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作者:秦王不姓秦

1945年8月8日,苏联派出150万大军进入中国东北,正式对日本宣战,眼看日本败局已定,伪满洲国的君臣都开始慌乱起来。

接下来的几日时间里,宫廷里面的人开始四处逃窜,寻找生路。

而一个叫鹦烈的人却一直担心着溥仪的身体状况,他始终原地候命,等待溥仪的传唤。

正在鹦烈焦躁不安时,皇宫里来人了,接到溥仪的传唤,鹦烈的内心很是忐忑,他一方面是担心溥仪的处境,另一方面又害怕会从溥仪口中得知什么他接受不了的消息。

看到憔悴的溥仪,鹦烈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他恭恭敬敬地向溥仪请了安,正准备上前给溥仪把脉,却被溥仪叫住了。

相比于平时的冷峻,溥仪那天显得格外亲切,眼神也很柔和,他仔细将鹦烈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拿出了一张纸条。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这里已经待不下去了,你也回老家吧,这是从隋朝流传下来的‘御用仓龙丸’的方子,我现在把他给你,你可以用它治各种疑难杂症,但是你要记住,这张方子你可以用,但是绝对不能卖。”溥仪神色凝重地说道。

听了溥仪的话,鹦烈的心中五味杂陈,他小心翼翼地接过药方,随即跪下对溥仪磕了个头,然后依依不舍地退了出去。

那么,鹦烈到底是何身份,他和溥仪有什么关系?又为何会收到溥仪赠送的药方呢?出宫之后他又何去何从?

被迫成为御医

鹦烈的全名叫做爱新觉罗.鹦烈.鹏,于1916年出生在辽宁清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六个儿子拜塔的后裔,家族世袭清朝皇室御医。

鹦烈在七岁的时候开始进私塾读书,虽然贵为世家子弟,但鹦烈却从小胸怀大志,学习认真刻苦,从不贪玩,十四岁的时候进入沈阳小南关皇族学校继续学习。

因为家族世代有人在皇宫做御医,所以鹦烈的父亲很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不愿意鹦烈以后也在皇宫里战战兢兢地伺候皇族,所以一直鼓励鹦烈学习法律。

但是,血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生在医学世家,鹦烈仿佛就是为行医而生。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鹦烈从小就对医学很感兴趣,而且悟性极高,八九岁时就已经熟读了很多医书,还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他在医学上的灵性让他的父亲感到诧异。

后来,鹦烈如愿考上了满洲哈尔滨军医学校,看着满腔热血的鹦烈,他的父亲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儿子学医的事实。

在鹦烈入学前,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要学医,我阻拦不了,但是你要记住,以后只给老百姓看病,不要去皇宫里面伺候人。”

在父亲的教诲下,鹦烈也在心里暗下决心,他一定要把医术学精通,然后悬壶济世,造福百姓。

怀着这样的理想和抱负,鹦烈在四年的求学生涯里,争分夺秒地学习医学知识,他不仅修完了西医内科理论,还自修了中医。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1940年,鹦烈以优异的成绩从满洲哈尔滨军医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伪满第三军管区当军医。

在任军医期间,鹦烈凭借着高超的医术,在部队里小有名气,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

就在鹦烈以为自己可以安心当军医,好好治疗军中伤员,实现自己治病救人的理想时,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就在鹦烈参军的第二年,他在皇宫内当御医的叔叔突然去世了,溥仪立刻下令,要找一个精通医术的同族人接任鹦烈叔叔的位置,成为下一任御医。

接到溥仪的命令后,军政部对所有军医进行了严格地审查,经过几轮筛选后,鹦烈成为了御医的唯一人选。

面对这个“肥差”,其他军医求之不得,可是鹦烈却唯恐避之不及。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在接到军政部下发的,关于要求自己进宫当御医的“公事”后,鹦烈如雷击顶,他愣了半天,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父亲的话一直在鹦烈的脑中回荡,他也一直记着自己学医的初衷,于是,鹦烈鼓足勇气,以自己年轻没有经验为由拒绝了这份差事。

