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星专访│新任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

作者:红星新闻

还记得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么?还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何建明的《落泪是金》……这些报告文学影响了无数中国人。作为一种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在今天,如何继续保持影响力?今(7)日,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新一届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

红星新闻:近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在“招兵买马”发展会员,目前情况如何?作为新上任的会长,接下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徐剑:5月5日我们发出会员发展启事通知后,报名非常踊跃,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在1992年成立,到今年正好30年。作为第四任会长,我在换届就职发言时谈到,我们一定要弘扬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报告文学的文学品相。

接下来怎么走?首先就是会员结构更新,再就是完善学会制度,以便更好地为广大会员服务。我们计划设立短篇报告文学奖,让更多人关注报告文学。此外,我们还将与国家部委以及各省市开启相关的战略合作,撰写系列丛书,讲好中国故事;设立创作基地,扩大报告文学的影响力。

红星专访│新任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

徐剑(右一)在采访中

红星新闻:你认为,当今中国的报告文学处于怎样的阶段?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报告文学?

徐剑:如果说,1980年代是报告文学吹响思想解放号角的阶段,1990年代则是思辨、求真、佐证的阶段。之后,报告文学记录时代的功能逐步显现,渐次进入了讲述中国故事的阶段,比如说围绕改革开放40年、建党百年、精准扶贫等,以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报告文学承担起了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伟大使命。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广大会员分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就职于各行各业,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时代的变化与变迁,记录时代的风浪与挑战,记录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红星新闻:你要求自己:走不到的地方不写,看不到的地方不写,听不到的地方不写。但报告文学也是文学,想象总是会穿插其中的,如何平衡现实与想象呢?

徐剑: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过:“我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外真实性……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甭想去超过它。”

我们每天直面的是一个五彩缤纷世界,现实生活比作家的想象更精彩。这就需要作家以行走之姿,走到、听到、看到,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件和人物去发现独特生动的细节和文学风采。报告文学是一种行走的文学,好的报告文学是行走出来的,好的报告文学作家要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实地勘察、现场采访,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文学。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调整报告文学的叙事方式,凸显细节,让报告文学具有文学表情和文学温度。

红星专访│新任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

徐剑(左)在采访中

红星新闻:有人说,报告文学如同新闻报道里的事件通讯,只是文学性更强一些,你赞同这个说法吗?

徐剑: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是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与真实性。报告文学文本的真实与文学的真实、想象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报告文学集新闻、文学为一体。报告是前提,是对即时或已经发生过的新闻、历史事件进行新闻性、传奇性、轰动性的再现或复活,是文学叙事。新闻仅仅是现实的反映,而报告文学将文学落点对准人,写人的命运、情感、生存、死亡、尊严、荣誉、使命、奉献和牺牲,是厚重的,是现代版的《史记》。

红星新闻记者 曾琦 实习生 张人杰 编辑 蒋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红星专访│新任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文艺之光铸时代之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