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作者:孔甲丙

2006年12月,萨达姆被处死,随后当地电视台播放国歌,并附上字幕“萨达姆被处决标志伊拉克黑暗历史终结”。

此前,伊拉克空军奋勇救国,却因党派之争被当时的总统萨达姆亲手打压,几年后能飞的战机仅剩10%。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长达数百年的积怨,两伊战争一触即发

伊拉克人民对萨达姆怀着复杂的心情,这位曾经的执政者,身上缠绕着诸多的政治符号,领导伊拉克人民进行了数次战役,先是和伊朗打得昏天暗地,随后又与美国交战,好在现在一切归于平静,伊拉克人民恢复了和平。

伊拉克与伊朗的战争持续了八年,两伊之间存在怎样的血海深仇和利益纠葛?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这一切还得从16世纪说起,16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拥有充足的水源,是波斯湾重要的海陆通道,更拥有数座什叶派宗教圣地,被什叶派穆斯林奉为圣地,伊朗与伊拉克的前身奥斯曼帝国对这儿展开了长期争夺。

20世纪初,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巨大的经济利益加剧了两国的冲突,更是引来域外势力不断加大对该地区的干涉强度。

1638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巴格达后,与伊朗于1639年签订了《席林堡条约》。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这一条约划定了两国边界的大致范围,且规定互不干涉内政,但条约中的不少条款措辞不清、概念不明,和平之下暗藏危机。

紧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战败后崩溃,随之解体。

伊拉克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来,由英国进行委任统治,在继承了奥斯曼帝国的边界条约和协定的同时,伊拉克也继承了奥斯曼帝国与伊朗之间的深厚矛盾。

时间来到1958年,伊拉克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政府,伊拉克的民众意识开始觉醒,两国关系逐渐白热化。

伊朗拥有的海岸线和港口,沿着波斯湾直到印度洋,而伊拉克出海通道狭小,缺乏优良的深水港。

因此,伊拉克十分重视阿拉伯河,不愿与伊朗共同享有主权。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可伊拉克的不愿意,架不住伊朗的虎视眈眈。

1969年4月,几艘悬挂着伊朗国旗的船驶进了阿拉伯河,伊朗开始挑衅伊拉克政府,两伊关系走向了实质对抗阶段。

此后的数年,冲突与和平在两国边境不断上演。

1975年经过阿尔及利亚的外交斡旋,两国签订《阿尔及尔协议》,伊拉克给伊朗阿拉伯河的通行权,作为回报,伊朗承诺结束对库尔德叛乱的支持。

作为投桃报李,伊拉克政府驱逐了在伊拉克流亡的霍梅尼。

万万没想到,伊朗的巴列维王朝覆灭了,霍梅尼上台了,两国之间新仇旧恨导致火药味弥漫,大战一触即发。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伊拉克空军开启八年两伊战争,反被打得落花流水

石油带来财富,让伊朗和伊拉克成为了中东地区非常繁荣的国家,但中东乱局的“潘多拉之盒”已经打开。

俗话说,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而空军的军费无疑比枪炮更高昂。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空军飞向伊朗,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萨达姆政权先后派出两个波次共计250架飞机(第一波次 190 架,第二波次60 架)袭击伊朗的主要空军基地、机场和陆军设施。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进行作战部署时,萨达姆十分独断和轻敌,认为摧毁伊朗的空军基地轻而易举,伊拉克军方最终将打击目标重点定位为打击伊朗的机场跑道,使得露天停放的伊朗飞机反而躲过袭击。

被伊拉克空军轰炸过的飞机跑道,则被迅速抢修,几乎毫发无损。

这次开启战争的空袭,几乎成了一个笑话,因为遭受空袭的伊朗空军仅一架 F-4 战机报废。

伊拉克空军唯一可以称道的战果是成功打击了伊朗的燃料储备,使得伊朗花了不少外汇购买燃料。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但是这次空袭惹怒了伊朗当局,伊朗空军迅速反击。