可是,皇帝的决定岂是说改就能改的,没过多久,一份“军令”传到了鹦烈的手上,内容自然还是命令鹦烈进宫当御医。

“如有违令,则军法论处”鹦烈怔怔地盯着这一行字,心中百感交集,一夜未眠后,鹦烈在第二天早上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去长春的火车,开始走上入宫当御医的道路。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宫廷御医生涯

入宫前,鹦烈先是见到了溥仪的弟弟蒲杰,蒲杰为人随和,对鹦烈十分热情,这使得鹦烈的内心平静了不少。

在确认了蒲杰并不会无故责罚别人后,鹦烈怯怯地问道:“请问见了皇帝是不是要下跪,我不懂宫里的规矩。”

蒲杰哈哈大笑了几声,随后轻声说道:“不用不用,不需要下跪,你请个安就好。”听了蒲杰的话,鹦烈悬着的心稍微放下来了一点。

鹦烈在蒲杰的带领下第一次踏进皇宫,虽然那时的皇宫已经比不上王朝繁盛时的富丽堂皇,但是庄严肃穆的氛围还是让鹦烈心里发怵。

出现在溥仪面前时,鹦烈已经双腿打颤,心跳不止,连抬头看一眼溥仪都不敢。

看着鹦烈紧张的样子,蒲杰开口替他解了围,“这个鹦烈很像他的叔叔,医道很不错,人也老实可靠。”

鹦烈后来已经记不起来当时自己是如何向溥仪请安的,也不记得溥仪对自己说了什么,甚至不记得自己是如何从溥仪的住所走出去的。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鹦烈只记得,自从那次他觐见过溥仪之后,便会雷打不动地每周进一次皇宫,和其他御医一起对溥仪的健康状况进行会诊。

在鹦烈的印象里,溥仪的表情总是严肃的,他很少能见到溥仪露出笑脸。

而且,溥仪对御医也总是冷漠的,鹦烈每周固定时间进宫参与溥仪的会诊,而且还隔三差五地单独去为溥仪看病。

可是溥仪从来没有让鹦烈坐下过,连为溥仪把脉时,鹦烈也是站着的,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但也不敢表露出自己的不满。

随着鹦烈进宫次数的增加,溥仪对鹦烈的医术越来越信任,隔三差五的就会单独召见鹦烈为自己治病。

在为溥仪诊治时,鹦烈是十分谨慎的,他总是在开好药方后,再将其交给溥仪过目。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溥仪也懂一点医术,他时常会在鹦烈开出的药方上加几味药,或者对鹦烈开出的药方进行改动。

鹦烈有时并不认同溥仪对药方做出的改动,但是只要最后的药方没有什么大问题,鹦烈也不会和溥仪争论,他对皇帝还是敬畏的。

鹦烈刚开始只是溥仪的专用御医,时间久了,溥仪也会让鹦烈给皇室其他人和王公大臣诊治。

最常找鹦烈治病的就是蒲杰,蒲杰十分敬佩鹦烈高超的医术,也欣赏鹦烈的医者仁心,所以一直把鹦烈当朋友对待,还经常在溥仪面前为鹦烈说好话。

在鹦烈成婚的时候,蒲杰亲自前去婚礼现场道贺,皇家成员的出现让鹦烈的婚礼更多了一份光彩。

在长时间地相处中,鹦烈和蒲杰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溥仪对鹦烈的态度也渐渐发生了转变,不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冷漠,鹦烈在溥仪面前也不再提心吊胆。

转眼,时间来到了1945年,随着日本侵略者在战场上的失利,伪满洲国摇摇欲坠。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在日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时,溥仪也预见了伪满洲国,以及自己和身边人的命运。

随着身边人一个一个地离开,鹦烈的坚守让溥仪为之感动,所以他主动让鹦烈离开皇宫回老家,并将自己珍藏的宫廷秘方“御用仓龙丸”交给了他。

鹦烈知道,溥仪一直将这个宫廷秘方视为珍宝,既然溥仪愿意在危难时刻将其交给自己,说明溥仪对自己是极为信任的。

从溥仪手中接到秘方后,鹦烈郑重地跪谢了溥仪,并一直牢记溥仪的话,用这张秘方造福百姓,不要靠它谋取利益。

走进战犯监狱

出了皇宫后,鹦烈从御医一下子变成了平民百姓,他没有为之感到悲伤,反而是有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愉悦。

