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戈尔季耶夫斯基:获得美英首脑接见,但妻与他离婚,女儿也不见他

作者:张生全精彩历史

1983年,苏联和美国冷战期间,一份关于核武器战备情况的情报泄露,于是他们开始查内鬼。虽然锁定了内鬼,并且把他抓了起来。但是这个人却成功出逃去了英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内鬼,就是著名的王牌双面特工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这个人可了不起,他曾获得过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接见,还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他“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勋章。那么,这个人为什么会当双面间谍呢?

戈尔季耶夫斯基:获得美英首脑接见,但妻与他离婚,女儿也不见他

一、从小就想当克格勃。

戈尔季耶夫斯基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资深克格勃特工,再加上他经历过苏德战争的洗礼,因此他从小就立下了要当克格勃的志向。

为了实现理想,戈尔季耶夫斯基刻苦好学。17岁时,凭着优异的成绩,他考进了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有“外交官摇篮”的美称,也是苏联最高学府之一。许多高干子弟都以能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不过由于招生条件十分苛刻,因此能进到这所学校读书的学生,都是人中龙凤。

在学校里,戈尔季耶夫斯基依然保持了勤学苦练的作风,他先后学习了历史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同时还熟练地掌握了德语和英语。

在大学里,戈尔季耶夫斯基还结交了一位来自于捷克的好朋友。两人不仅一起阅读了大量描述西方社会的书籍,还经常收听西方国家的电台。这种收听,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二、兢兢业业的工作。

1963年,戈尔季耶夫斯基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进入克格勃工作,而他的捷克好友则返回捷克情报局工作。

由于戈尔季耶夫斯基的父亲和哥哥都是特工,且都被派往海外从事间谍工作,因此为了减少叛逃的风险,戈尔季耶夫斯基在经过一系列特工训练后,被安排在了总部档案部门担任文职工作。虽说他的工作非常琐碎,但他却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大量加密档案。而这又让他对苏联的情况比一般的克格勃人员了解得更多。

在机关从事文职工作,显然不是戈尔季耶夫斯基想要的特工生活。所以在那段时间里,他过得并不愉快。好在当时,他遇到了在克格勃担任翻译员的叶莲娜,两人在短暂的相恋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段幸福的婚姻生活,给了他不小的慰藉。

1966年,戈尔季耶夫斯基的哥哥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去世。身为烈士家属的戈尔季耶夫斯基,受到了克格勃的照顾。按照他的请求,上级把他调到对外情报部门,接着又被安排到苏联驻丹麦大使馆工作,主要负责苏联在丹麦的地下间谍情报网络。

戈尔季耶夫斯基:获得美英首脑接见,但妻与他离婚,女儿也不见他

三、信仰产生动摇。

刚开始,戈尔季耶夫斯基在工作中满怀热情。每天他都把大量时间用在搜集情报上。然而,很快他就发现他的同事们和他大不一样,这些人每天除了喝酒,就是想方设法虚构线人,骗取经费,这让他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厌倦。

1968年,一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民主改革,席卷了捷克国内。对于苏联来说,捷克这是想在政治和经济上彻底抛弃“苏联模式”。苏联不能坐视不理。为了扑杀捷克的改革萌芽,苏联迅速对捷克发动了武装入侵,并很快占领了捷克全境。面对苏联的霸权干涉,捷克人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其中,戈尔季耶夫斯基的那位大学好友,在这一过程中参与了颠覆政府的密谋。然而由于行动暴露,不得不逃往国外。

这件事对戈尔季耶夫斯基的触动很大,让他对自己一直坚持的信仰产生了怀疑。

同时,戈尔季耶夫斯基在丹麦开始情报工作后,对西方国家的富裕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接触。这让他意识到,西方国家并非如同苏联国内描述的那样,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反而苏联由于与美国长期冷战搞军备竞赛,加上官员腐败严重,让老百姓的生活每况愈下,越来越让人失去希望。

再一点,戈尔季耶夫斯基对克格勃的机制也很不满。比如,他的同僚懒惰成性且好占小便宜,然而他们却靠政治运作,获得晋升。而他兢兢业业工作,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家庭生活也让他觉得很不如意。父亲对克格勃唯命是从,哥哥因公殉职,他和叶莲娜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所有这些,都让他觉得现有的生活太过于压抑,让他急于摆脱这一切。

戈尔季耶夫斯基:获得美英首脑接见,但妻与他离婚,女儿也不见他

四、不是为了钱的叛逃。

在愤怒、压抑和不满中,戈尔季耶夫斯基终于选择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给英国效力。

起初,英国军情六处对戈尔季耶夫斯基的投诚并不信任。不过,随着戈尔季耶夫斯基提供的丹麦和北欧国家的情报越来越多,且真实可靠,他们开始相信戈尔季耶夫斯基是真心想为英国情报部门服务。自那以后,戈尔季耶夫斯基正式入职英国军情六处,成为了一名双面间谍。

有意思的是,戈尔季耶夫斯基在入职前,向军情六处提出了三个要求:

一是不在军情六处的档案中留下照片或录像;

二是在他向英国提供情报期间,他不希望他所负责站点的克格勃情报人员受到伤害;