伊朗空军对伊拉克进行了反复空袭击毁了大量伊拉克战机,不仅如此在空战中,伊拉克战机也被完全压制,遭受重创。

到1982年初,伊拉克空军所拥有的作战飞机只剩约 100 架,曾参加过两伊战争的前伊朗驻土耳其大使馆武官穆尔维兹·沙姆尼克称这段时间为伊朗空军的“幸福时光”。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胜利天平倾斜,伊朗极端外交致孤立无援

战局瞬息万变,原本占据上风的伊朗空军,1982年6月反攻入伊拉克境内的伊朗空军,由于伊朗伊斯兰政府极端的对外政策,无法得到战机的后续维护和补充。

伊朗空军可以使用的作战飞机数量持续下降,至 1985 年时仅相当于开战初期伊朗空军力量的十分之一,且各种零配件和机载武器逐渐耗尽,可以使用的战机也是各种故障层出不穷。

与之相反,当初被打得落花流水的伊拉克空军,得到了苏联和法国在装备上的大力支持,又获得了美国在空中预警和情报方面的帮助,战局逐渐朝着有利于伊拉克的方向发展。

伊拉克空军逐渐达到了战斗力的高点,化学武器的使用更是让伊拉克空军的战斗力飙升。

伊拉克军队使用化学武器的方式主要是利用空军固定翼飞机和陆军直升机作为投放平台,使用含有芥子气和神经毒气等化学毒剂的炸弹,而使用作战飞机空投是化学炸弹的主要释放方式。

化学武器的应用加快了战争的进程,其中必须提及的是法奥战役。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1988年2月13日,伊拉克空军开始在法奥半岛上空将大量的芥子气弹、光气弹和沙林榴弹等杀伤力巨大的化学毒剂投向伊朗士兵。

仅过了五天,在法奥半岛的伊朗士兵就有8500人中毒,其中至少700人死亡,受伤者的状况更是惨不忍睹,用生不如死来形容也不为过。

据一名被俘的伊拉克飞行员称,在法奥战役中,仅他本人就向法奥半岛投掷了4枚500公斤化学炸弹和6枚250公斤化学炸弹。

伊朗在法奥半岛的地面部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最终于 1988 年 4 月撤出法奥半岛。

此后,伊朗空军的王牌 F-14 战机被伊拉克的幻影 F-1EQ6击落,美国海军击落伊朗民航客机,这两起事件成为压垮伊朗决策层战争意志的最后两根稻草。

1988年7月20日,伊朗方面宣布接受联合国第 598 号决议结束战争。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伊拉克空军救国,战后惨遭清洗

伊拉克空军在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力挽狂澜让伊拉克打赢了长达八年的两伊之战,但伊拉克空军的亮眼表现,也让其走向了没落。

其实在两伊战争打响前,伊拉克空军便早已被萨达姆猜忌和敌视,多次遭到复兴党领导层的打压和清洗,所以他们为了保存实力,留住性命,时常在战争中敷衍了事。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一旦遭到的敌军,强硬一点,伊拉克的空军部队就会选择投降或者撤退,更有甚者选择叛逃敌国。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在前期处于劣势,眼看国运堪忧,萨达姆被迫放开了空军的指挥权,让伊拉克空军得以放开手脚全力作战。

然而伊拉克空军的功绩却没有使萨达姆感激,反而触碰了复兴党政权的禁忌。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在伊拉克“军队政治化”是一种常态,具体体现在复兴党政权与军队尤其是与空军的矛盾上。

早在1968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伊拉克复兴党,从控制军队中尝到了甜头,便以各种警察秘密组织严密监控军队尤其是空军。

军队很难被控制,由此定期清洗具有反革命倾向的优秀军官成为伊拉克空军的常态,这也是两伊战争初期,伊拉克空军惨败的主要原因。

帮助萨达姆守住了复兴党的江山后,萨达姆又忌惮起了空军,因此几乎是在战争刚结束的时候,萨达姆便对空军进行了大规模清洗。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在两伊战争中,战士们用生命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战术条令被取消,跟随国家一路走来的空军指挥和飞行员队伍被枪毙或沦为阶下囚,伊拉克空军又回到两伊战争前那种在极权体制下作战效率低下的状态。

