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跃进照相机:区办小厂的实验相机,却成老相机中的收藏珍品

作者:书影

说明:这也是我在二十年前写的一篇相机文章,曾短暂贴在我自己的sy916网站上,后来更换服务器,这篇文章“遗失”了,最近找到了文字的手写稿(我最早写文章是先手写,在找人打字),把它重新整理打字出来,虽然文章“过时了”,但网上这类文章不多,作为资料,再刊发出来。

2002年我高价购到了一架国产的跃进相机,这架相机其实我早就看见过介绍情况,但一直没有看到实物,所以就不敢贸然写什么东西,那一段时间我几乎把所有的国产老相机都写了,但跃进却“剩下”了。

现在东西到手,把玩一阵后,自然要将心得写出来,供同好们体会交流。

跃进照相机:区办小厂的实验相机,却成老相机中的收藏珍品

挺有意思的是,跃进照相机是由一个叫做“北京宣武区实验工厂”的研制开发产品,从外表及构造上看它肯定源于国外的某类产品,其实是仿捷克斯洛伐克的一款相机。

但是一个区办的小厂当时也能生产相机,可以看出来国产相机产业起步低,迫切性强。

当时的相机产业虽然在大陆是刚刚起步,但跃跃欲试的厂家还真不少,到了1958年底,已经有十几家照相机生产厂家了,一方面说明大跃进的旗帜下,确实让人开放了思想,敢想敢干,有很大胆的盲目和冒进,但也确实催生出一些时代产物,就相机而言,大陆起步较晚,但迈出的步子却很大。

一方面连一个区办小厂也敢生产相机,另一方面,几个技术含量高的厂家也真研制出一些不错的的东西,如北京大莱、天津“七一”、“晨光”、还有上海58-1、58-2等。

相机可以试制,但要成为商品,对于一些厂家就勉为其难了,一方面是国家的计划经济,其产供销完全由国家说了算,工厂的研制和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另一方面就是其产品质量无法过关。

跃进照相机:区办小厂的实验相机,却成老相机中的收藏珍品

做简易相机还马马虎虎,而复杂一点的则很难保证其质量,比如上海大量生产的58-2相机。据我所见到的几十台,很少有没有修理过的,很少有快门不出问题的。

一个区办小厂也要生产相机,也可以看出当时我们国家真是“一穷二白”,我们的相机工业起点是很低的。

写此稿时我翻阅了1958年的《大众摄影》,当时的兄弟国家,民主德国和苏联的相机工业已有了很高的水准,而我们还要搞自己的,哪怕是最简易、最初级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民族志气”吧。

话说远了,还是看跃进相机吧。

有资料说它是1960年生产的,其实不准。真实的时间是1958年10月正式上市,当时的零售价是40元,从这个价位上看这台相机在当时是几台国产低档相机里的“高价者”。

这可能与它的材质有关,由于机身和许多部件采用“电木”制成,成本大大地降低了,而当时的计划经济是“一分钱一分货”,其产品定价并不是由工厂自己说算。是国家根据其生产成本,加上固定的利润率来决定的。

材质虽然质量差一些,但它比起同档次的幸福-1、幸福2和友谊、劳动等相机也有一个优点,就是焦距可调了,虽然仅是简单的1米、1.5米、2.5米和无限远四个焦点,这点在当时的120型简易相机里也是一个突破吧。

跃进照相机:区办小厂的实验相机,却成老相机中的收藏珍品

这种调焦是将前镜头拧出或者拧入来调整的,有四个远近景画面来校准调焦上的四个白点。

同那几款简易120相机一样,这种相机的镜头也是两片透镜组成,快门叶片置于中间,快门有“T”和“M”两档,分别是现代相机的“B”门和“1/25秒”遗憾的是此机虽然有“B”门。却没有快门线插孔,这点可不如幸福相机,所以这“B”门的用途也就大打折扣了。

相机的光圈也是有“1”和“2”两档可调,分别为F8 和F11。相机的镜头上有快门锁插销,以预防误按快门造成误拍。

另外相机的取景器置于上面,装有两片透镜组成的平视固定取景器,而装卸胶卷采用后开盖式,同现在的相机无异,很是方便,可拍120胶卷的6X6或4.5X6画幅。计数采用后背红窗方式。

跃进照相机:区办小厂的实验相机,却成老相机中的收藏珍品

这种相机不能使用闪光灯,也没有闪光灯插座,也没有连闪线插孔。有三脚架螺丝孔,但需要使用老式的大螺孔三脚架。

这种相机生产了多少台笔者不详,也不知后来这相机如何并入了北京照相机厂,还出过蓝天相机。

跃进照相机:区办小厂的实验相机,却成老相机中的收藏珍品

这跃进相机现在所能找到的太少了,而且成色好的更少。

卖我这台相机的人一再叮嘱我要“小心保存”,说这种胶木材质是十分酥脆的,如摔或磕碰都容易掉渣和损坏,这也是此种相机现在越来越鲜见的一个直接原因。

跃进照相机:区办小厂的实验相机,却成老相机中的收藏珍品

由于稀少,这款很普通的相机,却是当年几款同档次简易相机里收藏价位最高的,应该在3000元以上了。

具体技术数据:

类型:120型相机,可拍6X6和4.5X6画幅

快门:“T”(相当于B门)、“M”(相当于1/25秒)

调焦:1米、1.5米、2.5米、无限远四挡

镜头:未加膜的两片透镜

取景器:平视固定

计数:后盖全开,后背红窗计数

关于镜头的焦距,相机和资料中均未有说明,根据其他同类相机的对比,应该是65mm左右。

(注:文图都是书影写作和拍摄藏品,非书影发布就是抄袭,请尊重产权,非允许不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