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

作者:上观新闻

人间四月天,读书好时节。眼下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阅读不会停顿,在“静止的时间”里可以更多地阅读与思考。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与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邀请上海的学者、作家为读者做1+N的推荐,可以推荐一本优秀图书,还可以组合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自己的的阅读观赏经验,以实际行动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

书香上海自4月1日始,与上海社联、世纪阅读、文汇报一起,联动发布专家学者读书抗疫的心得与体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共同彰显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

今日推荐人

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

李敬泽,评论家、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有理论批评文集和散文随笔集10余种。2017年出版散文《青鸟故事集》《咏而归》,2018年出版评论集《会议室与山丘》、长篇随笔《会饮记》,2021年出版评论集《跑步集》。曾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南方都市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年度散文家奖,十月散文双年奖杰出成就奖等多种奖项。

推荐语

推荐图书: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将枯燥的科学知识变为

历史戏剧中的精妙细节

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

这本书我十几年前读过,这个四月重读。

上世纪90年代,每天去什刹海游泳,然后坐在岸边,和几位北京大爷纵论天下大势。有一次谈起为什么老外比较有钱,一大爷言道:“人家那地界儿好啊。你看看世界地图,有钱的都在上边儿呢。”

大爷果然是大爷。就这两句话,拎出一个历史模式,解释了近代以来争讼不休的大问题:世界各民族之间何以存在文明发展程度的差距。同样的一个道理,美国的戴蒙德顺着大爷的思路讲了将近五百页。

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

“美国的戴蒙德”

(图片来源:网络)

在戴蒙德看来,现代世界经济、政治权力的分布呈现巨大的不平衡,原因可以追溯到13000年以前,那时地球上的某些地区、某些民族开始驯化野生动植物,从而由游猎生活转入定居的农业社会。这个转化具有决定性的历史意义,最初的农民们,比如欧洲和中国由此在世界范围的文明竞赛中获得了持久的领先优势。道理说起来非常简单:充足的余粮才养活得起官吏、工匠和写字的人、写诗的人。

但为什么有些民族一骑绝尘,而有些民族甚至至今还停留在游猎阶段?面对这个问题常有谬论,当欧洲人用枪炮、病菌和钢铁征服和屠杀印第安人、澳大利亚土著和非洲人时,他们认定自己是优等种族,他们天生更聪明。这种种族主义观点在戴蒙德这里遭到了雄辩的批驳:一个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丛林里捉鱼的孩子很有可能比一个天天傻看电视或手机的孩子更聪明,文明领先优势的真正原因在于地理环境。比如世界上可供驯化的主要野生动植物正巧大多都在欧亚大陆,而欧亚大陆沿纬度东西横向扩展的地势又特别有利于技术和思想的传播。

——这让人想起“地理决定论”,一种陈旧的、名誉不太好的历史理论。戴蒙德的本行并非历史学,他是一位生物学家,《枪炮、病菌与钢铁》1998年获得了普利策奖的科普图书奖,在运用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流行病学、考古学等诸领域知识的综合考察之后,地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再是一种经验判断,至少在戴蒙德这里,看上去很像是缜密的、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科学陈述。

科学是美的,历史也是美的。重读《枪炮、病菌和钢铁》的同时,我还读着几本小说,我觉得这本书比小说更好看。它的副题是“人类社会的命运”,这是最宏伟的戏剧,悬念迭出,精彩纷呈。在戴蒙德华丽、畅达的叙述中,枯燥的科学知识变为历史戏剧中的精妙细节,你会惊异地发现,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们的气候和土地、我们物质生活的各种基本因素,以至我们的语言、我们的疾病,原来具有如此重要、如此丰富的意义。

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读者,我关注的是中国文明的命运。二十多年前在什刹海边,我们这些普通市民所讨论的问题反映着整个民族自1840年以来最深刻的焦虑:我们竟然“落后”了,为什么?戴蒙德对此的回答是,我们的运气或者说我们的“地界儿”并不差,我们处于欧亚大陆的东端,是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优势持续了近万年,失去优势是最近五六百年的事,以漫长的历史时间衡量,我们只是经历着短暂的停顿或挫折。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所以,莫道昆明池水浅,风物长宜放眼量,大历史观对一个民族重要,对一个地方也重要。

推荐歌曲:

《巴比伦河》

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

图片来源:网络

八九十年代回荡于迪厅的神曲,跟着它蹦啊蹦。最近才知道,这首歌是西德乐队Boney M的作品。

相关作品介绍

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美]贾雷德·戴蒙德 著

王道还 廖月娟 译

中信出版集团

文明的先发与落后,社会的发展与倒退等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大议题。就此,西方社会普遍认为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社会阶层、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共同造就了西方文明优于其他,并决定了西方统治世界的地位,甚至认为究其根本是西方种族的优越性决定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告诉我们,答案并非如此。环境因素才是决定历史的车轮向西方倾斜倾,文明的进步的确助推了文化、技术和组织的先发,但同时也导致了细菌的侵袭和船坚利炮对文明的致命摧毁,也就是说,种族决定论和西方文明优势论都无法解释为什么西方国家可以统治世界百年之久。是环境与资源的优渥滋养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此外,戴蒙德从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视角颠覆了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发展疑问,为我们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深耕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到关注人类社会与命运的思想者,戴蒙德从科学、历史、社会的交叉点探究地理、人类与未来,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公共知识分子传统的转向——从专业性转向思想性,他依仗多学科的视角和丰富的游历经验,追思人类历史的发展路径,从中寻找经验与教训,试图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

作者简介

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

贾雷德·戴蒙德,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和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基金。戴蒙德的代表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探讨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地理成因,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图书奖。

《巴比伦河》

演唱:Boney M

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

“Boney M”是史上最成功的迪斯科乐队之一,也是1970—1980年代最畅销的流行音乐团体之一。“Boney M”由德国唱片制作人、词曲作家弗兰克·法里安组建于1976年,成员来自西印度群岛和牙买加等地。《巴比伦河》原作由一支牙买加雷鬼乐队发表于1970年,歌词改编自《希伯来圣经》中的诗篇。1977年“Boney M”录制了《巴比伦河》让这首歌风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