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职妈妈,好难

作者|贾丽娟

“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

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妈妈;

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觉得,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不算是一份职业。”

——电影《找到你》台词

做妈妈,真的太不容易了。特别是,全职妈妈。

其实,别人的看法并不要紧,但女性对自我价值的不认同,才是更让人难过的事情。

我常常遇到,选择成为全职妈妈(哪怕是暂时)的女性,都会自动降低对自己的关爱。

就连买保险,都要优先考虑先生和孩子,而把自己放到最后:

“等等再考虑吧,先给他们买齐了。”

“我先生不同意我买养老金,以后再说吧。”

全职妈妈的保险,真的要放到最后吗?

1

家庭支柱的意义

一说到家庭支柱,特别是女性为全职妈妈的家庭,家庭支柱自然指的是“爸爸”。

但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不仅仅有“经济支柱”,还应该有“情感支柱”。爸爸是经济支柱,而全职妈妈,就是那个情感支柱。

别的不说,就教育小孩这一点,有多少爸爸能够深度参与?有篇文章说,之前是个“拼爹”的时代,现在是个“拼妈”的时代。什么绘本、古诗、奥数、英语、乐器、游泳、球类……哪样不需要精力?

在陪娃的路上,中年老母亲付出的心血,天知地知,你自己知。

大多数妈妈选择全职,也是无奈之举:

老人身体不好、育儿理念陈旧,只能亲力亲为;

孩子还小,放幼托实在不放心;

好保姆难寻,负面新闻多,担心孩子受委屈……

随着政策的变化,未来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进入二孩甚至三孩的规模,全职妈妈也势必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家庭里,全职妈妈难道不是支柱吗?

2

全职妈妈买保险:

定位等同于孩子?

如果单纯从保险原则出发,保险保的是一个家庭的现金流,全职妈妈似乎不提供现金流,因此不需要补偿。所以,她只需要医疗、意外等保障就可以了。

这样的定位,约等于家里的孩子。因为没有经济责任,所以不需要寿险、甚至也不需要重疾险?

我想,不是的。

如果一个家庭的女主人出现风险,整个家庭的运转会受到多大影响?孩子无人照料带来的额外支出、丈夫调整工作节奏带来的收入下降……

全职妈妈,其实是一份非常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以前我们觉得,全职妈妈没有赚钱,所以对家庭的经济贡献很少。但是,随着“人力成本”这个概念的日渐被认同,全职妈妈对家庭的所有贡献,其实都可以折算成金钱。

比如:

全职妈妈=家政总管+带孩子保姆+家庭教师+理财顾问

光评估一个“带孩子保姆”的工资标准,按中国不同城市的消费水平,恐怕每个月5000到1万之间,都不算离谱吧。其他的,都当是赠送的。

就按最低标准5000元/月来计算,如果从孩子刚出生算起,0岁到18岁,这份工作要持续18年。所以,全职妈妈的寿险保障,应该做到5000*12*18=108万元。

至于重疾险保障,也应该至少做到5000*12*5(5年的重疾康复期)=30万元,再加上营养费、护理费、异地就医费用、配偶工作影响等等,50万已经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数字。

3

带来焦虑的“未知花费”

这年头,不仅仅是全职妈妈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整个社会中,人的安全感,都越来越差了。

怎样降低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其实,我们的焦虑,除了赚钱不够多、职位不够高之外,还有一点:未知的花费太大。

什么是未知的花费?

买房买车的花费,不算是未知的花费,这些,是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丰俭由人的花费。

生病后的花费,是未知的花费。你不可能和医院讨价还价,也不可能在出院后买自费药打个折……这些花费,可能会考验我们的钱包,更可能会考验家人的人性。

如果有一份医疗险+一份重疾险,不管是在医院内还是在医院外,保险公司都会支付一笔钱,用以弥补我们的损失。

有了保险,不需要考验人性。

不要去考验人性。

4

全职妈妈的安全感,

从哪里来?

还有一种未知的花费,可能很多人没有想过。

那就是:年老后的花费。

没有人能预知自己的寿命,也没有人确切知道自己需要多少养老金才足够。

本来准备了到85岁的养老金,结果活到了95岁,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

作为一种没有朝九晚五、没有双休、没有假期、没有年终奖金,甚至没有社会保险的职业,全职妈妈的经济风险敞口,其实是非常大的。

经济上,全职妈妈所能掌握的,常常是有限的,特别是先生做生意、办企业的情况,全职妈妈们可能并不十分清楚先生企业的资金流向。

一旦双方感情出现问题,甚至婚姻走向破裂,此时,双方的经济地位是不对等的。先生可能年薪百万,或者企业日进斗金,而全职妈妈重新进入职场,很可能月薪只有几千,还得从基层做起。

在很多国家,经济强势的一方,是要给弱势的一方持续支付赡养费的,德国前总理就因为离了好几次婚,给数位前妻的赡养费都快付不起了。

但是在我们国家,并没有这样的规定。如果先生没有支付足够的抚养费,全职妈妈们怎么办?更何况,抚养费可能只支付到孩子18岁或22岁,之后长长的岁月,特别是年老之后,生活费从哪里来?

全职妈妈的不安全感,往往也在于此:辛苦付出多年,一旦婚姻出了状况,自己什么都没有啊!

怎么解决这种不安全感?

兜里有钱。

如果,能在年轻时为自己规划一笔“写着自己名字”的钱,活到老,拿到老,谁也拿不走,是不是底气会足很多?

对于全职妈妈,我会认真地建议,在保障做好之后,一定一定,要给自己配置一份,“写着自己名字”的钱。

比如下面这种:

活到老,拿到老。

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所有的数字,都是确定的。

这是一份不用操心的收入。不用担心出租房产怎么收租,租金是否稳定;不用担心投资是否稳健,万一亏了怎么办。

这是一份“写着自己名字”的收入。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按年或按月打到账户。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

这是一份源源不断的收入。就算这一年因为某种原因,钱不小心没了,下一年,还会风雨无阻地打到账户上,不必担心没钱用。

这样的安全感,其实很多人都想要。但有的妈妈,因为自己没有在赚钱,不好意思向老公开口;或者老公认为没必要,“我养你啊!”

每听到此时,我都会觉得有点难过。在对家庭贡献最大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开口,以后什么时候会好意思开口呢?既然以后舍得养你,为什么不舍得现在为你买养老金,让你更有安全感呢?

毕竟……

爱,可以带来安全感;

钱,也可以。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点个「在看」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