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作者:文化原始人

刘邦建立西汉时,东方六国的旧贵族势力如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有点想法和具备一定势力的,要么被清洗除掉了,要么归顺刘邦。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楚国贵族首先响应起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面对强大的秦王朝,原有东方六国的贵族势力,只好玩潜伏,暂时保持低调。

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所有有点实力和想法的贵族遗老遗少,如雨后春笋,一股脑儿全部冒了出来,开始了复辟的征程。胆大点的自立为王,胆小的攀龙附骥。剩下的只是那些陶醉在“祖上也曾经阔过”的满足之中。没有了想法,也就没有了对抗。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起义首先在楚国爆发,最为活跃的也是在楚国。起义不久,陈胜就在占领的陈郡称王,号为“张楚”。史记没有更详细的记载陈胜的身份,只说替人耕种,但能够说出“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不太像一般人。是否是贵族后裔不好说,起码是代表了不甘寂寞的草莽英雄势力。

陈胜派部将葛婴进攻东城,遇到楚国后裔襄强,为求得正统,就立他为楚王。等听说陈胜已经自立为王,就把襄强给杀了。葛婴回来,就被陈胜杀掉。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另一位首义的发动者吴广,尽管也是个屯长,但从他给陈胜出的主意,以及对秦朝政治信息掌握和对时局的判断来看,在信息闭塞、传播很慢的秦末,这样的人物,绝不是简单的基层百姓,一定也是有背景的。他被陈胜封为假王,也就是代理王。在攻打荥阳时,被将军田臧假托陈胜的名义杀死。

田臧因为荥阳久攻不下就杀了吴广,陈胜反而提升他为上将。不久在敖仓与秦军交战时,田臧战败身亡。

陈胜自立为王六个月后,因为战败,被其车夫庄贾杀死。将领秦嘉就立楚国贵族景驹为楚王。

鄱阳湖盗贼当阳君黥布(英布)得知陈胜已死,就率兵攻占了陈郡,恢复陈为楚都。此时,楚国贵族项梁、项羽起兵,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项梁就以秦嘉背叛陈胜的名义率军攻打他,将秦嘉、景驹杀死,控制了他的军队。

秦朝还没有消灭,自己人先干上了。

项梁死后,项羽就把上将宋义给杀了,自己掌管了叔父项梁的军队,义帝熊心也只得接受这个现实。楚国这档子事,基本就差不多了,该出头的都出来了。

赵、燕、魏贵族起兵反秦

陈胜称王后不久,就派武臣、张耳、陈馀率领三千人进攻赵地。沿途不断有人加入,不甘寂寞,也想分一杯羹的人都采取行动了,很快就发展到了数万人。攻下邯郸,武臣就自立为赵王,命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

武臣派遣赵国上谷小吏韩广进攻燕国。一到燕国,燕国的贵族豪杰就劝他自立为燕王,韩广也就勉强从了。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陈胜派遣将领周市向北进攻,到达魏地,想立魏国贵族宁陵君咎为王。咎当时正在陈胜处,不能去魏。陈胜就想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接受,反复五次,最终以咎为魏王。

这样,赵、燕、魏三国也都有了自己的国王,各种势力也相继起事,寻找各自的靠山,刷一下存在感。

齐国王族混战

陈胜派遣周市向北进攻,到了狄县。狄县人田儋杀死县令,就自立为齐王。田儋本是齐国王族,秦灭齐之后,田儋就同他的堂弟田荣、田横迁徙到了狄县,在当地很有威望,此时,趁机起事,参与反秦的战争。

后来,田儋与秦朝大将章邯在临济城下交战,与周市一起被打败战死。

田荣初为齐王田儋的相国,田儋死后成为齐王,后来起兵反抗项羽,被杀死。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田横就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与项羽对抗。由于刘邦趁机进攻项羽都城彭城,项羽撤兵。

楚汉战争爆发后,刘邦派遣郦食其游说田广、田横。因为韩信乘机进攻齐国,田横大怒,就把郦食其烹杀。田广及将军田既、田吸等都被韩信杀死,后来田横自杀,韩信求刘邦封为假齐王。刘邦不得已,很不情愿的封韩信为齐王。

