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作者:盖饭微剧场

为什么美国奶农宁愿把新鲜的牛奶全部倒掉,也不愿意分给穷人?

看完这篇文章,如果是你,你也会这么做。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一.被倒掉的牛奶

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为止,美国累计死亡已经超过100万人。

除去死亡的威胁,疫情也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一方面,城里人排队几个小时抢物资,另一方面,在农场,大量食物被销毁。

数百万磅的土豆、黄瓜烂在仓库,数百万加仑牛奶被倒进下水道,你可能会以为倒掉的都是卖不出去的过期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这些农产品都是当时最新鲜的。

那他们为什么要倒掉呢?

在美国,乳制品有一个简单的供应链:

首先,奶牛在农场进行挤奶,牛奶被装入罐中,送往加工商,加工商把牛奶做成各种形式的产品,比如液态奶、固体奶酪等等,然后再送到超市,供消费者购买。

除了超市以外,还有大约一半的产品是针对其他途径的,比如说学校和社会企业,比如,全美国的星巴克每天要用掉几十万加仑的牛奶。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可由于疫情,学校和社会企业关闭了,纷纷取消了牛奶的订单,只剩下超市这一个渠道,而奶牛产的奶却仍然不变,源源不断地往加工商输送。

这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所以牛奶就卖不出去了。

或许你会问,虽然学校和社会企业不需要牛奶了,但超市的订单却上涨了呀?

的确,疫情下的人们为了多囤点货,肯定在超市抢购了很多牛奶,既然如此,可以不可以把其他渠道的奶制品放在超市卖呢?这样不就供求平衡了吗?

想到这一点的朋友很聪明,可惜,答案是不可以。

因为提供给学校、社会企业以及超市的奶制品外表形态都是不同的,因为那些卖给社会企业的奶制品,都是超大容量包装的。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比如19升的大瓶牛奶,或者18千克重的奶酪块,如果把这些放在超市卖,顾客根本不会买,因为奶制品的保质期很短,而且他们不需要这么多。

“你不能直接把一个500磅的桶送到别人家里,然后说,这就是您要的奶酪。”

那可不可以把产品的外形改装一下,再放在超市卖呢?

还是不可以。举个例子,18千克的奶酪块,如果切成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大小,就必须要引进专门的机器,而机器的费用是几百万美元,这是无法负担的。

综上所述,在疫情时代,由于供大于求,大多数牛奶被迫滞销,农场生产的大量牛奶无处可去,只能倒掉。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二.为什么不能把牛奶送人?

说到这儿,聪明的人又会问:既然卖不出去了,那就不能降价大甩卖吗?至少比直接倒掉好,

多少还能收回点钱呢。

听上去好像有点道理,但实际上,奶农们宁愿倒掉,都坚决不肯低价出售,原因很简单:

第一,从牛奶到成品,中间要经历加工、包装、运输等多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的成本都是摆在这里的。

如果低价甩卖,不仅挣不到钱,反而还会亏本,卖多少,就亏多少,这么一想,还不如全部倒掉算了,至少不会亏钱。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第二,当下的大环境是供大于求,只有销毁了过剩的产品,恢复供求平衡的关系,就可以以正常的价格全部卖出去了。

第三,如果你降价卖牛奶,那恭喜你,你不仅得罪了同行,还得罪了消费者。

举个例子,如果牛奶的普遍市场价是1000元,而你为了收回点钱,亏本卖500元,那么,你的顾客就会认为,原来你的牛奶只值500元,既然如此,那以后你卖1000我就不买了,除非你卖500。

这样一来,你的生意是不是就完蛋了?所以说,降价出售完全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还不如直接把牛奶倒掉呢。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降价行不通的话,就不能让奶牛别产奶了吗?

诶你别说,还真不行。如果你不给奶牛挤奶,那奶牛受不了呀,轻则乳房炎,重则乳房坏死,从此不能挤奶。

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奶还是得挤,挤完还是得倒?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问题到这儿还没有结束,一些朋友可能还有最后一个疑问:既然卖不了,那就不能直接送吗?送给穷人喝,也比倒掉浪费好啊?

你以为这是做善事,实际上,你是在毁灭自己。

因为一旦你把牛奶送人了,那就更没人买你的牛奶了,需求没了,供求关系更不平衡了,更多牛奶被滞销,然后形成恶性循环。

到时候,你就只能彻底破产了。

正因如此,奶农只能倒掉牛奶,或者为了节省饲料的钱,直接杀掉奶牛。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你可以指责他们浪费资源,但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为了及时止损,这种浪费,实在是迫不得已。

其实,很多奶农倒牛奶、杀奶牛的时候,都是痛哭流涕的,毕竟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看着自己的劳动、投入的精力全部付之东流。

回头再看美国牛奶的供应链,就会发现,因为疫情原因,一半的需求断掉了,而整个供应链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还记得初中历史课本上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代吗?资本家倒牛奶的那张图片仿佛历历在目。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现在分析,你就会发现,不是美国人太没人性了,而是因为经济严重衰退,人们的消费能力普遍下降,很多人买不起牛奶,而牛奶却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导致供大于求,所以牛奶价格暴跌。

举个例子,在当时的总统胡佛的家乡,1升牛奶只能卖2美分左右,这个价格,别说赚钱了,只要你敢卖,家底儿都得掏空。

所以,人们才会把大量新鲜的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

由此可见,倒掉牛奶并非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背后涉及了很多市场、经济的知识,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

为什么果农宁愿让水果烂在树上,也不愿意便宜卖?为什么开发商宁愿房子空着,也不愿意打折?

其实都是这个道理。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情况呢?如果经济一直很萧条,或者疫情一直不结束,难道就只能坐以待毙吗?

实则不然,比如这次的美国奶农就想了很多办法。

三. 解决办法

第一,能不能设置一个机构,在全国范围内限制奶牛产量?

限制了产量,就相当于限制了供给,那么供求就能平衡了。

第二,能不能增添新的渠道?既然学校、社会机构两条渠道中断了,那么增添新的渠道,就可以解决需求太少的问题。

比如政府来收购牛奶,这样就可以恢复供求平衡,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

最后,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些过剩的牛奶出口到其他国家,比如中国。

但问题是,谁让美国要打贸易战呢?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句,纯属自作自受啊!

从美国奶农倒牛奶事件,看清资本家,是如何“算计”普通百姓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