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地出现“公厕传播链”,应如何防范公厕传播风险?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

据北京市5月4日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4月22日以来,北京发现的新一轮奥密克戎本土疫情已累计报告505例感染者。其中,近40例感染者为公厕传播链条引发,房山区公布的风险点位信息中,涉及4月21日瓦窑头村村委会西侧公共厕所。

5月4日下午,浙江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也显示,台州天台县麻车王路公厕传染链已致多人感染新冠肺炎,麻车王路公厕感染者续发风险高。

两地出现“公厕传播链”,应如何防范公厕传播风险?

公厕为市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何会突然成为新冠病毒传播的新途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刘珏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解释,与其他呼吸道传播的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传播途径相对容易实现。从病毒传播途径看,新冠病毒主要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如果戴口罩、手卫生等个人防护措施执行的不到位,有被感染的风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22年1月收录的一篇研究综述显示,国际学者审查了全球有关公厕中病毒和细菌感染传播的环境采样、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纳入了13个国家的38项研究发现,未盖好马桶盖冲水、无效的洗手、不合格或不频繁的设施表面清洁,均可能导致公厕出现细菌/病毒污染,研究也建议加强手卫生、公厕消杀、通风等措施可有效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此外,从病毒的传播力看,相对于新冠病毒原始株和其他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更强,基本再生数R0(在没有任何防控措施时,平均一个人可以传播给几个人)高达9.5,原始株的基本再生数是2-2.5。” 刘珏告诉记者。

公厕传播风险如何防范?北京市城管委表示,北京将增加公厕消毒频次,火车站、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公厕再增加1次消毒;封控区范围内厕所应一人一消毒杀菌,不能两人(含)以上同时如厕;对原有《北京市公厕消毒管理工作指引》进行了完善,指导各区、各作业单位做好公厕防疫消杀和公厕保洁人员防护工作。

同时,北京、浙江台州、湖北武汉等多地疾控已发布紧急提醒,建议市民上公共厕所时也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上完厕所后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在此之前,不要用手触摸口、眼、鼻。若如厕期间使用过手机,建议使用酒精棉片及时对手机进行消毒。

两地出现“公厕传播链”,应如何防范公厕传播风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