项羽分封诸侯王时,由于田广的对抗,就没有把他封为齐王。就把田市封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田氏诸王同时还相互残杀,最后被项羽、韩信分别消灭。

韩国贵族

其他各国都有了新国王,就剩下韩国一家。

张良看不下去了,就建议项梁立衡阳君韩成为韩王。张良为韩申徒,带领一千多人,攻打秦军占据的韩地。夺得了几座城池,但没有守住。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刘邦到达韩地,张良就投靠了刘邦。在攻打阳城时遇到韩襄王庶孙信,这就是后来的韩王信,被封为将军。

项梁死后,韩王成投奔楚怀王。项羽分封诸侯王后,诸侯各自回国。项羽以“韩王成无军功”“张良投奔刘邦”为由,不让韩王成归国,带到彭城,将其废为侯,之后又将其杀死。

项羽分封的其他诸侯王

不仅原来六国都恢复了诸侯王,在消灭秦朝之后,项羽经过楚怀王同意,自立为西楚霸王,又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

封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魏王豹为西魏王,申阳为河南王,司马卬殷王,赵王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吴芮为衡山王,共敖为临江王,燕王韩广为辽东王,臧荼为燕王,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等十八个诸侯王。

在这十八位诸侯王中,除了刘邦、韩信等一些草莽英雄及章邯等关中三秦王之外,基本都是原来东方六国的贵族势力。势力较大的被封为王,实力较小的,就依附各诸侯混饭吃了。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总之,六国的贵族势力,基本都登场露面了。

经过四年的秦末起义和随后进行的四年楚汉战争,原来东方六国贵族,最终留下来的,都成为了汉朝刘邦所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其余有想法、有点势力的,都基本被消灭掉了。

当然了,这些贵族势力,并非完全是刘邦集团所消灭,但最终受益的无疑是刘邦。

前202年,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共同推举刘邦为皇帝,汉朝建立。

异姓诸侯王的崛起取代了六国贵族势力

六国贵族是借秦末起义趁势反弹,要么自立为王,要么依附大腿寻找存在感。在推翻秦朝统治之后,形成了十八诸侯王割据的基本格局,各自占据了自己的地盘,拥有了势力范围。

项羽分封以后,各诸侯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项羽自以为势力最大,对各诸侯发号施令。但各诸侯并没有把项羽作为天下的公主,很快就开始反叛。首先是齐、赵的叛乱。项羽前往征讨,还没有摆平齐国,刘邦就攻占了项羽的老巢彭城。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在刘邦得意忘形之时,项羽率领骑兵杀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刘邦抛下老婆孩子逃跑,楚汉战争彻底爆发。

在刘邦、项羽对抗的同时,各诸侯王趁机浑水摸鱼,抢占地盘,相互攻伐。经过这场混战,刘邦不仅消灭了项羽,而且消灭了不归附的诸侯势力,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期间,常山王张耳(后为赵王)、燕王臧荼(后更立卢绾)、衡山王吴芮(后改为长沙王)、九江王英布(后为淮南王)等四位项羽所封的诸侯王归附刘邦,其余都战死或被消灭。

刘邦为了换取各路重要将领的支持,又封了齐王韩信(后为楚王)、梁王彭越,韩王信、闽越王亡诸四人为王。

除了韩信出身平民之外,彭越更像一个隐士,韩王信是韩国贵族,亡诸是越王勾践的后人。

这八位异姓诸侯王的崛起,基本上代表了原有六国贵族的主要势力。其他贵族势力已经非常微弱,在汉朝建立之初,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像对抗项羽那样来对抗刘邦。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六国贵族为何不像当年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再就是,在刘邦铲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原有的六国贵族势力,多是依附这些诸侯王起事,其影响力大多被这些异姓诸侯王所掩盖,感觉似乎不是那么强烈,存在感较低。

总而言之,六国贵族势力多在秦末起义和楚汉战争中被消灭和分化瓦解,剩余的势力,在汉朝建立之后,多是依附异姓诸侯王叛乱。因此,他们就不像对抗项羽那样来对抗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