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作者:答案在这儿

在美国东南沿海的大洋上,有一个被称为“百慕大魔鬼三角地区”的地方,30多架飞机、100多艘船只和1000多人在这里离奇失踪。关于百慕大的诡异事件如今有答案了吗?很显然这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百慕大三角

而太空中同样存在一个这样的三角区域,被称为“太空百慕大”,有很多从地球上发射的卫星都受其影响。

太空百慕大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在太空百慕大的影响下,卫星会怎么样?为何说日本卫星在太空解体很诡异?“瞳”卫星解体对天文学来说意味着什么?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日本“瞳”卫星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日本“瞳”卫星直接控制失灵破裂解体的诡异事件,是否与太空百慕大有关?

太空百慕大

太空百慕大就位于地球“百慕大魔鬼三角地区”的东南方,也就是巴西海岸外的大西洋上方,距离地球几百千米的地方。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范艾伦辐射带

在这里,科学家探测到了一条环状的内辐射带,也就是在被称为“范艾伦辐射带”距离地球最近的地方。里面都是被地球磁场吸引过来的外层空间的高能粒子,尤其是太阳风粒子。

范艾伦辐射带的产生与地球磁场分布不均有关,因此在这个区域内,地球磁场会变得很弱,这对卫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太阳风作用下的地球磁场艺术想象图

很多人造卫星为了能够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控制飞行姿势,就会安装上电磁铁。但是当人造卫星途经此处的时候,弱磁场就会使卫星失控。

并且这些人造卫星还会因为被其中的高能粒子轰击,而导致视线模糊,就像高度近视的患者不戴眼镜看到的景象一般。如果这些高能粒子击中人造卫星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导线,就会导致检测数据的笔记本上出现短路崩溃的情况。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人造卫星甚至是国际空间站都要避免范艾伦辐射带

早期发射的人造卫星失灵基本都与这个太空百慕大有关。

  • 太空百慕大对航天器的影响

由科学家推测和计算出的范艾伦辐射带应该有内外两层,内带距离地球应为1500-5000千米,其中主要是高能质子。外带则距离地球13000-20000千米,主要由高能电子组成。

太空航天器

很显然,这个太空百慕大不仅位于内范艾伦辐射带,距离地球也仅有200千米左右,这其中的高能质子对人造卫星的伤害可想而知。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有很多途经太空百慕大区域的人造卫星出现故障失灵的情况。美国在2007年发射的Globalstar卫星就因途经这片区域失效,2012年,对接国际空间站的SpaceX CRS-1龙飞船也因此出现短暂异常现象。

CRS-1正在接近国际太空站

由于这个太空百慕大的位置,纬度实在很低,并且其设计的区域范围很广,很多航天器都会路过这个地方,为此科学家就必须对这些航天器的CPU和电路进行加固,并且还对国际空间站安装了额外的防护盾。

而对于一些几乎每天都会途经此处的探测器,比如哈勃望远镜,就会选择关闭观测设备,以此来避免这些高能质子和粒子的影响。

哈勃空间望远镜

日本“瞳”卫星在太空诡异解体

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日本“瞳”卫星诡异解体的事件,就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太空百慕大有关。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日本“瞳”卫星

  • 日本“瞳”卫星

这颗卫星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共同研制出来的X射线天文卫星。

这颗卫星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宇宙中发出X射线辐射的等离子体的性质、星系团的演化,以及活动星系核周围的物理过程等等。

2016年2月17日,“瞳”卫星从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发射。但是这颗卫星仅在太空中飞行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出现了问题。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种子岛宇宙中心

  • “瞳”卫星解体

要知道“瞳”卫星可是被视为X射线天文学的未来,其耗资超过31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8.88亿元),那么它究竟在太空中经历了什么?

3月26日凌晨,“瞳”卫星正在接收指令,准备从金牛座蟹状星云转向马卡良205星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卫星的敏感期突然出现问题。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瞳”的示意图

于是只能选择用搭载的陀螺仪来判断自身空间姿态,但由于陀螺仪系统发送了“星体以大约每小时20度的速度发生旋转”的错误指令,这就导致星仔计算机也作出错误反应,试图阻止卫星翻滚。

导致的结果就是,愈帮愈忙,卫星翻滚直接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此时的“瞳”卫星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由于它此时的位置距离日本十分遥远,导致日本科学家没有办法进行实时响应。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瞳”卫星,从发射到伸展式光学平台展开的外形组态

而美国此时也正处于周五晚上,直到周六早上,科学家才看到了“瞳”卫星处于危机状态的邮件。通过地面望远镜的观测,“瞳”卫星已经在以每5.2秒旋转一周的速度,进行高速翻滚了。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瞳”卫星

随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与“瞳”卫星的通信在UTC时间2016年3月26日07:40中断,美国联合太空作战中心(JSPOC)在UTC时间3月26日上午08:20观测到该卫星分裂成了5块。

科学家对此次解体事件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造成这次事件的错误指令其实在几周之前就已经上传,结果导致卫星的控制系统在飞行姿态失控的时候,采取了错误的调整,使得推进器点火时走向了错误的反方向,最终导致自旋严重并失控。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各种观测仪器在“瞳”卫星上的具体位置

  • 解体事件与太空百慕大的关系

那么此次解体事件与太空百慕大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瞳”卫星和哈勃望远镜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经过太空百慕大区域,只不过是从它的上空路过。

在技术的推进下,很多卫星在面对太空百慕大的时候,不会选择关闭设备,而是继续运行,“瞳”卫星就是如此。每次“瞳”卫星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就会出现系统故障的问题,但是每次造成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JAXA)决定停用“瞳”卫星

但这里的高能质子持续地让卫星搭载的“星体定位跟踪器”出现异常,这个基础设备主要是用于保持自身在太空中正确姿态指向的导航系统装置之一。它出现的故障单拎出来确实不是大问题,但是逐渐累积之后就酿成了这次大祸。

所以即便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太空百慕大的信息,并且也能据此来调试卫星,但是当卫星在真的运行至此的时候,还是不能小看了太空百慕大的影响。

  • “瞳”卫星的意义

之所以天文学界会对“瞳”卫星寄予厚望,是因为它确实对科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瞳”卫星发射升空,大约8天后,就利用X射线观测之眼指向了距离地球大约2.5亿光年的英仙座星系团。

“瞳”卫星对该星系团中的气体流出速度进行测量,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帮助科学家估算出,恒星在星系内诞生和灭亡的过程中,星系团的质量如何发生变化。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英仙座星系团

这个用于观测的X射线观测之眼,使用的高分辨率光谱仪的研制经过了30年才成功,它是一个可以用极高精度测定X射线光子能级的X射线热量计。在此前的两次卫星发射中也用过这个设备,但是都没有成功。

在2000年,安装有此设备的ASTRO-E卫星在发射时就坠毁了,到2005年,又被安装到日本“朱雀”卫星上,但是由于氦泄露,卫星出现故障,这一设备始终没有发挥出它的功能。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朱雀”号卫星

所以此次“瞳”卫星利用这个设备探测到的数据,对天文学界来说仍旧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但科学们还是感到十分遗憾,因为要造出一台这样的热量计设备,需要花费3-5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这次事故让我们错失了研究宇宙的好机会。

太空百慕大?日本“瞳”卫星解体事件很诡异:控制失灵碎裂解体

浩瀚的宇宙

因此在各国科学家为“瞳”卫星感到惋惜的时候,也对日本JAXA在卫星开发上的信任度下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