三是他不要钱,他只是出于意识形态为英国工作。

此后,戈尔季耶夫斯基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同时,他还给英国提供了一份苏联在英国各政府机要部门发展的间谍名单。英国根据名单,发起锄奸行动,将那些间谍先后逮捕判刑,无疑这给苏联在英国的情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由于他向英国传送情报的过程中,一直非常谨慎。因此,他一直没有受到克格勃的怀疑。甚至他的妻子叶莲娜,也对他的行为毫无知觉。

在丹麦大使馆工作了6年后,根据克格勃内部的规定,戈尔季耶夫斯基被调回莫斯科。当时,英国人担心失去他这个优秀的情报人员,劝说他叛逃英国,但遭到了他的拒绝。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在回莫斯科之前,他请求英国情报部门设计了一套围绕他的紧急撤离营救方案。双方在确定了撤离暗号后,戈尔季耶夫斯基回到了莫斯科。

回国后,戈尔季耶夫斯基又被调到克格勃总部档案部门工作,而他也趁机将大量的绝密档案记录了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也是在这一时期,戈尔季耶夫斯基和叶莲娜的婚姻走到了尽头。离婚后,他迅速迎娶了第二任妻子莱拉,并有了两个女儿。

1982年,苏联驻英国的情报网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于是,有着丰富海外谍报经验,又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戈尔季耶夫斯基,被派到苏联驻英国大使馆担任情报主管。自然,他在抵达伦敦后,就迅速和英国军情六处重新建立了联系。

此时的戈尔季耶夫斯基已经晋升为上校军衔,再加上他在克格勃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关系,同时他又是苏联在伦敦地下情报站的站长,因此他获得了大量的机密情报。而他也毫无保留地,把这些情报全部提供给了英国。

有一次,他还接到了一封英国军情六处某官员计划叛逃苏联的情报。他迅速联系了英国军情六处,在该官员即将走进苏联驻英国大使馆的前一分钟,他们逮捕了这名官员,从而避免了英国情报部门的损失。

戈尔季耶夫斯基:获得美英首脑接见,但妻与他离婚,女儿也不见他

五、最高军事机密泄露。

1983年,北约在苏联边境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

在向苏联秀了一番肌肉后,美国总统里根以“苏联违反了两国达成的中程导弹协议”为由,表示美国将在北约盟国部署中程导弹,以确保北约盟国的安全。还扬言说,如果导弹发射,能在6分钟内摧毁苏联。

面对美国的挑衅,苏联也毫不示弱,下令所有核武器进入战备状态。

本来,美国是想通过军事演习吓唬苏联。不过,当戈尔季耶夫斯基把苏联进入核武器战备状态的情报传给英国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着实吓了一跳。毕竟如果真正发动了核战争,就有可能让整个世界置于覆灭的境地。撒切尔夫人赶紧将情报转给美国。美国在经过确认后,意识到苏联显然认真了。心有余悸的美国,立刻积极和苏联展开外交工作,最终缓和了与苏联的关系,阻止了一场蓄势待发的“核战争”。

化解危机后,美国情报部门曾向英国情报部门提出,想要获得提供情报的间谍身份。英国情报部门为了保护戈尔季耶夫斯基的安全,拒绝了美国的要求。但这对于美国中情局来说,并非难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后,他们锁定了戈尔季耶夫斯基,并秘密与之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还安排他和美国总统里根有过一次短暂的会晤。

不过,在美国查明戈尔季耶夫斯基间谍身份的同时,苏联克格勃也意识到,部门内部出现了内鬼。于是,他们开始在内部进行秘密调查。最终,他们把怀疑的眼光放到了戈尔季耶夫斯基身上。

六、成功从苏联脱逃。

1985年,戈尔季耶夫斯基接到返回苏联的调令。怀着侥幸心理的他,最终还是听从了命令,返回了苏联。结果他刚回到苏联,就遭到了软禁。

戈尔季耶夫斯基知道事情不妙,于是他启用了和英国情报部门当年制定的紧急撤离方案,并在指定的接头地点,向英国驻苏联的情报人员发出了求救信号。随后,他被英国人巧妙地藏在了汽车后备箱中,运送出了苏联边境。并在芬兰登上了开往伦敦的飞机,顺利出逃。

不过,戈尔季耶夫斯基虽然逃出了苏联,但没能逃过审判。同年11月,苏联军事法庭在戈尔季耶夫斯基缺席的情况下,对他判处了死刑。

苏联解体后,早已不再从事情报工作的戈尔季耶夫斯基,终于对外承认他曾经服务于英国军情六处的事实。

七、获得巨大荣誉却被家人唾弃。

2007年,为了表彰戈尔季耶夫斯基对英国安全做出的贡献,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勋章。

尽管,戈尔季耶夫斯基在英国不仅获得了很好的保护,而且还获得了很多荣誉。但由于他叛离了祖国,不但全苏联人都唾弃他,他的第二任妻子莱拉,也选择了和他离婚。他的两个女儿也表示,没有他这个父亲,此后一直没和他见过面。而戈尔季耶夫斯基为了应对苏联及俄罗斯特工的暗杀,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此后就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而他虽然保全了生命,但是由于众叛亲离,他也只能在孤独中度过他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