这使得在后来的海湾战争中,萨达姆几乎没有空军可用。

多数伊拉克空军在海湾战争中,宁愿驾驶战机逃亡伊朗等国,或者趴在地面上等待联军摧毁,也不愿意升空应战。

虽然伊拉克空军从苏联引进了最新的米格-29战机,但伊拉克空军在为国奋战后,被自己的领导人下狠手清洗后,低迷的气势始终无法恢复,战斗力不在,人心已失。

最终伊拉克空军在海湾战争中几乎不战而全军覆没,成为萨达姆迅速战败的重要原因。

伊拉克空军,几乎见证了萨达姆政权由盛转衰并最终覆灭的全部历史进程。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错误的战争经验,化学武器引火烧身

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空军惨无人道的化学战,令对手闻风丧胆,让无数平民因之丧命。

两伊战争的胜利误导了萨达姆,给他带来完全错误的战争经验,也误导了当时许多国家。

而随后的海湾战争证明,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对付伊朗行之有效的各种战略战术在现代高技术战争面前几乎不起任何作用,除了战场上士兵的厮杀,暗中影响战局的政治力量更不容小觑。

化学武器取得的胜利,也为伊拉克带来了灭顶之灾。

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弹道导弹成为联合国监管重点目标之一, 规定射程超过150千米的导弹均必须销毁,伊拉克的“飞毛腿”B型和“侯赛因”导弹都在销毁名单中。

战损加上联合国的禁运,使得伊拉克空军急速萎缩,甚至无法与伊朗空军抗衡。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伊拉克本身已销毁78枚“侯赛因”导弹,由联合国转移处理了44枚,而其中至少有30枚可配备化学弹头。

尽管伊拉克的弹道导弹被销毁了,但美国始终坚持伊拉克藏匿了化学武器,并在2003年3月20日以“伊拉克私自生产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背后支援恐怖主义分子”为契机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4月9日,美国军队进入了巴格达市中心,萨达姆政权正式解体,结束了对伊拉克长达24年的统治。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直到美伊战争结束,美国也没能找到伊拉克制造和藏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伊拉克已是满目疮痍。

2005年10月19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和他的7名高级助手被送上审判台,经过法官辞职、律师被杀等“审判闹剧”后,直至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被执行绞刑,成了21世纪第一位被以反人类罪的名义处决的前国家领导人。

伊拉克的战火熄灭了,人民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但战斗力急剧下降又拥有丰富资源的伊拉克,是否会再次被列强觊觎,不得而知。

曾经战斗力强悍又遭遇清洗的伊拉克空军,目前有300架左右战机,但这些战机的维护及作战能力不得而知,但众多眼睛仍紧盯着伊拉克。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评估,倘若联合国核查人员撤离、禁运政策取消,伊拉克可以在数星期内大量生产生物战剂,在一年内恢复化学武器的生产,在5年左右研制出核武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有利益的诱惑,战争和死亡就无可避免,然而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打赢两伊战争的伊拉克,并未从战争中获得多少利益,反而加速了萨达姆政权的覆灭,引起了联合国的警惕。

更重要的是,在不曾熄灭的战火中,无数伊拉克军人和无辜百姓死去,国家数年的财富灰飞烟灭。

战争,抹去一切繁华,空余白骨和灰烬。

空军救国反遭嫉恨,萨达姆下狠手清洗,几年后仅剩10%战机能飞

参考文献:

1.《两伊战争起因叙论》;军事历史研究. 2018,32(04)两伊战争起因叙论 - 中国知网 (cnki.net)

2.《萨达姆拿什么打仗——伊拉克军力变迁与现况》舰载武器. 2003,(04)萨达姆拿什么打仗——伊拉克军力变迁与现况 - 中国知网 (cnki.net)

3.《两伊战争制空权争夺与战局联动关系研究》;西南大学:2019年第01期两伊战争制空权争夺与战局联动关系研究 - 中国知网 (cnki.net)

4.《冷战后美国发动的主要战争的合法性分析——以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为例》;国际展望. 2018,10(05)冷战后美国发动的主要战争的合法性分析——以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为例 - 中国知网 (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