当初入宫是无奈之举,行医济世,造福百姓才是鹦烈学医的初衷,现在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了,他对自己的未来满怀憧憬。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不久后,鹦烈带着妻子和孩子离开长春,回到了辽宁清原老家。

刚回到老家,县警察署的署长就邀请鹦烈为其母亲治病,鹦烈原本不想去,可是耐不住署长的再三请求,最后只能上门去为他母亲治病。

在鹦烈的治疗下,署长母亲的慢性肺痨不到半个月就痊愈了,事情传出后,鹦烈的名声大噪,他曾经的御医身份也瞒不住了。

于是,很多权贵找到鹦烈,都想重金聘请他作为自家的私人医生,可是都被鹦烈婉言拒绝了。

此后,鹦烈开始走街串巷为人治病,周边很多城市的人都慕名而来,请鹦烈为其治病,两年后,鹦烈在县城开了一家诊所。

那时的鹦烈早已经看淡了名利,他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医治,从来不在乎诊费,遇到贫困的患者时,他还会无偿为其治疗。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解放后,公安机关对所有特殊身份的人进行调查登记,作为末代皇帝的御医,鹦烈自然是重点审查对象,经审查后,鹦烈在1950年4月被关进了抚顺战犯监狱。

初到战犯管理所时,鹦烈的内心很是煎熬,他被困在皇宫里那么多年,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又被关起来了,另一方面,鹦烈还担心自己会受到折磨。

可是,让鹦烈没想到的是,战犯们在战犯监狱得到了优待,即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每个战犯还是可以得到40斤细粮。

而且,战犯监狱的管理也很人性化,管理者并不会通过折磨战犯的身体来改造他们,而是一直在循序渐进地改造他们的思想,读书看报和时事讨论是战犯们最常做的事。

在战犯监狱里,鹦烈还再一次遇到了自己的挚友蒲杰,还有溥仪。

此时的溥仪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了,而是和自己一样的战犯,鹦烈的心中百感交集。

想起溥仪当年的嘱托,鹦烈找了个机会告诉溥仪,他一直没有舍得用溥仪当年给的宫廷秘方。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溥仪知道后,严肃地说道:“这秘方给你就是让你用的,但是你一定要记住,这是用来给人治病的,你千万不能把它卖掉。”鹦烈重重地点了几下头。

在战犯监狱里,鹦烈还是医生,专门为战犯们治病,在医治战犯的过程中,鹦烈结识了杜聿明和黄维等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并和他们结下了友谊。

在战犯监狱里,鹦烈一边学习新思想,改造自己,一边尽心尽力地为战犯们治病,他从来不曾有过抱怨和怨恨。

1979年,已经被囚禁了29年的鹦烈走出战犯监狱,终于恢复了自由,但是他的妻子已经在八年前去世,两个女儿也外嫁了,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

提前出狱的蒲杰得知鹦烈的情况后,便写信鼓励鹦烈好好生活,利用自己高超的医术造福百姓。

后来,蒲杰还曾多次邀请鹦烈到北京为他的妻子治病,鹦烈从来没有推辞过。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入狱时,鹦烈才三十四岁,出狱时,他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当初的风采不再,但是他心中那颗济世救民的心一直未曾改变。

结语

后来,鹦烈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家乡开了一家诊所,继续行医济世,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拯救了很多患者。

鹦烈在东北的名声越来越大,之后还传到了台湾,就在几年前,台湾中医院的院长王立宝曾经找到鹦烈,提出想要以100万元的价格买走鹦烈手中的,包括“御用仓龙丸”在内的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秘方。

100万元的价格相当诱人,可是鹦烈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王立宝,他一直记得溥仪的话,秘方是用来治病的,而不是用来卖钱的,他更记得自己当初学医的初心。

最后的御医:1945年从溥仪处得一秘方,入狱29年后主动上交国家

后来,鹦烈将自己手中的几个秘方都捐给了家乡的制药厂,让它们去造福更多的人。

现在的鹦烈已经106岁了,还依然健在,“我要在有生之年多做善事,让更多的患者得以康复”是这位末代御医时常挂在嘴边的话。