上了热搜,网友们为啥都在怼这位二胎妈妈?

你好,我是李点点,5岁女儿番茄、9岁儿子土豆的麻麻,擅长用漫画和文字记录二胎鸡飞狗跳的日常,分享硬核学习资源和可信赖、有深度的育儿干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