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鱼皮衣:“鱼皮部落”的“族徽”|镇馆之宝

鱼皮衣:“鱼皮部落”的“族徽”|镇馆之宝

全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着自己的镇馆之宝,琳琅满目,精品荟萃。本栏目将为你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揭开尘封的未解之谜。

在中国湿地博物馆序厅中央的显要位置,有一套十分珍贵的民族特色服装,这就是被大陆北方赫哲族视为该民族唯一标志的“鱼皮衣”。

这套服装由38条大马哈鱼的鱼皮制作而成,包括一件斜襟长袖短褂、一条阔腿长裤和一双靰鞡短靴,可谓“装备齐全”,是当地人的日常服装。

鱼皮衣:“鱼皮部落”的“族徽”|镇馆之宝

现位于中国湿地博物馆的鱼皮衣

赞叹之余,人们可能不解的是,赫哲族人为什么要用带有腥味,牢固度又并不理想的鱼皮来制作服装呢?

这其实是跟赫哲族人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的。

赫哲族是大陆目前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现仅有四五千人。

长期以来,赫哲族人居住在东北的乌苏里江、黑龙江和松花江沿岸,那里气候寒冷、交通闭塞,人们既无法像农耕民族那样栽种可供纺织布匹的棉、麻、桑等,也无法像游牧民族那样通过饲养牛羊来获得皮毛,但那里的鱼类资源却极为丰富,盛产大马哈鱼、鳇鱼、狗鱼等特种鱼类。

鱼皮衣:“鱼皮部落”的“族徽”|镇馆之宝

因此自商周起,世代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人就一直以鱼肉为食,以鱼皮为衣。《山海经·海外东经》便有写道:“玄股之国,在黑齿北,其为人衣鱼。”

在乾隆钦定编绘的清代重要风物专著《皇清职供图》中,还专门将赫哲族称为“鱼皮部落”。

来自北方民族的这件鱼皮衣,为何会来到江南呢?

2009年,中国湿地博物馆在杭州西溪湿地落成,为了更好地展示大陆北方三江源的湿地文化,博物馆筹备组决定派人员赴东北征集一套赫哲族的传统鱼皮衣。

然而征集人员来到三江源时,却发现当地的赫哲族人根本就不穿鱼皮衣了,甚至连会做鱼皮衣的人也几乎没有了。

原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的不断融合,最具赫哲族民族特色的鱼皮衣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而鱼皮衣的制作技艺也成了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让征集人员感受到了征集鱼皮衣的紧迫性。几经辗转,他们终于在松花江畔寻访到一位60多岁的赫哲族大娘,作为赫哲族传统鱼皮衣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她是当地唯一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的人。

大娘告诉征集人员,鱼皮不同于其他材料,其坚韧度远不及兽皮和布料,表面还覆盖着硬质的鱼鳞,充满了黏液,所以必须要对鱼皮进行一系列的特殊工艺处理,才能将其变成适合缝制衣物的“鱼皮布”。

大娘一边说着,一边搬出了一整套用木质坚硬的桦树和柞树制作的工具,包括造型独特的木槌床、木齿锯、木槌、木刀等等,为征集人员演示了鱼皮刮脂、去鳞以及反复捶打鞣制的流程,直至将鱼皮加工成坚韧牢固、富有弹性的服装面料。

最后,大娘拿出了一套由38条大马哈鱼的鱼皮制作的鱼皮衣,开价5000元。

她说是因为当地河流中已经很难见到个头较大的大马哈鱼,只能以小一些的大马哈鱼代替制作,否则价格还得翻上好几倍。征集人员当机立断,将大娘手中的这套鱼皮衣买了回来。

若仔细赏看封于玻璃柜中的这件展品,人们会发现其中最夺目的是那件鱼皮短褂:襟口绣着美丽的云纹,襟沿缀上漂亮的盘扣,尽显中国传统服装的古朴典雅。

其实,鱼皮衣的美应该不止于此——

“鱼皮部落”赫哲族将鱼奉为图腾神谱,并由此创造出了鱼皮画这一独特的民族艺术。鱼皮画是一种利用天然鱼皮剪裁、拼接而成的平面工艺美术作品,主要用途就是装饰鱼皮衣、鱼皮鞋帽和鱼皮被褥,其画面内容通常以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为主,有的是简洁的山水、云纹、花鸟、蝴蝶等,也有生动的图腾神谱。

以图腾神谱为内容的鱼皮画更为复杂,反映的都是族内流传的各种民间故事,比如“鱼神”,讲述的就是赫哲族人将自己视为鱼的后代,每当出江捕鱼之前,都要祀拜鱼神,祈求保佑平安丰收的故事。

鱼皮衣:“鱼皮部落”的“族徽”|镇馆之宝

此鱼皮画同时展示了纹样和人脸

鱼皮衣以自然景物为源点,无论造型还是图案均典雅精致、美观大方,极具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赫哲族人对大自然的崇尚心理和审美情趣。

正因如此,鱼皮衣在赫哲族人的心目中成了一种“族徽”般独一无二的象征。

如今十年转瞬即逝,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这套鱼皮衣也成了无价之宝。

中国湿地博物馆位于浙江杭州西溪湿地东南角,于2009年建成开放,是全国首家以湿地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该馆通过典型湿地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图文及实物展示等方式,全面展现湿地之美。目前馆藏珍贵动植物标本和湿地文物2万余件,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监制 | 先宏明

编辑 | 于 昕

部分图片素材整理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