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作者:百科密码

2021年3月,长江扬州段的江面上,出现了十分神奇的一幕,在江边的1浅水流域,一眼望去,全是铺满江面密密麻麻的鱼。密密麻麻的鱼群延绵二三十米,场面极为壮观,期间不时有鱼跳跃而起,恍惚间有一种鱼跃龙门的感觉,极具观赏价值。而且鱼的分布大小不一,有一些大鱼正在捕食。这样的景象可谓是许久没有见过了,自从十年禁渔令颁布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曾经的长江,人们大肆捕捞江里的鱼,导致大量鱼类减少,有一部分鱼类甚至濒临灭绝。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长江作为大陆最长的河流,按理说长江应该是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那为什么江水中的鱼类会险些灭绝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十年禁渔期真的会带来反效果吗?

竭泽而渔的长江

长江除了特别的地理意义以外,长江还为人类提供了许多资源。长江作为世界上水能资源第一的江河,通过三峡大坝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价值。

长江还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生物价值,世界上水生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河流当中,就有长江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长江内一共生活了424种鱼类,其中还有183种鱼类是长江特有的品种,长江可以算得上是鱼类生存发展的温床。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在建国初期,长江里的鱼类十分丰富,它们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其中,江豚作为长江生态链风向标,它们以捕食鱼类为生,当河流里的鱼类减少时,它们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在当时的长江里,江豚可谓是随处可见,也看得出长江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是到了2006年,江豚已经大幅减少,江里只剩下1800头。到2018年时,江豚仅仅只有可怜的1012头了,而曾经一些只有长江才有的稀有鱼类,更是没了踪影。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长江的河流生态圈如此恶劣,鱼类会大规模的减少。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原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管理上的疏忽,导致许多人和组织在长江大肆捕捞鱼类。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让长江里的鱼类减少的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捕捞的方式还十分恶劣,电鱼、毒鱼、绝户网、拦河网等等的非法捕鱼方式层出不穷,让长江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长此以往,江里的鱼类资源就越捕越少,而生态系统就越来越糟糕,靠江吃饭的渔民收入自然也跟着大幅减少。这不仅对江里的鱼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还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更是对渔民造成经济的损害,可谓是三败俱伤。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此前的长江曾经设置了每年三个月的禁渔期,但是收获甚微。因为三个月的禁渔期并不足以让鱼类得到足够的喘气时机,在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又要面临抓捕。长江的鱼类也就因此越来越少,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果断地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暂定10年以内,长江都禁止捕捞鱼类,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惩罚。

十年禁渔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发出的通知精神,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已经开始全面禁止捕鱼,并且,禁捕时间暂定为10年。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面对长江严峻的环境情况,国家对长江实施全年禁渔、全段禁渔,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政府决心要恢复长江健康的生态圈。自从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之后,长江的生态圈有了一个明显的改变。

在这样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之下,有一些鱼类开始慢慢地抬起了头,青鱼和鲢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没有了被捕的压力之后,繁殖能力极强的鱼类开始了大规模的恢复。青鱼一次的产卵量就能达到60-100万,而鲢鱼一次的产卵量则有20-25万,这样一来,只需要一个季节,就能够繁殖出大量的后代。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其他的鱼类也开始慢慢复苏,一些曾经濒临灭绝的特有鱼类也开始渐渐恢复了生机,一时间长江里的鱼类就开始多了起来。最显著的便是江豚这一顶级猎物,自法令颁布以来,江豚的数量也在逐步上升,这也预示着江里的情况有了巨大的改善。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了。

鱼类的数量在很短时间内就急速生长,似乎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异议:十年的禁渔期会不会太长?对此,专家表示一般鱼类要成功繁殖两代,就需要4年的时间。如果设置的时间过短,仅仅一部分鱼繁殖了一代就草草结束禁渔,那对于鱼类来说禁渔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网友们提出这样的疑问,主要是因为担心十年的禁渔期,会导致水产行业遭到巨大的打击,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鱼类供应。有关部门对此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据相关资料显示,长江的渔业资源在大陆渔业中仅占有0.15%。

所谓长江的渔业资源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只是凤毛麟角,即便禁渔期长达十年,也不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任何影响。而且国内的食用鱼,多数是由人工培育养殖的鱼类,所以这次的长江禁渔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他主要的目标是为了保护长江里的稀有物种,减少生物灭绝。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长江更像是一个鱼类的基因库,因为人工养殖的鱼在经过几代繁衍过后,就会出现一些基因方面的问题。为了保证人工养殖鱼类可持续发展,就会经常去研究一些野生的同类品种,寻找治疗的方案。

所以保护长江,也是在保护我们的人工养殖场,这样我们才能够一直吃到健康无害的鲜美鱼类。如果长江受到破坏,可能我们连平时最常见的“四大家鱼”都要吃不上了。十年禁渔能够给长江里的鱼类们留出更多的生存空间,让我们的长江在这些年里能够休养生息,恢复环境及物种的多样性。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保护过度带来的反效果

禁渔期实施不到两年,长江的鱼类数量就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长江沿途的一些湖泊也同样得到了发展,一时间鱼类的数目飞速激增,似乎已经达到了当初预期的目标。但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物极必反,在河流得到极大的休养生息后。一些河流和湖泊出现了“鱼满为患”的现象,似乎这预示着一件坏事就要发生。

湖北早在2018年就开始进行禁渔措施,在2021年1月份的时候,湖北的5个湖泊里总共捕捞了1800万斤的鱼。多年的保护使得鱼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自然也让渔民获得了大丰收。但是不久后人们在清点时,发现其中的鲁湖竟然生活着700万斤的鱼,而这个湖泊的生态承载量仅有鱼量的一半,350万斤。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这就出现问题了,虽然鱼类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如果增加的速度不加以控制,就会使得鱼类过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养殖过鱼类的人都知道,一旦鱼类过多,对于食物的需求也就更大。但是天然的湖泊并没有人工喂食,如果鱼群对于食物的需求超过了湖泊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大量的鱼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尸体又会污染湖面,引起湖泊内鱼群的大规模死亡。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湖泊鱼群的大量生长会导致湖泊的生态失衡。虽然鱼类之间会存在一些相互的竟食关系,但是不同鱼类的繁殖速度不同,它们之间的捕猎关系也十分不稳定,因此,鱼类之间的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造成生态圈的破坏。

长江里的鱼一度濒临灭绝!政策出台后又相续泛滥?专家表示:不会

不过对于长江而言,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出现,毕竟长江是一个比较大的生态系统,里面的食物链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健康的。毕竟除了江里面的鱼类以外,飞过的鸟乃至岸边的生物都会捕食鱼类,一时半会长江是不会出现鱼满为患的现象。

但是也有人有疑问,如果十年的禁渔期过了之后,又将怎么面对捕鱼的情况?万一又出现了不正确的狩猎方式,会不会又导致长江的鱼类大幅减少?对此,专家表示等十年的禁渔期过了之后,会根据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再出台相关的捕鱼政策,以确保不会再出现之前竭泽而渔的极端状况。

其实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很多的资源了,它也养育了无数的生命,我们不要因为一己的私欲,去破坏我们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