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穿白色婚纱与歌坛告别,这首《千千阙歌》就这样流传了几十年

作者:艺绽

《声生不息·港乐季》播出,最后集体合唱的《千千阙歌》太让人感动了!如果说哪首粤语歌,让你听了就背后起鸡皮疙瘩一样的发麻和感动,艺绽君第一票选这首歌!

节目中,林子祥、李克勤、李健、毛不易等歌手合唱起这首经典歌曲,每个人的音色不同,但汇聚出的效果非常令人感动。这首歌,无数歌手百唱不厌,听众们也百听不厌。在香港回归20周年时,人民日报曾发起“你最喜欢的一首粤语歌是什么?”的调查,《千千阙歌》在网友的票选中位列第五。哪怕是一句粤语都不会的人,听着它的旋律,都能轻轻哼出来“来日纵是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

这首歌为何能打动这么多人?

它的旋律虽然有起伏,但并不算激昂,在歌词的配合下,情绪层层递进,渲染着忧伤。除了歌词的绝妙搭配,这首歌还讲述着陈慧娴告别歌坛的故事。

1989年,24岁的陈慧娴是香港歌坛新星中正当红的一位,然而她要在这一年离开歌坛,急流勇退。原因很简单,因为她五年前进入娱乐圈时,她的父亲对她的出道颇有微词,觉得唱歌不如好好上学,于是陈慧娴也跟父亲许诺,五年后就去完成大学学业。到了1989年,陈慧娴决定隐退,她公司的工作人员和朋友们,也决定给她一个完美的离别谢幕。

穿白色婚纱与歌坛告别,这首《千千阙歌》就这样流传了几十年

于是,她出了一张离别专辑《永远是你的朋友》并举办告别演唱会。《千千阙歌》就是这张专辑中的歌曲,推出后一炮而红,专辑断货又补货,补货又断货,卖出了35万张。演唱会也从最开始的3场加到了6场,陈慧娴的风光,一时无两。

在她最后一场告别演唱会中,陈慧娴身穿白色婚纱,在红馆唱完了最后一首《千千阙歌》。演唱时,陈慧娴几度哽咽泪下,离别的感伤展现得淋漓尽致。

穿白色婚纱与歌坛告别,这首《千千阙歌》就这样流传了几十年

梅艳芳《夕阳之歌》

《千千阙歌》传开后,几十年间出现了很多翻唱版本,很多人发现,梅艳芳的《夕阳之歌》和《千千阙歌》是同曲调、不同粤语歌词,以为这也是一个翻唱版本,其实并不是。

这得从《千千阙歌》的来源说起,它的旋律其实是来自于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歌曲《夕阳之歌》(《夕焼けの歌》),粤语填词由林振强完成。据说当时日语版《夕阳之歌》传到香港后,陈慧娴这方要到了它的版权,没想到梅艳芳也想要来创作,版权管理人也很纠结,就说谁先发就属于谁。结果,陈慧娴先于梅艳芳发表,两人发行时间只相隔月余。

坦白说,这样的版权分配方式可能有些问题,但丝毫不妨碍这两首歌曲都是经典。那一年,《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比着发行,销量上《千千阙歌》以35万张取胜,但《夕阳之歌》获得了当年的十大劲歌金曲奖。此外,《夕阳之歌》还被用作《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的主题曲被大家熟知。

要说这两首歌的风格差别,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更加悲壮和哀伤,它讲的也是告别的主题,是梅艳芳向观众的告别,也是她对自己艺术人生的告别。

穿白色婚纱与歌坛告别,这首《千千阙歌》就这样流传了几十年

2003年,梅艳芳向公众公开自己患上癌症,带病踏上红馆舞台,举办“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舞台上,她也穿着一袭白色婚纱,问观众:“我好看不好看啊?”《夕阳之歌》结束,她转身,吃力地走向舞台深处的门。走到头,她转身挥手,大力跟观众们说:“拜拜!”

穿白色婚纱与歌坛告别,这首《千千阙歌》就这样流传了几十年

张国荣《千千阙歌》

经过陈慧娴和梅艳芳的演唱,《千千阙歌》/《夕阳之歌》都带上了凄迷悲伤的色彩,之后的无数翻唱中,演唱者个人际遇与歌曲风格暗合的,就更加引人感叹。在诸多个翻唱版本中,张国荣的《千千阙歌》,也总被人说起。

同在1989年,张国荣选择告别乐坛,也在随后的告别演唱会上演唱这个歌曲。当时香港歌坛谭(谭咏麟)张(张国荣)争霸十分胶着,两人影响力都太大,导致新人歌手无法冒头,两人先后宣告拒绝领奖或告别歌坛。于是,张国荣也唱起了这首歌。

后来,张国荣选择离去,这首歌也就成了他故去的纪念。听到哥哥唱这首歌,都会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

国语版《风中的承诺》

这首歌也是有国语版的,由李翊君演唱的《风中的承诺》。

李翊君这个人也是歌红人不红的代表了,当年《还珠格格》片尾曲《雨蝶》,以及《风云雄霸天下》片尾曲《永远永远》都是她唱的。《风中的承诺》更加直白一些,当年也很有传唱度。

周深三语版本

在后来的无数翻唱中,周深的版本很有特色,他分别用粤语、日语、国语三种语言/方言演唱了一遍《千千阙歌》,加上他的标志高音和清透的音色,情绪转化非常到位。

跟前面几位歌王、天后相比,周深显然是小辈,他的演唱很有特色,集中把传唱几代的各个版本的《千千阙歌》汇聚起来,那么你更喜欢哪个版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