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恋人有两种,一种是互相喜欢,一种是不知道怎么分手

“我们分手吧。”

你会在什么时候说出这句话来?对有的人来说,说出“分手”,是与一段亲密关系的纠缠,可对有的人来说,则是进入一段“分手-复合-再分手-再复合-又分手-又复合”的新循环里。

分手是痛苦的,多次分手也将加剧这种痛苦,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互相消耗,并非好事。可明明都意识到不适合再在一起,为什么总分不掉?

我们请来了果壳联合创始人庄小哥,跟大家科学地聊聊这个问题。

图源《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学习如何形成、维持和优雅地结束与他人的浪漫和性关系,可以说是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

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科学专业的助理教授阿纳斯塔西娅·斯奈德(Anastasia Snyder)在与他人合著的《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浪漫与性》一书中写道。

图源《大哥喝两杯》

但事实上,不仅是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成年人也一样学不会这些——每当我在连续剧里看到那些怎么分也分不掉的男男女女时,就会由衷地发出这声感慨。

出于剧情需要,屏幕上的爱情一定得是跌宕起伏、百转千回才好看,而现实中摊上一个黏黏糊糊、拉拉扯扯好些年的恋人,对于大多数人都不见得是件好事,除非你有异于常人的体质,能够承受得住持久战带来的身心折磨乃至经济损失。

图源《大哥喝两杯》

较早关注这个问题的研究之一,是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交流传播系教授勒内· 戴 利(Rene M. Dailey)等人 2009 年发表在《人际关系》期刊的《分分合合的约会关系:它们与其他约会关系有什么不同?》

文章认为,分手本来就是痛苦的,一段关系中的多次分手将加剧这种痛苦,分手造成的焦虑或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关系的后续阶段,处于分分合合中的伴侣所历经的独特压力需要从心理健康角度去加以考虑。

图源《追忆潸然》

伴侣两人之间不断分手、复合、分手……这通常被称为“周期性关系”或“循环关系”。戴利他们所进行的调查一共招募了 445 名参与者,有 64 人曾与同一个伴侣分分合合过四次或更多次,而其中一人达到了“变态”级别的三十次。这个数字固然叹为观止,不过更让我惊讶的是——

当事人怎么算得出来,又是用什么标准来界定“分手”的?

周围朋友中,某人和前任又在一起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不少。有时候,分手被作为一种策略来使用,“我们分手吧”充其量是一次加长版的冷战,双方都清楚不可能和对方真正分开,而后一旦和解,基本都以迅速订婚、领证收场,这种情况并不属于周期性关系之列。

又或者,分手多年后的重新聚首,而当中这些年并无瓜葛,那就是真爱。

图源《远程恋爱》

有研究认为,周期性伴侣和其他伴侣的一个很大不同之处,常常在于一方反复提出分手,而另一方反复提出复合,由于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以至于一方或双方都不确定这种关系是否永久解除。也因此,这种关系中往往会存在低自尊的状况。

当然,现实当中的周期性伴侣各有各的复杂,比如我就认识一对,每一次不管分手还是复合都是一个人提出的,就像玩一款永不疲倦的游戏,巧的是他找到了最配合的对家。

还有互相较劲儿的,谁也不甘心被甩,一定要把对方追回来,再从自己口中说出“分手”二字。

图源《大哥喝两杯》

总体而言,这种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和社交方式改变而呈现上升趋势的关系类型,被大多数研究者发现和更低的承诺、更糟糕的沟通、更高水平的言语虐待及身体暴力相关。

堪萨斯州立大学 2020 年的一项新研究把这叫做“分手悔恨”,文章作者、婚姻与家庭治疗师米歇尔·沃什伯恩 - 布斯克(Michelle Washburn-Busk)博士等人的分析指出,反复陷入情感拉锯战,说到底是一个人的决策能力出了问题。

对这种问题情感做出干预时,需要让当事者明白,不管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也不管结果会如何,重要的是,你的决定是有意识和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由情境驱使的。

图源《大哥喝两杯》

本文作者庄小哥

杂志编辑赖琳琳

设计孔韵彤

微信编辑温钰怡

实习生李 嫣

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分手是怎样的?

来评论区聊聊吧

//

戳一下,许愿快乐恋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