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龙山文化

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龙山文化

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

的龙山文化

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龙山文化

1927年,一个名叫吴金鼎的少年从清华大学国学院归来,回到母校齐鲁大学担任助教。1928年春天,吴金鼎决定对老家山东平陵古城进行一番考察。路过龙山镇城子崖时,路沟边断崖的横截面异于寻常的堆积引起了他的注意。而这正是发现龙山文化的一个前奏。城子崖究竟在哪?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城子崖,走进那个久远的年代。

在山东省济南市龙山镇武原河畔有一长方形台地,田野萧瑟,没有车马的喧嚣,只有呜咽的风声,仿佛在讲述着什么。这里就是城子崖,吴金鼎曾多次来到这里踏勘,让日后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得以与世人相见。

在此之后,考古学家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龙山黑陶的原料大都来自于黄河的淤泥,当考古学家把一片片破碎的陶片拼接复原之后,那段被尘封了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历史也破土而出。

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龙山文化

黑陶三足水器

龙山文化遗址大部分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遗址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薄且表面光滑的蛋壳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随着其他地区相关遗存的发现越来越多,凡是具有黑陶特征的文化遗存统统都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如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等。

至20世纪60年代,龙山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杂的复合体。

鉴于此,1981年考古学家严文明提出了“龙山时代”的概念,以此代表大致年代为“公元前26世纪至前21世纪”的各地不同龙山文化遗存所处的时代,并指出龙山时代是中国铜石并用的时代。早期铜器的出现、生产技术的发展、早期城市防御设施的完善等,都使得龙山时代成为中国史前社会大变革的重大历史时期和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段。

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博物馆

随着龙山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聚落数量和聚落面积都急剧扩大。人口的规模化增加,成为社会复杂化的基础力量。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各地普遍出现了区域性的中心聚落。在一些中心聚落,如山西襄汾陶寺、山东日照两城镇等地还出现了由高耸的城墙和宽阔的城壕所组成的防御设施,由此进一步发展出了早期的城市。

随着龙山时代黄河流域大范围的人口流动,长程贸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玉石礼器、铜器、漆木器、产自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的海贝等,这些通过远距离交换和贸易而来的稀缺品都在龙山文化遗址中被发现。在此背景下,技术的交流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新型文明形态的成长,而作为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新型城市开始出现。

在母亲河的孕育和滋养下,龙山文化在黄河流域得以发展和壮大,龙山文化的发现也证明了中国东部存在一个土生土长不同于仰韶彩陶文化的黑陶文化,否定了“中国文化西来”的假说,印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灿烂辉煌。

主播丨孟京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 杨晶

文案、责编丨孟京

美术设计丨杨桦 赵墨

音频丨张玉峰

校对丨杨晶

参考资料丨《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

《龙山化、龙山时期和龙山时代》

《聚落考古与龙山文化社会形态》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影视制播中心)出品

(收听更多《大河脉搏》文章,请关注“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从菜单栏—主题栏目—大河脉搏获取更多内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