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德育=生活教育

育邻梦

网友提问:基础教育的德育怎么开展?

回复:德育=生活教育。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所有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个人成长发育的本质就是从出生时的个体小我融入社会群体。因此,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人类社会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生产劳动分工协作体制。同时,人类根据生产劳动分工协作需求也进化形成了系统完善的道德礼法与法律规章。

带孩子辨识&采摘植物果实+捕获猎物+防御敌害、手把手教孩子耕种+畜牧+制作初级生产劳动辅助用具+学治国理政、挑选最好的师资力量教孩子们系统学习语言+数学+物理+地理+历史+法律+音乐+绘画+舞蹈+体育+互联网信息通讯技术......但凡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综合社会生存技能都属于教育辅助范畴。当然,道德礼法与法律规章亦属于人类教育子女如何与同伴进行分工协作的基本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教导工作呢?

一、深入了解教学班级学生的家庭成员结构

婚姻家庭是现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所有现代人类孩子都出生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之中。然而,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现代人类社会中也找不出两个基本构成完全相同的家庭。

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属于现代家庭的核心基本成员。然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就是不同成员结构组建起来的家庭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特别是许多“城镇新市民”孩子并不祖辈同住。因此,德育教导务必在深度洞察学生的家庭成员结构之后方可“有的放矢”。否则,在对学生家庭生活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德育教导必然成为孩子们耳边的忠孝故事、缺少生活实用性。

和谐家庭生活是德育的基础

二、老师自己必须“身先士卒”践行德育礼法

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告诉人们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就会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就会受到坏的影响,强调环境对人学习成长的综合影响。作为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动物,人类高智商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具备强大的主动模仿能力。

人们常用“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喻上面的人思想行为不正,下边的人也就跟着学坏。老师是孩子学习成长旅程中的综合行为素养导游,孩子的行为习惯大概率随老师行为习惯变化而变,老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们竞相模仿实践的对象。因此,如果老师的日常生活言行不检点、教学活动中使用粗俗语言,那必定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德育教导员。

三、需要建成邻里互助型和谐社会

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道德不会是孤单的存在,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它相伴,出自《论语·里仁》。的确,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功能就是协调处理复杂的人际分工协作关系,它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实践、只有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才具备综合社会价值。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然而,现代人类聚居的城镇之中,在互联网虚拟社交等多重因素冲击之下,对门邻居互不认识已成常态。因此,若是一个友好相处的邻居都没有,那么德育教导所涉及的智慧内容有何以安身呢?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学习的核心目标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虽然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许多知识不能被即刻运用到生产劳动实践中。但是,道德礼仪却是个实打实的例外,只要孩子学了它就能到现实生活中使用。当然,核心问题是需要现实生活中邻里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拥有和谐互动的社会治理底层架构。

大陆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确,教育工作本不生产粮食、不饲养动物、不加工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辅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生活。因此,教育工作的所有知识内容完全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并且接受教育、长大成年之后的孩子们还需主动融入到更大范围的社会生产劳动分工协作体制之中。所以,德育=生活教育。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