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流父母给孩子手机,二流父母给玩具,一流父母给……

大家好,我是一边带娃,一边在13楼努力工作赚钱养娃的80后3胎准妈妈柚子。

最近刷到两个新闻,广西一个12岁男孩,因为父亲不让他带手机去学校,父子发生争执,男孩拿刀捅死了父亲。

另一个是江苏一个高三学生,参加清华自主招生。因阅读广泛,读书量超过3000万字,得到60分加分进入清华。

同样是青春年少,两个孩子的命运却天差地别,让人唏嘘。

现如今,不管是地铁、餐厅还是商场,随处可见玩手机、iPad的孩子。家长们也享受把孩子丢给手机后的安静和欢愉。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如今的惬意省力,会变成未来的后患无穷。

相比于阅读开发大脑,手机带给孩子的只有“玩手机上瘾”“不爱阅读”“专注力差”“创造力不行”……

有人说:三流的父母给孩子手机,二流的父母给孩子玩具,一流的父母给孩子陪伴。

想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告别短视频和游戏的“垃圾快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

然而,阅读的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

想要孩子爱读书,就需要在他孩提时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找到一套好书,开启他阅读世界的大门。

今天,就推荐给大家这样的好书——

《土豆小鸡成长故事》

幽默爆笑 温暖有力量

看到这套书时,是不是很多妈妈觉得似曾相识。

没错,它就是喜马拉雅评分9.5,热播186万+的土豆小鸡系列故事。从推出开始就备受喜欢,被称为“中国版的《卡梅拉》”。

它的作者,更是大家熟悉的CCTV“中国好书奖”获得者——李珊珊。

她曾多次获冰心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宣部“优秀儿童文学”,走出国门拿下“新加坡书展重点推荐好书”,更受邀登上央视,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土豆小鸡系列,是我和孩子怎么都看不腻的“枕边书”,总想拿出来再读一读。

书中的主人公们,生活在一个温暖友爱的大家庭。

会唱歌、会吉他的帅气鸡爸爸;温柔勤劳、最爱小鸡们的鸡妈妈;还有性格迥然、却相亲相爱的8只小鸡:

小一特别懂事;

小二最爱运动,

小三爱思考、想象力丰富;

小四勤快、乐于助人;

小五爱细心又负责;

小六是漂亮聪明的小妹妹;

小七有很多心事;

小八是年龄最小、最爱哭闹撒娇的老小。

在它们的身上,可以发现孩子们的影子,懂事乖巧又调皮搞怪,一刻不停歇,总是要搞出些事情来。

撕芭蕉叶做面条,在西瓜汁里洗澡,

爱藏东西、喜欢冒险,

给爸爸写信、为妈妈送礼物,

喜欢吃蛋糕、把一切东西当个宝,

偶尔也会犯错误、撒谎……

在艾力尔爸爸和心爱妈妈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一天,艾力尔爸爸教小鸡们抓虫子的本领,示范了一遍之后,就让小鸡们跟着它的指示练习。

可是,懵懂的小鸡们很努力地按照指令来扭动脖子,依旧做不好。

这时,艾力尔爸爸着急了,对着小鸡们喊“怎么搞的?动作僵硬,还没有弹性!”

可是,就算艾力尔爸爸生气了,小鸡们依旧做不好。直到后来,喜欢运动的小二忽然找到了窍门,艾力尔爸爸才开心起来。

原来,小二把自己的脖子当成了弹簧,然后跟自己的脖子做游戏。用了小二的方法,小鸡们都学会了扭脖子。

生活中,我们都是艾力尔爸爸。教孩子时一遍不对、两遍不对,慢慢耐心没了,就开始对孩子发脾气。

可是我们不曾想过,孩子其实和小鸡们一样,对于刚刚接触的技能,不能完全理解。他们可能很努力,但是依旧做不到。

我们此时发脾气,除了宣泄情绪、打击孩子,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这时候,不妨放平心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就像小二),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教孩子。

《土豆小鸡成长故事》中,每一个故事都精彩万分,妙不可言。

因为在这些故事里,有温情的家人,有善良的孩子,有包容的爸妈,还有幽默的脑洞,无限的想象……

让人一直想读下去。

孩子们爱它爆笑幽默的情节,父母则欣赏故事里幸福平和的亲子关系、在平凡生活中发现快乐的智慧。

整套书采用全彩印刷,图文结合+注音的形式,让孩子读起来不费眼、不费力。

对了,这套书还搭配了音频故事,和书上的故事一一对应,让孩子又能看又能听。

3-5岁的孩子,可以亲子共读,也可以听音频故事;

5-8岁的孩子,可以尝试独立阅读,还可以识字、拓展词汇量、学习拼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