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所认识的吉狄马加

作者:华夏时报
我所认识的吉狄马加

兆丰

四月二十三日是个好日子。这天有两个节日:一个是世界读书日,另一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节。同一天的两个节日,一个是兴文,一个是尚武,真正是文武集于一日,文武双全了。中国海军历经73年建设,从近海走向大洋,从黄水走向深蓝,已成为一支现代化海军,正积极向世界一流海军迈进,自然是可喜可贺!同时,作为一个“读书人”,对世界读书日,我也历来保持高度关注。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其实全称为“世界读书与出版权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由西班牙转交方案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为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今年也一样,国内各地、各媒体都组织了相关庆祝活动。我自己则被北京电视台组织的专题活动:京东《书香之夜——阅读的力量》所吸引。北京电视台不愧为首善之区的电视台,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活动都办得有声有色,今年也没让人失望。邀请了一众文化大师现场演讲。有国防大学教授、少将金一南,当代著名诗人、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著名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震云,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张劲硕等。每人演讲不长,但都发自肺腑,朴实真切,极具感染力。尤其是吉狄马加的演讲“阅读让我写作并成为行动的诗人”,使我深受触动,并回忆起在杭州工作时与他的一次相聚。

那是2017年6月22日。当时,我到杭州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时间不久,大概是6月20日左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戚哮虎同志找我,说22日晚上有个“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启动仪式,想请市里领导参加,本来按分工应该是他去,但因为另有一重要接待任务,他分不开身,想请我代劳,问我是否有空,可否代劳。我在市里分工是金融这条线,宣传口的事本与我无关,但戚部长人很好,我们相处很愉快,我正好22日晚上也没有其他安排,就满口答应了。从心里说,我甚至还有些期待,诗文同源,我自幼喜爱文学,在这美丽的杭州夏夜,观赏一台高质量的诗歌盛会,也是平生一乐事。人们不是常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吗!

主办单位的邀请函很快转到我这里,我一看是由市委宣传部、杭州市运河集团、杭州市拱墅区政府、杭州市旅委共同主办的,主题“诗意运河,风雅杭州”很有韵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与长城、坎儿井、都江堰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的宏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据考证,都江堰和坎儿井建造距今都是2000多年,长城2200多年,京杭大运河最古老,距今是2500多年。杭州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都市,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主办单位选择6月22日启动首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也是颇费心思的。

看到应邀出席的国内外嘉宾名单中有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我立即来了兴趣。此前我没见过他,但我对他这位少数民族诗人是久闻大名的。他和其他诗人不一样,他是“彝族诗人”。他的“诗人”和“领导”的双重身份,更使我敬重。但我感觉,他不太在乎他的官员身份,倒是喜欢以“诗人”自居。22日晚,我俩并肩而坐,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对首届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的隆重举办表示祝贺,并代表主办方授予吉狄马加“运河诗社名誉社长”证书。他也作了简短致词,对主办方广邀文化名人与诗歌爱好者,以诗为媒,共谱大运河诗意篇章给予了充分肯定。活动过程中,他始终谦逊有礼,亲切和蔼,既没有“诗人”的傲娇,也没有“官员”的架子。他还签名赠送了一本《吉狄马加诗选》给我。此次一别,我们再没相见,但我心中一直有两个疑问未解:一是:他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诗人?二是:他在地方当“官”时为诗歌做过什么?

这次,他在北京电视台“世界读书日”活动的演讲“阅读让我写作并成为行动的诗人”,回答了我的疑问。

为什么他会立志做一个诗人?他在演讲中坦承,他立志做诗人的源头或精神谱系,源于他初三时读过的一本诗集。他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那地方过去很偏僻,几乎没什么书读。他初三时从同学那儿借到了一本没有封皮也没有封底的诗集,读后深受感动,触及灵魂。多年后才知道,那本诗集是中国俄语文学翻译家戈宝权先生所译的《普希金诗集》,尤其是其中的一首诗《致大海》给他带来深刻的灵魂触动,并使他相信人类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如对自由的赞颂,对正义的赞颂,对弱者的同情等,即所谓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同时,为了彝族民族的史诗传统和口头文学传统能够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他立志成为一个当代中国诗人。

他在青海工作时为诗歌做过什么?他说2006年有幸到青海工作,践行做一个行动的诗人。在各方支持下,于2007年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每两年一届,已经办了七届了。希望利用这个平台更好地团结全世界的诗人,借以宣传中国,让世界诗人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了解中国是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国家,有着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和中华大文化。利用诗歌这一特殊形式,加强各民族精神上的联系,使作品与写作、与民族、与历史的进程联系在一起,同时,在生态、环保等方面促进青海的建设和发展。虽然他2015年已调离青海,但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一直在持续办下去。

看完吉狄马加的演讲,我不仅要赞叹他是一位优秀的领导,更是一位出色的行动的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成为蜚声国内外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品《初恋的歌》《一个彝人的梦想》《罗马的太阳》《吉狄马加诗选译》《遗忘的词》《吉狄马加短诗选》《吉狄马加的诗》《时间》《天涯海角》《秋天的眼睛》《“睡”的和弦》《吉狄马加诗歌选集》《彝人之歌》《我,雪豹……吉狄马加诗集》等被译成意大利文、马其顿文、保加利亚文、塞尔维亚文、捷克文、德文、匈牙利文等多国文字,广为流传。他近期创作的长诗《大河》,赞美奔腾不息、滚滚向前的黄河,被译成17国文字出版发行。吉狄马加是人民的诗人,国际诗坛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荣誉。从2014年起,他先后获得南非“2014姆基瓦人道主义奖”、2017年度波兰雅尼茨基文学奖和英国剑桥大学“银柳叶诗歌终身成就奖”、厄瓜多尔瓜亚基尔2020国际诗歌奖,其中厄瓜多尔瓜亚基尔2020国际诗歌奖为首次颁给亚洲诗人;2021年,其诗歌作品《裂开的星球》获得第17届《十月》文学奖特别奖;同年4月,被授予“弗兰西斯科米兰达”一级勋章。他是第三届草堂诗歌奖终审评委团成员。作为一个部级干部和当代中国诗人,能获得国际上这么多的奖项,他恐怕是唯一一人了。

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他殷切期望全社会都参与到读书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吉狄马加从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成长为一名高级干部,成长为一个当代诗人、民族诗人的经历,完美诠释了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教诲,充分展示了“阅读的力量”,值得大家学习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